影响东亚飞蝗对植株高度选择的因素及绿僵菌侵染后体温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14:20
【摘要】: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具有突发性、迁移性和毁灭性发生等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山东省黄河滩区域滋生大量的芦苇、稗草、莎草等禾本科植物,为蝗虫的孳生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为更好地应用生物农药开展防治工作,本文观察了在自然生境中东亚飞蝗对高度选择的偏好;在室内条件下,测试该虫在绿僵菌侵染时的体温变化,以期提高绿僵菌在田间的防治效果。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东亚飞蝗夏蝗偏好栖息在0-20 cm,而秋蝗喜欢栖息在80 cm以上;在0-20 cm夏蝗与秋蝗的选择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80 cm以上夏蝗的选择比例显著低于秋蝗(P0.05)。当东亚飞蝗的种群密度为5、10和20头/m~2时,东亚飞蝗栖息在40 cm以上3个高度处的选择比例显著高于0-20 cm和20-40 cm高度处的选择比例(P0.05),当种群密度为40头/m~2时,东亚飞蝗选择栖息在各高度处的机会均等。4:00时不同种群密度东亚飞蝗,栖息在80 cm以上高度所占的百分比最高,7:00、12:00和16:00时栖息在各高度处的机会均等;19:00时种群密度为5和10头/m~(2,),在0-20 cm范围内未发现东亚飞蝗;22:00时不同种群密度东亚飞蝗,在40 cm以上均发现东亚飞蝗。不同种群密度东亚飞蝗在20-40 cm和40-60 cm两高度与环境湿度呈正相关;在60-80 cm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与环境湿度呈负相关。可见,环境温湿度均能够影响东亚飞蝗对植株高度的选择,蝗虫对植物高度的选择反映了其对栖境的适应。(2)3龄蝗蝻各身体部位的体温低于成虫;处理的东亚飞蝗体温低于对照的体温,且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与成虫相比,处理的3龄蝗蝻体温更易受绿僵菌的影响。有光条件下,感染前后,3龄蝗蝻各身体部位均在接菌后的48 h体温调节能力最强,成虫各身体部位均在72 h的体温调节能力最强;无光条件下,感染前后,蝗蝻头、胸、前足和中足在各时间段的体温调节能力相似,成虫腹部和足部在24 h的体温调节能力最强。对照的东亚飞蝗3龄和成虫雌性的体温调节能力均分别强于处理的3龄和成虫雄性的体温调节能力;处理的东亚飞蝗雄成虫的体温调节能力强于雌成虫的体温调节能力。
【图文】:

东亚飞蝗,身体部位,红外光,飞蝗


东亚飞蝗对植株高度选择的因素及绿僵菌侵染后体温变化的研究亚飞蝗置于 25 ℃室内恒温条件下(L:D=12:12,,隔 4 h 用 Ti450 红外热像仪(美国福禄克)拍摄试对照开始,再拍处理,拍照前将塑料瓶上的盖子拿亚飞蝗身体进行拍照,要保证能清晰的拍摄到身体体红外光所占的百分比进行拍摄,每头蝗虫得到有效
【学位授予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33.2;S47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平;张志勇;;东亚飞蝗养殖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24期

2 杨光;;预计2017年东亚飞蝗夏蝗总体偏轻发生[J];农药市场信息;2017年11期

3 杨红珍;;说说北京的蚂蚱[J];大自然;2016年03期

4 张莉;赵宗林;丁征宇;;洛阳市东亚飞蝗发生规律及防控对策[J];华中昆虫研究;2016年00期

5 张红;孙玉文;;东亚飞蝗的养殖方法[J];农业知识;2017年03期

6 印象初;;台湾不见东亚飞蝗是福还是祸?[J];科学新闻;2003年01期

7 张树;;东亚飞蝗 养殖技术[J];云南农业;2009年07期

8 冯晓东;;近年我国东亚飞蝗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07年10期

9 章丽娜;;东亚飞蝗的综合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2007年19期

10 赵连生;;东亚飞蝗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初报[J];辽宁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瑞华;张宏名;张家娴;;东亚飞蝗光谱研究初报[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2 櫖世

本文编号:2653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53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1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