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萌芦ZYMV病毒抗性的转录调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9 12:22
【摘要】: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的重要蔬菜,我国年均栽培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且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现已成为农民增收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柱。但目前生产中受病毒病危害严重,其中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YMV)是危害西葫芦等瓜类蔬菜的主要病害之一。西葫芦植株感染ZYMV后产生花叶、扭曲、植株矮化畸形,果实瘤状凸凹不平、果肉僵硬苦涩等症状,导致果实的商品性状降低甚至丧失,产量损失可达60%以上,甚至绝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病毒病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而西葫芦抗病毒育种研究滞后,可利用的抗性资源较少,导致生产上缺乏抗病毒病西葫芦品种。因此,本研究拟利用转录组测序筛查西葫芦ZYMV病毒病抗性相关基因,将有助于发掘和合理评价利用抗病遗传资源,为西葫芦抗病毒分子育种提供基因储备,保障西葫芦安全生产,也为病毒病抗性分子机理解析提供理论支持。利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我们筛选获得了高抗与高感ZYMV的西葫芦自交系材料,并对西葫芦ZYMV抗病遗传规律进行了解析。对抗、感材料ZYMV病毒接种诱导后提取总RNA,利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获得的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查了ZYMV诱导抗病相关基因,并进一步对病毒诱导基因进行了表达谱分析,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获得高抗与高感ZYMV的自交系材料建立了西葫芦ZYMV病毒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评价体系,通过对二百余份西葫芦种质材料进行苗期ZYMV病毒接种和性状鉴定,获得6份高抗材料和10份高感材料。2、西葫芦ZYMV抗性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以高抗自交系CPZR1和高感自交系CPZS1作为亲本,配制了六世代分离群体,利用子叶摩擦接种方法接种两次ZYMV病毒,进行抗、感性状鉴定。结果表明,各世代中抗、感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孟德尔理论分离比,西葫芦ZYMV抗性性状由一对显性抗病基因控制。3、转录组测序获得12G以上的高质量测序数据以抗、感自交系为病毒接种材料,以无病毒缓冲液摩擦接种为对照处理。接种24个小时之后,分别取抗病与感病材料的病毒诱导处理与空白缓冲液诱导处理(对照)的真叶提取总RNA,形成4个样品池。建库后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了3G以上的高质量测序数据。西葫芦转录组GC含量47%左右,Unigene 73148条,平均长度582.6 bp,长Unigene(≥1K)11108条。并对Unigene进行了编码区预测、蛋白序列分析、功能注释以及表达丰度分析;获得两份材料间可靠SNP位点2287个,SSR位点4129个。4、获得ZYMV抗病相关候选基因33个抗、感材料间ZYMV病毒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有402个(表达量差异1倍以上);抗病材料在病毒诱导与对照处理间差异表达基因有104个。经对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功能注释、处理间表达量比较等分析后筛选获得候选ZYMV抗病相关基因33个,主要涉及病程相关基因、细胞壁形成因子、ATPase亚基编码基因以及生长素相关基因等。利用qPCR对其中15个基因的表达谱进行分析验证,证明了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并进一步明确了这些基因在病毒诱导不同时间的表达特点。5、构建了两个基因的RNAi及植物过表达载体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2个候选抗病相关基因(CpGp1与CpPr1)的全长序列,并构建了两个基因的RNAi及植物过表达载体。
【图文】:

病毒病,西葫芦,技术,花叶


河北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后撒少量 600~800 目金刚砂进行摩擦接种,以缓冲液摩擦接种健康西葫芦幼苗作阴性对照,25℃~30℃无虫条件下培养。(3)分级标准:参照 Provvidenti教授(1987)制定的分级标准。2.1.2.2 西葫芦 ZYMV 病毒病性状鉴定ZYMV-CH病毒病性状鉴定:接种 10-15 天后进行植株抗病性调查,共分为 6级:0 级,植株无症状;1 级,植株有 1~2 片叶明脉;2 级,,少数叶片轻度花叶,形态正常;3级,多数叶片花叶,形态正常,个别叶片畸形;4 级,多数叶片严重花叶,新叶畸形;5 级,几乎所有叶片严重花叶、畸形或植株矮化。2 级以上包括2级视为感病(图 2-1A)。病情指数 DI=( 级别×株数)×100/(总株数×6)。A B

西葫芦,高抗,材料,感病


图 2-2 高抗与高感 ZYMV 的西葫芦材料Fig. 2-2 High-resistance and high-sensitivity ZYMV materials of Cucurbita pepoA:抗病材料;B:感病材料;C:抗病植株叶片;D:感病植株叶片A:Disease resistant materials ; B:Sensitive material ;C:Disease resistant plant leaves ; D:Sensible plant leaf在双亲 CPZR1和 CPZS1,以及两者构建的遗传群体 F1群体、F2群体BC1CPZR1 群体和 BC1CPZS1 群体材料中,亲本 CPZR1和 CPZS1分别表现为抗和感病;CPZR1×CPZS1的 F1均表现为抗病;在 F2群体中,抗病植株有 889 株感病植株有 283 株,经卡方检测,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为 3:1(表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BC1CPZR1 群体有 96 株,均表现为抗病性,BC1CPZS1 群体中,抗病植株有 53 株,感病植株有 45 株,经卡方检测,抗病株和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例为 1:1(表 2-1)。综合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西葫ZYMV 抗性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在各世代中抗、感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德尔遗传规律理论分离比(表 2-1)。表 2-1 西葫芦 ZYMV 抗性性状遗传分析Table2-1 Genetic analysis of ZYMV resistance traits in Zucchini群体 抗病单株 感病单株 抗感比理论值 χ2 P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436.4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Brown A W A;卢艳如;苏天运;;蚊虫对杀虫剂抗性的综述[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88年03期

2 赵文柱;;抗性昆虫对杀虫剂神经敏感性的降低[J];医学动物防制;1989年02期

3 林群丰;;司法过程中对抗性机制的意义及其完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4 李宪臻;王伟;蒋宝航;杨超;孙珍;堵国成;;啤酒花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15年05期

5 史忠良,仇松英,马爱萍,许钢垣,武计平,逯腊虎;小麦对麦红吸浆虫生化抗性机制的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2年04期

6 王雪峰;林建群;韩梅;林建强;;细菌铜抗性机制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7 徐鑫;钱坤;;蚊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研究进展[J];首都公共卫生;2018年01期

8 季秀玲;魏云林;林连兵;;细菌锌离子抗性机制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0年02期

9 徐家萍;刘明辉;孙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抗性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蚕业;2006年02期

10 刁毅;;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结构抗性机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亚萍;张云慧;朱勋;李祥瑞;程登发;;麦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研究进展[A];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李贤庆;郭线茹;曹雅忠;;不同小麦品种对麦蚜抗性机制研究进展[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七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贤庆;郭线茹;曹雅忠;;不同小麦品种对麦蚜抗性机制研究进展[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4 梁晓宇;于晓s

本文编号:2670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70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8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