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配行为对褐飞虱腹部脂肪体胞吐类酵母共生菌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3 03:52
【摘要】: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腹部脂肪体内存在大量的类酵母共生菌(yeast-like symbionts,YLS),YLS对褐飞虱的生长、发育以及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YLS能在褐飞虱代次间进行经卵垂直传播,具体传递过程为:存在于脂肪体中的YLS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血淋巴中,而后血淋巴中游离的YLS到达卵巢管,靠近包裹着卵母细胞的滤泡细胞,通过胞吞作用进入滤泡细胞,进而到达卵巢管的上皮栓,进入卵细胞。目前有关YLS垂直传递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分别利用血球计数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研究了未交配与交配条件下褐飞虱雌虫羽化后72h内胸、头和足部YLS的数量变化,进一步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未受精卵与受精卵中内生真菌的群落多样性,分析比较了两者间YLS共生菌数量和种类的差异。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法对未交配与交配条件下褐飞虱雌虫羽化后72h内胸、头和足部YLS的数量变化研究表明:随着褐飞虱的生长发育时间延长,不同部位检出YLS的褐飞虱数量均显著增加,交配条件下YLS的检出量略高于未交配条件下的检出量,说明交配行为能促进褐飞虱脂肪体胞吐YLS进入血淋巴。2、qPCR测定结果表明:羽化后72h内,未交配的雌成虫血淋巴中均未检测到季也蒙毕赤酵母菌(Pichiaguilliermondii)、目前不能离体培养的共生菌230和305,交配条件下的褐飞虱血淋巴内Pichiaguilliermondi、Hypomyces chrysospermus、230和305四种菌均有检测到,说明类酵母共生菌 Pichia guilliermondii、230和305菌能否从脂肪体进入血淋巴和交配行为密切相关。未交配与交配条件下,血淋巴中不同种类YLS的数量均为胸部最多,其次头部,足部最少;而Hypomyces chrysospermus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菌,其他三种菌的数量差异不显著。交配条件下的褐飞虱血淋巴中检测到的Hypomyces chrysospermus数量显著高于未交配条件下的检出量。综上所述,交配行为会促进褐飞虱腹部脂肪体胞吐多种YLS进入血淋巴。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未受精卵与受精卵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精卵中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高于未受精卵,说明交配行为会显著影响褐飞虱虫卵内生真菌群落。子囊菌门、粪壳菌纲、肉座菌目分别是各自分类阶元中的优势类群。未受精卵与受精卵内生真菌群落中各分类水平上的物种构成相差不大,但多数的物种丰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图文】:

模式图,昆虫,循环系统,模式图


血淋巴的保护和防御逡逑血淋巴提供各种保护和防御来对抗身体伤害,病原菌、寄生虫以及其的入侵,捕食者的捕食。对体壁的伤害可引起一系列愈伤反应,包括血浆凝结。血淋巴凝块的形成可使伤口愈合以后减少更多血淋巴流失,细菌入侵。如果病原菌或极小的微粒进入虫体内,昆虫就会调用免疫反血细胞的防御机制如吞噬作用、包被作用、血细胞调控的成瘤作用。激活一些体液分子,如酶或其他蛋白参与防御。例如,对蚜虫共生菌明,少量进入血腔中的细菌会被吞噬细胞破坏[331。此外,一些神经肽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交换信息来参与由细胞调节的免疫反应,影响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行为。昆虫的免疫系统比人们想象要复杂很昆虫交配与生殖逡逑昆虫的交配逡逑

褐飞虱,检出量,检出,雌虫


2.3.2未交配与交配条件下褐飞II头部YLS检出量与褐飞槰检出比逡逑总体上,,褐飞虱雎成虫头部检出YLS的褐飞虱头数随着时间延长呈增长趋逡逑势(图2.1)。羽化后ld,未交配与交配条件的褐飞虱雌虫头部YLS检出率无逡逑明显差异,羽化后2d,交配条件下头部检出YLS的褐飞虱数量显著高于未交逡逑配条件下的褐飞虱。羽化后3d,未交配条件下的雌虫头部检出YLS的褐飞虱逡逑数量更多,且检出的YLS数量也更多。逡逑2.3.3未交配与交配条件下褐飞虱胸部YLS检出量与褐飞虱检出比逡逑总体上,未交配与交配条件下,胸部检出YLS的褐飞虱数量随着时间延长逡逑而呈增长趋势,YLS的检出数量也呈增长趋势(图2.2)。羽化后Id,未交配逡逑10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计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435.1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运哲;;共生菌:人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J];科学启蒙;2019年Z1期

2 邵明霞;;禾苗壮共生菌[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16年11期

3 陈薇;;好菌群,你的健康好伙伴[J];37°女人;2017年05期

4 冯利;孙玉诚;戈峰;马骏;;蚜虫-内共生菌的互利共生研究综述[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06期

5 谭周进,肖启明,谢丙炎,杨宇红,冯兰香;昆虫内共生菌研究概况[J];微生物学通报;2005年04期

6 谭周进,谢丙炎,肖启明,杨宇红,冯兰香;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内共生菌的分子比较研究[J];核农学报;2004年03期

7 沈长朋;王国汉;;我国昆虫病原斯氏线虫(8506)的共生菌[J];莱阳农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8 高辉华;昆虫体内的共生菌[J];昆虫知识;1988年06期

9 赵志宏;赵晨晨;梁林;;昆虫内共生菌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2018年03期

10 刘向东;张元臣;;蚜虫共生菌感染格局、动态及在宿主种群分化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宇;;蛴螬肠道共生菌分子多态性研究[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珏锋;陈建明;吕仲贤;郑许松;徐红星;陈列忠;申屠旭萍;俞晓平;;褐飞虱与其共生菌——类酵母菌的相互作用[A];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昆虫体内共生菌在其适应寄主植物过程中的作用[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4 金桂华;任顺祥;邱宝利;Muhammad Z Ahmed;;烟粉虱内共生菌初步研究[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张应烙;;昆虫共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植保功能[A];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6 张珏锋;何月平;陈建明;;制霉菌素对褐飞虱取食行为、营养和共生菌数量的影响[A];“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谭周进;肖启明;谢丙炎;杨宇红;冯兰香;;昆虫内共生菌及其传病毒相关GroEL蛋白[A];第三届湖北湖南植保农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斌;李海涛;李亚利;张杰;;昆虫共生菌来源的免疫抑制活性化合物的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9 陈鹏;;综合利用Seed,Feed,Weed法优化肠道共生菌落[A];2016北京论坛·中国畜牧饲料科技未来20年论文集[C];2016年

10 吴婷欣;孙成;郑晓东;陈永艳;魏海明;田志刚;孙lm;;肠道共生菌促进成年小鼠HBV清除的免疫学机制探索[A];第十二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分会场交流报告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张晴丹;昆虫是否耐热由体内共生菌说了算[N];中国科学报;2019年

2 记者 刘肖勇;共生菌可调控蚂蚁适应性[N];广东科技报;2019年

3 记者 熊燕;国际首例共生菌宏基因组文库在昆建成[N];云南日报;2009年

4 德文;无脊椎动物共生菌才是“制药工厂”[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周鸿彩;天麻与共生菌[N];云南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超;共生菌对过敏性哮喘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吴婷欣;肠道共生菌促进HBV清除的免疫学机制探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3 赵笛;肠道共生菌调控3型先天淋巴细胞影响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愈合的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4 陈班茹;CD8αβ~+IEL产生抗菌肽及其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5 张晓晨;共生菌Wolbachia对美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 Morgan发育与生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6 陈芳敏;基于中华真地鳖和鱿鱼的动物肠道共生菌多样性及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7 王国超;褐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营养功能及其分子基础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8 Mostafizur Rahman Shah;取食经历对烟粉虱行为和适合性的影响及其与共生菌之间的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9 张元臣;棉蚜体内原生共生菌Buchnera aphidicola种群密度的调控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10 练启仙;大青叶蝉内共生菌及营养功能研究[D];贵州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林懋;交配行为对褐飞虱腹部脂肪体胞吐类酵母共生菌的影响[D];中国计量大学;2018年

2 杨晓晴;不同发育历期和不同寄主作物来源的灰飞虱共生菌多样性及其差异分析[D];中国计量大学;2018年

3 任维宾;九种瘿蚜次级共生菌Wolbachia分子检测及系统发育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4 刘家生;中国五省荔枝蝽共生菌多样性及差异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5 李朋朋;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崇明拟异小杆线虫与共生菌共生相关microRNAs的鉴定及作用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6 吕静南;三株共生菌的活性代谢产物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

7 张莉;转寄主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及共生菌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

8 靳丽萍;蜻蜓和白蚁共生菌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9 赵家奇;麦蚜体内次级共生菌检测及其对大麦黄矮病毒(BYDV)传播效率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10 黄彦娜;陕西关中地区禾谷缢管蚜抗药性监测及共生菌检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10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710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2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