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烟碱类农药对意大利蜂的潜在生态风险及其人群健康危害

发布时间:2020-05-28 21:32
【摘要】:本论文以常用的新烟碱类农药为研究对象,率先提出了基于相对效能因子的评价方法,考察了2016年浙江省12个地区四月到六月作物花粉样品中7种新烟碱类农药的整合残留(IMI_(RPF))特征。随后以前期暴露评估数据为基础,选择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为野外实验基地,重点评价了不同剂量、不同种类的新烟碱类农药的暴露对意大利蜂线粒体拷贝数的影响,初步揭示了新烟碱类农药对意大利蜂的潜在生态风险。考虑到人群新烟碱类农药暴露的普遍性,本论文最后选择了35位青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明确了人群尿液中新烟碱类农药的残留水平和人体口腔黏膜细胞线粒体拷贝数变化的相关性。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12个地区的作物花粉中均有不同程度新烟碱类农药的检出,检出率最高的是吡虫啉(63.9%),其次是啶虫脒(58.3%),噻虫胺(36.1%)和呋虫胺(33.3%)。在浦江和临安,检出的七种新烟碱类农药中吡虫啉的占比最大;慈溪、温州、桐庐、佛堂的样品中则是啶虫脒占比最大;诸暨、德清、台州和云和则是呋虫胺检出最多。样品中新烟碱类农药的污染模式以单一污染模式为主。整合暴露水平IMI_(RPF)的范围为ND-34.205 ng/g,污染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为武义,台州污染最小,且四月的污染程度大于五月和六月。本章相关的实验结果不仅是对作物花粉中新烟碱类农药的残留特征以及时空分布差异分析,也引发了我们对于新烟碱类农药通过这一暴露途径对意大利蜂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的思考。(2)基于上一章各地的作物花粉中新烟碱类农药的污染水平,我们选择了诸暨开展意大利蜂的野外暴露实验。在暴露期间,蜂群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如蜂王的非正常死亡、蜂王产卵力下降、新蜂不试飞、蜂群飞行高度偏低、蜂群群势下降、螨虫感染等,可能是农药暴露引起了蜂群异常行为。从时间-效应关系来看,新烟碱类农药的暴露时间越长,意大利蜂线粒体DNA相对拷贝数(RmtDNAcn)越高。从剂量-效应关系来看,相对于其他暴露浓度,四组蜂箱在1/2浓度时线粒体拷贝数最高。线粒体拷贝数的变化很可能是线粒体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引起损伤的剂量可能存在一个有效区间,过高或过低均不会引起拷贝数的显著性变化。(3)青年人群尿液中新烟碱类农药的检出率在11.4%-74.3%之间,并且检测出2-4种新烟碱类农药的人数占比较大。从整体上来说,尿液样品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检出率最高,最高可达74.3%。噻虫啉和氯噻啉的整体检出率最低,检出率范围在11.4%-34.3%。且农村地区参与者尿液中的新烟碱类农药整体残留水平高于城市地区的参与者。检出浓度最高的新烟碱类农药是呋虫胺(4.301μg/L)。根据暴露浓度和线粒体拷贝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随着新烟碱类农药整合暴露水平的提高,人群口腔黏膜细胞的相对线粒体DNA拷贝数也随之上升。
【图文】:

示意图,胆碱能,突触,信号传递


新烟碱类农药对意大利蜂的潜在生态风险及其人群健康危害性靴标。碱类农药是一种内吸性的农药,在暴露昆虫时作用于昆虫中枢与突触上的 nAChRs 结合,对于昆虫(尤其是刺吸式口器害虫、蓟马等)具有非常显著的防治效果。而对于哺乳动物神经系则远不如昆虫,这种对于昆虫神经系统 nAChRs 的良好的选择物低毒低风险,加上胃毒、触杀、广谱、高效等特点,,所以在使用[20]。新烟碱类农药与 nAChRs 结合,刺激了神经递质的产上的囊泡释放出乙酰胆碱进而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离子的 Na+流入细胞内,而细胞内的 K+流出细胞,膜电位的平衡被烟碱类农药穿过离子屏障与靶标位点结合,导致乙酰胆碱受体麻痹直至死亡[21]。具体信号传递过程参照图 1-1[22]。所以它与传就是作用机制不同,它主要是通过选择性地与昆虫神经系合,阻断昆虫神经信号的正常传导。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8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颖;张琪;赵成;王心怡;李敬尧;王丹;周萤;卢晓霞;;蔬菜水果中的新烟碱类农药残留量与人群摄食暴露健康风险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16年06期

2 ;法国将全面禁止新烟碱类农药[J];农药;2016年04期

3 李平;;小懒猪高效拌种剂[J];农业知识;2017年19期

4 ;欧盟将禁用三种新烟碱类农药两年[J];乙醛醋酸化工;2013年06期

5 罗逢健;;欧盟或将禁用三种新烟碱类农药 出口茶企应及早未雨绸缪[J];中国茶叶;2013年06期

6 郑庆伟;;新烟碱类农药风险分析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农药市场信息;2013年18期

7 ;我国拟启动新烟碱类农药风险评估[J];山东农药信息;2013年07期

8 段丽芳;李贤宾;柯昌杰;张宏军;季颖;;欧盟新烟碱类农药限用政策对我国农药相关产业的风险分析[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年09期

9 杨光;;欧盟就允许新烟碱类农药用于应急事件进行评估[J];农药市场信息;2018年18期

10 ;我国发现新烟碱类农药损害亚洲蜜蜂的健康[J];生物学教学;201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冯磊;蒋红云;张兰;张燕宁;张佩;;新烟碱类农药对蚯蚓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A];“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史晓斌;王开运;;7种新烟碱类药剂对抗吡虫啉棉蚜的亚致死效应研究[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3 郑立庆;黄瑞娟;薛万新;王栋;;Fe(OH)_3对噻虫嗪水解的影响[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张淑兰;石志红;张红医;;甲氨基改性石墨烯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葵花籽中新烟碱类农药残留[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2分会:分离分析及微、纳流控新方法[C];2014年

5 谭丽超;卜元卿;程燕;单正军;;杀虫剂的结构差异对蜜蜂急性毒性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毒理学大会暨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5年

6 刘漪;魏佳;石德清;;三位取代吡啶含磷化合物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湖北湖南植保农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汪建沃 湖南省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从欧盟禁“烟”想到的[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李晨;手性单体新烟碱类农药可降低对蜜蜂毒性[N];中国科学报;2019年

3 记者 王怡;新烟碱类农药损害亚洲蜜蜂生态[N];科技日报;2015年

4 本报记者 王腾飞;关注新烟碱类农药对蜜蜂的潜在影响[N];农民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魏东 通讯员 刘群英 王静;山东农大:新烟碱类药培护“三月韭菜鲜”[N];科技日报;2015年

6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吡虫啉拌种全生育期控制麦蚜技术[N];河北科技报;2016年

7 艾格瑞;欧盟限用新烟碱遭横祸[N];农资导报;2015年

8 张帅;防治水稻“两迁”害虫用药有讲究[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程琛;新型新烟碱类农药对环境模式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张文文;新烟碱类化合物结构衍生和生物活性测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宝珠;基于活性结构衍生的新烟碱类化合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4 饶琼;我国烟粉虱生物型、遗传分化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路;我国主要流域新烟碱类农药时空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2 王夕鸣;新烟碱类农药对意大利蜂的潜在生态风险及其人群健康危害[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3 王亭;水稻品种和非靶标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4 汪佳蕾;液质联用法对新烟碱类农药的检测和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史晓斌;抗吡虫啉棉蚜对新烟碱类药剂的交互抗性及机理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毕文照;新烟碱类杀线虫剂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7 罗再刚;新烟碱类含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卢阳阳;蔬菜中新烟碱类农药残留复合污染效应风险评估[D];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

9 渠成;新烟碱类等杀虫剂对花生田暗黑鳃金龟幼虫的致毒作用及应用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10 冯磊;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蚯蚓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685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85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3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