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飞虱糖转运蛋白6在水稻条纹病毒侵染中肠上皮细胞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6-05 01:18
【摘要】: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属于纤细病毒属(Tenuivirus)的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侵染水稻引起的。RSV主要是由灰飞虱(Small brown planthopper,SBPH)以持久增殖的方式传播。研究表明RSV编码的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在病毒传播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筛选并研究与RSV NP互作的介体蛋白质对于揭示灰飞虱传播RSV的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本论文选择了一个可能在RSV侵染灰飞虱中肠上皮细胞时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即糖转运蛋白6(sugar transporter of Laodelphax striatellus,LsST6)进行研究。通过跨膜区在线预测软件分析发现其含有12个跨膜区,并且在TM2和TM3之间存在一个保守的GRK结构域,因此推测LsST6属于主要促糖转运蛋白超家族。酵母双杂交实验再次验证RSV能够与LsST6互作,免疫共沉淀实验也证实了RSV NP与LsST6存在互作关系。利用草地贪夜蛾细胞系进行亚细胞定位发现,LsST6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上,而RSV NP定位在细胞质中。当在Sf9 Cell中共表达时,RSV NP却定位于细胞膜上,并且与LsST6共定位。这表明LsST6能够改变这RSV NP在细胞中的定位。RT-qPCR发现LsST6在灰飞虱的肠道中大量表达。利用制备的LsST6单克隆抗体进行肠道定位发现,LsST6定位在中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中。将无毒灰飞虱饲毒处理后经免疫荧光标记发现RSV在第二天开始侵染灰飞虱肠道并且能够与LsST6共定位于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第四天和第八天时两者仍有共定位在上皮细胞膜上的情况。因此推测LsST6可能在RSV侵染中肠上皮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确定LsST6的功能,将提纯的RSV病毒粒子加入到培养的Sf9细胞中。结果发现当该细胞系表达外源的LsST6时,RSV病毒粒子可以进入到该细胞中,而不能进入未表达LsST6的细胞中。Northern-blot结果显示随着RSV病毒粒子加入Sf9细胞时间的延长,RSV在RNA水平上的量是持续增加的。RT-qPCR结果同样显示在RSV病毒粒子加入到Sf9细胞后,随着时间的增加RSV在RNA水平的含量不断增加。这些实验结果表明LsST6是RSV能够成功侵染Sf9细胞的一个重要因子。通过显微注射dsRNA确定是否能够有效干扰LsST6在无毒灰飞虱体内的表达,结果发现注射dsLsST6的灰飞虱与注射dsGFP的对照组相比,LsST6在RNA水平上的表达显著降低并且抑制效果可以持续12天以上。进一步实验发现注射dsLsST6后无毒灰飞虱获取以及传播RSV的能力显著的降低,但是带毒灰飞虱体内RSV含量以及传毒率却没有明显的变化。以上结果充分表明LsST6作为一个关键因子参与了RSV侵染灰飞虱中肠上皮细胞的过程,但是不会影响RSV在细胞内的复制。
【图文】:

症状,田间发生,侵染,状况


1图 1.1 RSV 在水稻上的症状及危害(A:RSV 侵染症状;B:RSD 田间发生状况)g. 1.1 Symptom and damage of RSV in rice (A: Symptom of RSV infection in rice leaf, B: Occurrence of RSD infield)着近年来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预报,防控昆虫传毒介体数量以及抗病新选育以及推广,,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全国的发生面积以及危害程度都有显著的下降。但是研

基因组结构,传播介体,基因组


图 1.2 RSV 的基因组结构图Fig. 1.2 Genome structure of RSV表 1.1 RSV 的基因组及编码蛋白的功能Table.1.1Genome and protein functions of RSV的传播介体及循回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435.1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华珠,李星,虢华珊;菜青虫(Pieris rapae)感染苏云金杆菌晶体毒素后中肠上皮细胞的免疫酶标电镜观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2 李慧珠,吴春容,卞英华;约氏疟原虫动合子移行蚊中肠上皮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4年01期

3 李庆荣;肖阳;吴福泉;郑茜;杨琼;罗国庆;叶明强;邢东旭;李丽;唐翠明;王振江;戴凡炜;;高温多湿冲击对不同抗性家蚕品种中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蚕业科学;2013年05期

4 张丽红;刘凯于;彭建新;洪华珠;;荧光增白剂对杆状病毒病毒粒子与中肠上皮细胞融合的影响[J];华中昆虫研究;2012年00期

5 苘娜娜;陆奇能;洪健;金伟;鲁兴萌;;传染性软化病病毒感染家蚕中肠上皮细胞的免疫电镜观察[J];蚕业科学;2007年04期

6 公茂庆,黄勇,谭文彬,Brian D.For,John C.Beier;埃及伊蚊中肠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和细胞的持续培养(英文)[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3年06期

7 李慧珠,王凤芸,吴春容;鸡疟原虫动合子迁移白纹伊蚊中肠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J];首都医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8 郭青云;蔡全信;胡晓敏;闫建平;袁志明;;球形芽胞杆菌Cry48Aa/Cry49Aa杀蚊毒素与致倦库蚊中肠上皮细胞复合物的结合特性[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6年03期

9 谢超,杨发青,赵彤言,陆宝麟;成蚊围食膜及其对虫媒病毒感染的影响[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1999年03期

10 刘京国;赵晓萌;杨爱珍;于同泉;路苹;师光禄;;棉铃虫氨肽酶N基因片段克隆、表达和内源蛋白检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庆荣;肖阳;吴福泉;郑茜;杨琼;罗国庆;叶明强;邢东旭;李丽;;高温多湿对家蚕中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A];第十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张丽红;刘凯于;彭建新;洪华珠;;荧光增白剂对杆状病毒病毒粒子与中肠上皮细胞融合的影响[A];华中昆虫研究(第八卷)[C];2012年

3 王文;杜开和;王韫明;;三角帆蚌中肠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A];第八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Ⅰ)[C];1994年

4 吴孔明;;Bt作物:害虫治理的机遇与挑战[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代兴;;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中肠上皮细胞αSNAP丢失下调occludin表达[A];第十七届西南地区消化病学术会议暨2014贵州省消化病及消化内镜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发亮;灰飞虱糖转运蛋白6在水稻条纹病毒侵染中肠上皮细胞中的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婷;家蚕中肠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分化[D];西南大学;2012年

2 宋菁菁;IPPBI0TSUC1012 Bt菌株杀虫蛋白对灰飞虱的致死作用机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2697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97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2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