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潜蝇茧蜂大量人工饲养的技术优化
发布时间:2020-06-01 14:35
【摘要】:为了进一步优化长尾潜蝇茧蜂的饲养方法,扩大产量,本文研究了饲养密度对长尾潜蝇茧蜂存活率、子代羽化率、单雌平均产卵量的影响以及四种不同产卵盘对长尾潜蝇茧蜂羽化率与寄生率的影响。1.以橘小实蝇三龄幼虫做寄主,分别采用15cm×15cm×15cm、25cm×25cm×25cm、50cm×50cm×50cm三种不同规格的养虫笼饲养不同数量的长尾潜蝇茧蜂,分别检测单雌平均产卵量、羽化率、存活率,结果表明长尾潜蝇茧蜂在15cm×15cm×15cm、25cm×25cm×25cm、50cm×50cm×50cm规格养虫笼的最佳饲养量分别为200对/笼、700对/笼、3000对/笼寄生蜂。养虫笼总体积(x)与最佳饲养虫头数(y)关系符合y=0.023x+131.41,养虫笼总面积(x)与最佳饲养虫头数(y)关系符合y=0.2105x-176.81。2.使用产卵袋、双面产卵盘、单面产卵盘和球形产卵器4种不同规格产卵盘在25cm×25cm×25cm规格养虫笼里进行寄生,分别检测寄生率、羽化率与子代性比,结果表明产卵袋寄生率与子代性比差异均比较显著,分别为58.3%、1.156,是四种产卵盘中最适合25cm×25cm×25cm规格养虫笼的产卵盘。
【图文】:
图 3-2 15cm×15cm×15cm 规格养虫笼单雌平均产卵量Figure. 3-2 reproduction rate of single female of parasitoids reared under 15cm×15cm×15cmcages1.3 不同饲养密度对子代雌蜂羽化率的影响如图 3-3,在 15cm×15cm×15cm 规格养虫笼中,150 对/笼、200 对/笼、250对/笼寄生蜂饲养密度对长尾潜蝇茧蜂子代雌蜂平均羽化率的影响显著(F=25.901,P<0.05),密度为 200 对/笼的子代雌蜂平均羽化率最高,为 18.73%显著高于 150 对/笼和 250 对/笼的子代雌蜂羽化率,其中 150 对/笼的子代雌蜂羽化率最低,为 15.69%。
图 3-2 15cm×15cm×15cm 规格养虫笼单雌平均产卵量Figure. 3-2 reproduction rate of single female of parasitoids reared under 15cm×15cm×1cages1.3 不同饲养密度对子代雌蜂羽化率的影响如图 3-3,在 15cm×15cm×15cm 规格养虫笼中,150 对/笼、200 对/笼、对/笼寄生蜂饲养密度对长尾潜蝇茧蜂子代雌蜂平均羽化率的影响显(F=25.901,P<0.05),密度为 200 对/笼的子代雌蜂平均羽化率最高,为 18.73显著高于 150 对/笼和 250 对/笼的子代雌蜂羽化率,其中 150 对/笼的子代雌蜂化率最低,为 15.69%。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76.3
本文编号:2691625
【图文】:
图 3-2 15cm×15cm×15cm 规格养虫笼单雌平均产卵量Figure. 3-2 reproduction rate of single female of parasitoids reared under 15cm×15cm×15cmcages1.3 不同饲养密度对子代雌蜂羽化率的影响如图 3-3,在 15cm×15cm×15cm 规格养虫笼中,150 对/笼、200 对/笼、250对/笼寄生蜂饲养密度对长尾潜蝇茧蜂子代雌蜂平均羽化率的影响显著(F=25.901,P<0.05),密度为 200 对/笼的子代雌蜂平均羽化率最高,为 18.73%显著高于 150 对/笼和 250 对/笼的子代雌蜂羽化率,其中 150 对/笼的子代雌蜂羽化率最低,为 15.69%。
图 3-2 15cm×15cm×15cm 规格养虫笼单雌平均产卵量Figure. 3-2 reproduction rate of single female of parasitoids reared under 15cm×15cm×1cages1.3 不同饲养密度对子代雌蜂羽化率的影响如图 3-3,在 15cm×15cm×15cm 规格养虫笼中,150 对/笼、200 对/笼、对/笼寄生蜂饲养密度对长尾潜蝇茧蜂子代雌蜂平均羽化率的影响显(F=25.901,P<0.05),密度为 200 对/笼的子代雌蜂平均羽化率最高,为 18.73显著高于 150 对/笼和 250 对/笼的子代雌蜂羽化率,其中 150 对/笼的子代雌蜂化率最低,为 15.69%。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7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林玲;黄居昌;陈家骅;季清娥;杨建全;;长尾潜蝇茧蜂对橘小实蝇幼虫的寄生效能[J];华东昆虫学报;2006年04期
2 董晓慧;陈家骅;;两种橘小实蝇寄生蜂触角超微形态观察与比较[J];植物检疫;2018年05期
3 王勇;郭俊杰;陈家骅;季清娥;;长尾潜蝇茧蜂寄生后橘小实蝇幼虫体内4种酶活性的变化[J];热带作物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婉晴;长尾潜蝇茧蜂大量人工饲养的技术优化[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2 王勇;长尾潜蝇茧蜂寄生橘小实蝇机制的初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3 张南南;长尾潜蝇茧蜂生长发育影响因子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4 陈佳;橘小实蝇几种寄生蜂种间竞争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91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916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