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酶GhLac1介导棉花广谱抗性的机制解析
【图文】:
并且兼顾了对病原微生物抗性的广谱性和专化性。广义上,植物 原 物 的 抗 性 可 分 为 非 寄 主 抗 性 和 寄 主 抗 性 (Lipka et al., 20eimer-Michalski et al., 2016)。非寄主抗性是植物的主要抗病类型,具有广谱定持久的特点,不易随着病原微生物的进化变异而丧失,这也是为什么自然虽然存在着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植物只对少部分的微生物表现出敏感性的原Gill et al., 2015; Lee et al., 2017; Mysore et al., 2004)。相对于非寄主抗性,人们的更多的是寄主抗性,从植物如何感知病原物的入侵,如何激活并放大植物的信号转导,到如何积累物理的、化学的抗性物质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与病原微生物长期的共进化中,植物形成了 2 个层面上的免疫反应:一是病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或者损伤相关分 式 ( 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DAMP ) 诱 发 的 免 疫 反Pattern-triggered immunity)PTI;另外一个是效应子(effector)诱发的免疫(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图 1.1)(Dodds et al., 2010; Xu et al., 2017
图 1.2 常见的植物模式识别受体模型(引自 Macho et al., 2014)。Fig. 1.2 Various types of plasma membrane localized pattern recognition proteins (Macho et al.,2014).在植物与病原物协同进化的过程中,病原菌为了突破植物的 PTI 免疫达到入侵植物的目的,会进化出一类致病能力更强的效应子,这些效应子能够干扰植物的 PTI 反应,从而抑制植物的基础免疫。植物为了突破病原微生物效应子导致的免疫抑制,会进一步进化出针对特定效应子的 R 基因(resistance gene),随后病原菌也会进化出新的效应子突破植物的免疫反应,如此循环。这也是目前所公认的植物与病原物共进化的‘zigzag’模型(图 1.3)(Jones et al., 2006)。R 蛋白能够识别病原微生物的效应蛋白,从而激活下游的 ETI 反应,同时伴随着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的产生,在侵染部位造成局部性细胞坏死以限制病原菌的扩展。因此,相对于 PTI,ETI 反应更加迅速和特异,反应也更为剧烈,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435.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静华,周惠萍,王洪珍,陈如,朱有勇;稻瘟菌诱导的广谱抗性[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2 李伟滔;朱紫薇;Mawsheng Chern;尹俊杰;杨超;冉莉;Mengping Cheng;Min He;Kang Wang;Jing Wang;Xiaogang Zhou;Xiaobo Zhu;Zhixiong Chen;Jichun Wang;Wen Zhao;Bingtian Ma;Peng Qin;Weilan Chen;Yuping Wang;Jiali Liu;Wenming Wang;Xianjun Wu;Ping Li;Jirui Wang;Lihuang Zhu;Shigui Li;陈学伟;;一个转录因子的天然变异赋予水稻对稻瘟病的广谱抗性[J];科学新闻;2018年04期
3 魏云林;季秀玲;林连兵;井申荣;李光;;一株广谱抗性沙雷氏菌的分离和鉴定[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3期
4 林贻滋,翁锦屏,沈瑛;水稻品种(组合)抗白叶枯病基因初探[J];植物病理学报;1992年03期
5 朱小源,伍尚忠,杨祁云,霍超斌,范仕容;广东优质水稻新品种(系)抗稻瘟病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6 云南稻种资源抗病虫性鉴定协作组;云南稻种资源抗稻瘟病鉴定的联合试验研究[J];作物品种资源;1992年04期
7 田桂英;植物抗病毒的基因工程[J];生物技术通报;1995年05期
8 ;小麦抗病关键生物技术研究获突破[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年05期
9 张红军;;植物抗病性信号转导的研究[J];吉林农业;2013年11期
10 付蓝宝;于嘉林;刘伟华;;防御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病基因工程[J];遗传;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金生;邵敏;彭建令;刘爱新;孟繁红;;转hrfA基因表达Harpin_(Xoo)增强植物对病害的广谱抗性(摘要)[A];植物分子育种——第四届全国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宋鹏飞;王甜甜;毛培;罗梅浩;;不同玉米品种丁布含量及其与抗螟性的关系[A];华中昆虫研究(第八卷)[C];2012年
3 杨松全;曹国文;付利芝;杨睿;杨柳;杨金龙;;核糖体失活蛋白的研究进展[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朱小源;陈深;杨健源;曾列先;伍圣远;李亦龙;;一个源于广谱抗瘟稻种“28占”抗性基因Pie(t)的分子标记定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柯继;小麦抗病关键生物技术研究获突破[N];中国食品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蒋锐;马铃薯晚疫病广谱抗性QTL dPI09c的精细定位及抗性基因克隆[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2 胡琴;漆酶GhLac1介导棉花广谱抗性的机制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3 傅晶;抑制病原菌诱导的生长素的积累赋予水稻广谱抗性[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叶炜;龙眼胚性培养物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罗赛男;用DefH9-iaaM和TERF1基因转化糖橙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戴雅婷;马铃薯StRac转基因植株生理指标以及广谱抗性的测定[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2 张坤;马铃薯NBS类抗晚疫病基因的分离和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3 江南;水稻品种Jefferson和谷梅2号广谱抗稻瘟病基因的发掘与定位[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马慧宁;棉花黄萎病拮抗微生物筛选鉴定及拮抗机理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5 李美娜;钙信号传导相关基因在小麦白粉病广谱抗性中的作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刘占领;水稻稻瘟病抗性新基因的鉴定与定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付崇允;鉴别品种的稻瘟病抗谱及抗病基因的抗性效应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66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66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