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调节因子对小菜蛾性信息素合成与感受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图文】:
蛾类昆虫性信息素的释放腺体通常位于腹部的第 8 到第 9 体节之间,,由特化上皮细胞组成[35]。由于蛾类性信息素多数是具有偶数碳原子的直链化合物,因此推测这些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是经由修饰的脂肪酸合成,具体路径见图 1[31,33]。合成类型 1 含氧信息素碳链的关键酶是脂肪酸合成酶,通过乙酰辅酶 A 羧化酶和脂肪酸合成酶的共同作用形成 16 碳或 18 碳的脂肪酸前体(图 1A)。对碳骨架的修饰包括利用脱饱和酶(特别是△11 去饱和酶)去饱和形成双键,形成不 1 雌蛾产生醇、醛和乙酸酯信息素成分的通用生物合成途径(Jurenka, 2004;唐睿和张钟宁,2ig. 1 (General biosynthetic pathway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lcohol, aldehyde, and acetate ester pheromcomponents in female moths ( from Jurenka, 2004;Tang R, Zhang Z N, 2014))注:A:饱和脂肪酸的产生;B:产生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通过限制性切割产生出合成醇类的中间产类与乙酸酯类信息素则是由氧化酶和乙酰转移酶分别作用产生的;C:粉纹夜蛾中乙酸酯类信息成分的合成途径。辅酶 A 的派生物被去饱和并乙酰化产生了乙酸酯。)(Notes:A: Production of saturated fatty acids; B: Production of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limiteain shortening produces intermediate compounds that can be reduced to an alcohol.Aldehyde and aceester pheromones are produced by an oxidase and acetyl-transferase, respectively. Biosynthetic pathway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acetate ester pheromone components in the cabbage looth, Trichoplusia ni. The CoAderivatives are reduced and acetylated to form the acetate esters.Additiopheromone components include 12:OAc and 11 12:OAc.)
顺-11-十六碳烯醇图 2 小菜蛾性信息素 3 种主要成分的结构式tures of the 3 main components of sex pheromones i有机溶剂从小菜蛾雌蛾腹部提取出具有诱些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顺-11-十六碳酸酯(Z11-16:Ac)(结构见图 2),除此之外烯醇(Z11-16: OH)(结构见图 2)等[91]。也有酯(Z9-14: Ac) 对上述 3 种成分具有增效作研究发现 Z11-16:Ald 和 Z11-16:Ac 比例在4]试验认为 Z11-16:Ald 和 Z11-16:Ac 两种组Kawasaki[95]通过室内试验也发现小菜蛾雄2 到 5:5 的比例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邓碳烯醛(Z11-16:Ald)、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16:OH)以 7:3:1 比例、剂量为 50μg 时诱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3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代德财;;小菜蛾性信息素研究现状及其前景[J];同行;2016年05期
2 王云龙;陈金龙;王瑞华;;小菜蛾性信息素测报和防治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1987年12期
3 何复梅;郑志东;黄秉资;;小菜蛾性信息素田间应用研究[J];昆虫天敌;1988年04期
4 王香萍,方宇凌,张钟宁;小菜蛾性信息素研究及应用进展[J];植物保护;2003年05期
5 孔杰;小菜蛾性信息素在虫情测报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通讯;1985年05期
6 张国庆;唐婷;秦玉川;陈福寿;;小菜蛾性信息素控释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15年01期
7 陈思;黄文功;刘岩;张树权;;蔬菜地小菜蛾性信息素诱杀技术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年10期
8 王博;刘春晓;高庆林;;小菜蛾性信息素的合成研究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4年07期
9 杨晓梅;马莎;黄飞;张勇;陶云海;;小菜蛾性信息素成分的合成[J];化学试剂;2013年07期
10 陈东旭;于欢;徐红星;张雅林;王敦;;小菜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Ⅰ基因的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J];西北农业学报;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孟晓云;张月英;;小菜蛾性信息素田间活性[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2 张开心;董梦雅;梅向东;宁君;;小菜蛾性信息素卤代类似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A];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方羚;外源调节因子对小菜蛾性信息素合成与感受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2 郑睿;小菜蛾性信息素微胶囊的制备及室内诱捕作用[D];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
3 孙渐盛;小菜蛾性信息素微胶囊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4 董梦雅;小菜蛾性信息素拮抗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5 孙梦婧;小菜蛾性信息素受体和结合蛋白的功能及相互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702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70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