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夏季风及局地环流对中国南方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08 15:59
【摘要】:稻纵卷叶螟是威胁我国水稻生产的一种重要农业害虫,其迁飞活动与大气背景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受东亚季风影响每年在我国东部地区季节性往返迁飞为害;另一方面稻纵卷叶螟的爆发具有间歇性,突发性和很强的地区差异,南方稻区不同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局地小气候,也往往导致稻纵卷叶螟在同一地区连年大爆发。本研究从大尺度的季风环流和中小尺度的局地环流出发,分别探讨稻纵卷叶螟的中短期迁飞规律和短期迁飞与降落机制,为稻纵卷叶螟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1.对2000—2016年稻纵卷叶螟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生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稻纵卷叶螟在我国各稻区发生时间由南往北依次缩短,华南稻区发生时间最长,常年在210—230d左右;江淮稻区、西南稻区北部发生时间较短,平均每年48—70d。(2)统计得到17a中最大日迁入量大于500头的迁入过程146个,以4—6代爆发最为频繁,为害范围最广;江淮、西南和江岭北部稻区大发生频次最高,且大发生连续时间长;江岭稻区东部稻纵卷叶螟大发生频率最低。2.运用东亚夏季风北边界指数分析了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稻纵卷叶螟迁飞的关系,结果表明:(1)稻纵卷叶螟的向北迁飞与东亚夏季风的向北推进密切相关,东亚夏季风北边界首次和二次出现的时间对该稻区稻纵卷叶螟迁入的始见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各稻区北迁的高峰期一般都发生在东亚夏季风控制范围内。(2)6月中旬—8月上旬东亚夏季风活动在30°N以北地区,此时是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稻纵卷叶螟北迁峰次最多、迁入量最集中的时期;夏季风北边界偏北的年份江淮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偏多,华南、西南和江岭稻区发生量偏少。(3)8月中下旬是东亚冬、夏季风的转换期,也是稻纵卷叶螟种群的“混合迁”发生期,此时,西南稻区和江淮稻区迎来初次南迁峰;进入9月份后东冬季风快速南下,稻纵卷叶螟种群也随之不断南迁。(4)2007年稻纵卷叶螟在江淮稻区特大爆发的大气背景是:6月末—7月的强西南季风使沿江稻区迁入虫量比常年显著增加;7月份江南、华南地区的降水异常偏少使喜湿的稻纵卷叶螟种群随偏南季风进一步向沿江和江淮地区聚集;8月份东亚夏季风的回撤偏晚以及9月份华北地区和江淮地区北部的相对偏暖,使江淮稻区稻纵卷叶螟种群在当地滞留时间偏长、南迁始见期和高峰期异常偏晚。3.利用HYSPLIST模式分别对黔东南山谷地区、皖南河谷地区以及华南沿海地区,三种典型地型条件下稻纵卷叶螟迁入的个例进行了轨迹模拟,并对影响迁飞和降落的大气背景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2015年6月2日—3日,黔东南地区虫源主要来自广西西部地区,迁飞路径上广西北部气流的上升运动对稻纵卷叶螟由低海拔迁向高海拔区迁飞十分有利,850和925hPa高度上的西南气流是稻纵卷叶螟迁入的主要动力。稻纵卷叶螟降虫区无明显下沉气流,地形胁迫系本次稻纵卷叶螟降落的主要因素。水平风场减弱和地形阻挡,使得气流对稻纵卷叶螟水平输送作用下降,加之榕江县位于黔东南三面环山的峡谷地带使得稻纵卷叶螟能在当地集中降落。(2)2005年9月6日—7日迁入桐城和贵池的虫源均来自安徽中部,925hPa高度上一致的偏北风是本次迁飞的主要动力。本次迁入无降水影响,垂直方向上气流的下沉运动是降落的主要动力。地形及山脉的分布对降虫区具有重要影响,在偏北风和下沉气流的共同作用下,稻纵卷叶螟主要降落在山脉迎风面一侧的桐城和贵池站,而背风面未出现降虫。(3)2009年10月22日和23日发生在华南南部沿海地区两日逆推轨迹显示:阳春地区虫源分别来自于广东中部和广东西部。华南沿海地区偏北风是两次过程稻纵卷叶螟迁入的主要动力。两次迁入过程,广东地区均无降水,下沉气流是降落的主要动力,夜间的陆风是稻纵卷叶螟集中降落在阳春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文】:

植保站,稻纵卷叶螟,时长


研究区植保站分布及相应的监测年数

稻纵卷叶螟,时长,历年,发生量


2 稻纵卷叶螟发生时长(2000—2016 年 17a过程叶螟历年发生量(图3-3),,从历年稻纵,其中 2007 年达到 22 万头,与历史报相对较少,自 2013 年以来稻纵卷叶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35.1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从文;刘伯奇;左志燕;袁乃明;刘舸;;东亚夏季风次季节变化研究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19年04期

2 吴姗薇;郭大勇;;东亚夏季风和西太副高活动对全国夏季降水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16期

3 陈海山;陈健康;;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分类及物理特征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2017年03期

4 纪忠萍;谷德军;林爱兰;;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多尺度统计预测模型[J];大气科学;2016年02期

5 林祥;祝从文;吕俊梅;;1880~2004年间东亚夏季风及其相关的亚太地区近地面温度的年代际变化[J];科学通报;2013年25期

6 高辉,梁建茵;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和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的选取[J];热带气象学报;2005年05期

7 王宝鉴,黄玉霞,何金海,王黎娟;东亚夏季风期间水汽输送与西北干旱的关系[J];高原气象;2004年06期

8 黄荣辉,黄刚,任保华;东亚夏季风的研究进展及其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J];大气科学;1999年02期

9 施能,朱乾根,吴彬贵;近40年东亚夏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J];大气科学;1996年05期

10 虞左俊,沈如桂;东亚夏季风建立过程中的大气能量变化[J];热带气象;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健康;;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分类及物理特征分析[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7 东亚气候、极端气候事件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C];2018年

2 武炳义;张人禾;Tim Li;;东亚夏季风的减弱与印度夏季风的增强[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季风动力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李春;韩笑;;东亚夏季风北界与我国夏季降水关系的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季风动力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曹杰;;印度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交界指数研究[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黄荣辉;刘永;;东亚夏季风在1990s末年代际变化的内动力成因分析[A];第八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3年

6 陶诗言;张小玲;;东亚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季节变化的关系[A];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张韧;洪梅;余丹丹;;东亚夏季风动力和热力因子影响副高活动的综合模糊优化聚类[A];第六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5年

8 张秀芝;吕心艳;;2005年东亚夏季风活动异常分析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周;林振山;俞鸣同;;黄土高原100万年以来东亚夏季风演变信号的多尺度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纪忠萍;谷德军;林爱兰;;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多尺度统计预测模型[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郑菲;青藏高原变暖影响东亚夏季风环流[N];中国气象报;2012年

2 本报通讯员 刘晓倩 本报记者 宋喜群;湖底岩石暗藏古气候之谜[N];光明日报;2015年

3 本报记者 刘毅;“南涝北旱”格局发生改变[N];人民日报;2012年

4 刘毅;华北近年降水量增多 “南涝北旱”格局正改变[N];黄河报;2013年

5 湖南日报记者 周月桂 通讯员 谭萍;厄尔尼诺负“主要责任”[N];湖南日报;2019年

6 记者 周映;今年全区汛情预测偏重[N];广西日报;2016年

7 丁一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超级厄尔尼诺”出现的可能性很小[N];中国水利报;2015年

8 本报记者 徐文彬 张永;汛期将至 哪些气候特点值得关注[N];中国气象报;2015年

9 ;未来20年华北降水可能增加[N];中国气象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吴越;历史性洪水的冲击[N];中国气象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健;过去千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模拟评估与机理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2 于天雷;TraCE-21ka模拟的误差评估及对其东亚夏季风演变的模拟改进[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3 顾雷;东亚夏季风爆发和推进过程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春季热带西太平洋热力状态的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6年

4 韩晋平;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5 吕心艳;大气季节内振荡对东亚夏季风活动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6 郭漪然;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对广义东亚夏季风和印度夏季风交界面年际变化的影响机制[D];云南大学;2016年

7 付建建;海温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及冬季风年际变异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葛非;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天气气候特征及其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9 俞亚勋;东亚夏季风雨带进退与西太副高活动、降水年代际变化及江苏气候若干问题[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高辉;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及其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明飞;东亚夏季风及局地环流对中国南方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2 吴天贻;东亚夏季风对我国登陆台风降水强度及分布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3 林海意;黄土高原1.65Ma以来东亚夏季风演化的长石记录[D];浙江师范大学;2018年

4 闫禹;辽宁本溪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中晚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5 张晨;青藏高原对东亚夏季风影响的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石睿;气溶胶—云—辐射—东亚夏季风相互影响的资料分析[D];南京大学;2014年

7 沈柏竹;海陆热状况异常与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关联[D];吉林大学;2007年

8 余荣;中国东部城市群发展对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9 陈健康;欧亚大陆春、夏季地表热力的异常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联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10 邓伟涛;夏季北极涛动(AO)、东亚夏季风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03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703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6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