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A对大豆植株根系生长及线粒体功能与结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6 16:53
【摘要】:双酚A(bisphenol A;BPA)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被广泛使用,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自然环境,已在全球范围各类环境介质中被检测到。由于BP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其大量存在于环境造成潜在的暴露风险。近年来科学家和公众关注到BPA暴露对植物的影响。可得到的信息显示BPA更倾向积累于植物根部,根生长抑制是最先显现也最明显的BPA植物毒性症状。线粒体作为植物根细胞内“能量生产工厂”,为根系生长提供能量。然而,BPA是否攻击植物根细胞线粒体,从而影响根系生长尚不清楚。从根细胞线粒体结构与能量生产功能角度探讨BPA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研究,还未见报道。鉴于此,本文选择污染物毒性评价常用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为实验试材,调查了BPA暴露下幼苗期、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大豆植株根系生长的动态变化,并重点关注了根细胞线粒体能量生产功能和超微结构的改变,以期揭示BPA暴露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生态生理学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BPA暴露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大豆根系生长的毒害效应:低剂量(1.5 mg/L)BPA暴露对幼苗期大豆根系生长对促进作用,6.0 mg/L及更高剂量(12.0和17.2 mg/L)BPA暴露抑制幼苗期大豆根系生长,剂量越高、暴露时间越长,根系生长受抑制愈强烈。其中主根长、总根长、根尖数、根鲜重和根干重指标对BPA暴露更敏感,表现在受抑制程度更高、响应更快。开花结荚期大豆植株在6.0 mg/L BPA暴露下根系生长受到轻微抑制,在更高剂量暴露下受到强烈的抑制作用。鼓粒期大豆植株根系只在12.0和17.2 mg/L BPA暴露下显示明显的生长抑制。通过调查BPA暴露下大豆幼苗根尖细胞死亡状况,发现根生长,特别是伸长生长受抑制部分归因于根尖细胞大量死亡。(2)BPA暴露对大豆植株根系生长毒害效应的机制—根细胞线粒体能量生产功能受抑制:BPA暴露干扰根细胞线粒体内参与能量生产的关键呼吸酶(柠檬酸合酶、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引起线粒体能量生产功能障碍,导致三磷酸腺苷(ATP)合成减少。ATP供应不足导致根尖细胞大量死亡和根系生长受阻。上述关键呼吸酶活性受BPA暴露的影响呈现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不同呼吸酶对BPA暴露的敏感性不同。总体上,幼苗期大豆根细胞内关键呼吸酶活性受BPA暴露影响程度更高,其中柠檬酸合酶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对BPA暴露更敏感。(3)BPA暴露抑制大豆根细胞线粒体能量生产的原因是线粒体结构遭受破坏:BPA暴露引起线粒体双层膜结构毁损、嵴减少或消失、内部基质稀释消融,线粒体发生畸变或空泡化,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而膜电势降低。线粒体结构毁损阻碍了能量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BPA暴露诱导的活性氧(ROS)水平升高是线粒体结构损伤和关键呼吸酶活性受抑制的原因之一。过量ROS可破坏线粒体膜结构,攻击呼吸酶,最终导致线粒体能量生产受阻,甚至细胞死亡。综上,上述研究结果揭示根细胞线粒体是BPA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重要亚细胞位点。BPA诱导的过量ROS破坏线粒体结构并抑制能量生产关键酶活性,造成ATP合成受阻并引起根尖细胞死亡,最终影响根系生长。这些结果为全面认识BPA植物毒性和理解BPA暴露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内在机理提供更充分的信息。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65.1;X503.231
【图文】:

分子结构式


第一章 绪论研究背景介及其污染现状-双(4-羟基苯基)丙烷;英文名:bisphenol A,简写 BPA;CASAleksandr P. Dianin于1891年首次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其结 世纪 50 年代以来,BPA 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聚碳酸酯。基于 BPA 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的生产,如食建筑材料、电子产品和医疗设备等[4-6]。由于这些产品的广泛生产量的化学品之一[7]。据统计,2012 年 BPA 世界产量超的 BPA 产地,占全球总产量的近 53%,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场份额。美国、中国、韩国和日本是全球四大 BPA 生产国[8 BPA 产量将以 4.6%的年增长率增长[9]。

幼苗期,根系生长,幼苗,鲜重


第二章 双酚 A 对大豆植株根系生长的影响三级侧根(图 2-2B)。最后,根系鲜、干重在不同剂量 BPA 处理组中随着暴露时间延长显示出明显差异。在暴露 1 d 后,1.5 mg/L BPA 处理组中幼苗根鲜重明显高于对照幼苗和其他处理组幼苗。6.0 mg/L 及更高剂量 BPA 处理暂未与对照幼苗根鲜重显示显著差异在暴露第 4 d 后这些剂量下暴露的幼苗根鲜重明显低于对照幼苗,且在第 7 d 后达到更大差距。根系干重总体上显示与根鲜重类似的变化规律。对于以上现象,推测认为低剂量 1.5 mg/L BPA 促进根生物量的积累可能部分归因于新的侧根和不定根发育,以及 BPA暴露刺激根系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同理,高于 6.0 mg/L BPA 暴露会抑制根系发育和伸长生长,最终导致根生物量积累减少。综上,可以发现 BPA 暴露对幼苗期大豆根系生长显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效应,根系不同生长指标对 BPA 暴露的响应也存在剂量差异和时间差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雷;;大豆病虫害的防治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13期

2 肖敏玲;;大豆根潜蝇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8期

3 程云波;大豆根潜蝇的发生与防治[J];吉林农业;2002年05期

4 程云波;大豆根潜蝇的发生与防治[J];吉林农业;2000年05期

5 程云波,魏国君;大豆根潜蝇的发生与防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999年05期

6 陈申宽,闫任沛;大豆根潜蝇的防治[J];植物医生;1996年02期

7 顾成玉;大豆根潜蝇发生危害与防治[J];大豆通报;1994年02期

8 江锡兰,张松鹏,王玉发;大豆根潜蝇的发生与防治[J];新农业;1995年08期

9 江锡兰;张松鹏;王玉发;;大豆根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995年07期

10 刘雅娴;;美国大豆生产最新动向[J];现代化农业;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桂荣;金九范;;大豆根潜蝇的寄生菌——一种拟青霉菌的应用试验[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一卷)[C];1986年

2 王立德;廖红;严小龙;;磷调节的大豆根毛性状的遗传变异[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马伯军;傅昭娟;龚春风;潘建伟;朱睦元;;大豆根边缘细胞发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赵静;严小龙;廖红;;不同供磷方式下大豆根形态构型特性及基因型差异[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玲爽;金杨媚;张超;李沫;梅宏瑶;武小霞;;过表达GmBIN2提高拟南芥和大豆根毛对盐、旱的耐受力[A];第十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6 张俊立;曹克强;杨玉文;彭德良;;河北省大豆根围植物寄生线虫种类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毕玉蓉;赵明光;;盐胁迫对大豆根呼吸代谢的影响[A];2004中国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孙漫红;刘杏忠;;淡紫拟青霉发酵滤液对大豆胞囊线虫趋化性的影响[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李荣峰;蔡妙珍;刘鹏;徐根娣;梁和;;大豆根边缘细胞对铝毒的响应及机理研究[A];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邓静 本报通讯员 王兴 李月;四位一体,大豆种出高效益[N];德州日报;2018年

2 北大荒垦丰种业科研育种中心 胡国华;2017年垦区大豆春播技术指导意见[N];北大荒日报;2017年

3 赵县农牧局 高西敏;这是大豆根潜蝇为害[N];河北科技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文殊;简单芽孢杆菌Sneb545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的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2 崔晓霞;大豆miR1510和GmWRKY40在抗疫霉根腐病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3 刘伟灿;干旱胁迫下大豆miR396基因家族表达分析及功能鉴定[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4 高明;土壤环境地球化学条件与大豆产量/质量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5 兰英;大豆LEA基因的克隆及其抗旱、耐盐功能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宏宇;不同品种和不同茬口大豆根面及根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刘莹;大豆根区逆境耐性的鉴定和相关根系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蒋慕东;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苏国兴;多胺分解代谢在大豆生长发育和耐盐生理中的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崔世友;与产量有关的大豆株型、光合生理及耐低磷性状的基因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长运;双酚A对大豆植株根系生长及线粒体功能与结构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9年

2 曾丹丹;拟轮枝镰孢、黄色镰孢、雪松疫霉、栗黑水疫霉及大豆种传病原菌的LAMP检测[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3 张刘萍;镰刀菌致病性及与大豆PI437654抗木贼镰刀菌关联的SNPs和InDels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4 于若男;利用tasi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验证抗病毒基因GmNH23的功能[D];内蒙古大学;2019年

5 李志远;大豆多因素养分密度效应试验及优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6 焦梦瑶;大豆PI 437654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和4号生理小种侵染的应答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7 郭龙;土壤镉污染对大豆抗氧化系统活性及抗逆基因表达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8年

8 何则铭;大豆查尔酮异构酶GmCHI4A和GmCHI4B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D];吉林大学;2018年

9 张林;新抗虫基因Cry1AB13-2的克隆及其在大豆中的遗传转化和功能鉴定[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10 李晓冰;生长素、乙烯利对大豆生根及茎伸长的调控作用[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16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716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0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