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型可塑性及叶绿体基因组分析的黄顶菊入侵机制

发布时间:2020-07-05 19:14
【摘要】: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L.)Kuntze],隶属于菊科Compositae黄顶菊属,是C_4双子叶植物,2001年入侵我国,成为恶性外来杂草。虽然入侵时间短,但扩散迅速,对入侵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叶绿体基因组和表型可塑性研究作为近年来植物研究的热点,尤其在探讨入侵植物的基因组学和入侵机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通过研究黄顶菊对不同程度的盐处理和遮阴处理下表型可塑性的响应,观察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与生理特性等方面的变化;同时比较入侵地、原产地植物黄顶菊(C_4)和非入侵植物线叶黄顶菊(Flaveria linearis)(C_3-C_4)等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等性状的变化,从表型(形态和生理)以及比较基因组学等2个层面上探讨黄顶菊入侵和适应异质环境的机制,从而为黄顶菊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黄顶菊属的入侵植物黄顶菊的原产地(南美洲玻利维亚)和入侵地(河南郑州)类群以及非入侵植物线叶黄顶菊(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类群的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结果发现,入侵地黄顶菊叶绿体基因组长度最小,线叶黄顶菊叶绿体基因组长度最大。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表明,与传统上将黄顶菊属划分为向日葵族不同的是,黄顶菊属作为一个单独的分支,和向日葵族、泽兰族构成姊妹群,且它们共同构成向日葵联盟,支持将其作为一个独立族的划分。(2)原产地和入侵地黄顶菊叶绿体基因组的相似度大于99.99%,大部分差异分布在基因间区,仅发现了2个差异的SSRs位点和1个差异的正向重复序列位点,在叶绿体基因组上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异分化,表明黄顶菊具有强大的适应性。通过对黄顶菊(C_4)和线叶黄顶菊(C_3-C_4)的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发现二者整体相似度为99.20%,其中微卫星位点(SSRs)和重复序列均有明显差异。2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存在50个差异基因,其中密码子存在差异的基因有28个,主要包括8个转录和翻译相关基因以及12个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这12个基因可能与黄顶菊的C_4光合途径有关。这些差异基因可能与作为C_4植物的黄顶菊能够快速入侵有关,为甄别黄顶菊叶绿体基因组上与入侵性相关的基因提供了重要的序列信息,为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其入侵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3)探讨了黄顶菊对不同程度NaCl处理在表型(包括生理生化和光合特性等)上的响应,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0.1 mol/L)处理时,大多数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显著;中度浓度NaCl(0.2-0.3mol/L)处理显著地抑制了黄顶菊的正常生长;高浓度NaCl(0.4-0.5mol/L)处理时破坏了黄顶菊植株内的稳态平衡,严重抑制了黄顶菊的生长。通过公式计算,黄顶菊的的耐盐阈值为317.03mmol/L,高出金盏菊100mmol/L的耐盐阈值,致死浓度为400-500 mmol/L,黄顶菊的各项指标的表型可塑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17-0.89,其中表型指数较高的为形态、生物量、酶活和气体交换参数指标,说明黄顶菊主要通过调节自身生长、酶活和光合作用来适应盐处理。综上,黄顶菊具有相当强的耐盐能力。(4)在遮阴处理下,50%遮阴对黄顶菊各项指标的影响不显著;75%遮阴显著抑制了其生长,但黄顶菊幼苗在实验后期可能适应了此程度的遮阴;90%遮阴虽然严重抑制了黄顶菊的生长,但其依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黄顶菊没有出现“午休”现象,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黄顶菊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也随之降低,但表观量子效率(AQE)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遮阴处理对黄顶菊的各项指标的表型可塑性指标的变化范围为0.27-0.98,其中形态学、生物量、光合色素、酶活和光合指标均大于0.58。表明黄顶菊主要通过调节自身的生长、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特征的变化来适应不同遮阴处理。结果表明,黄顶菊具有非常强的耐阴性。(5)通过对黄顶菊在不同盐处理和遮阴处理的响应研究发现,黄顶菊具有很高的表型可塑性,其可以通过改变植株大小、生物量分配、改变叶绿素含量并影响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增强自身酶活等生理生化变化来抵抗逆境,从而适应环境。灵活的资源分配策略使其在逆境和胁迫环境下也能维持必要的生长,具有强大的耐受性,扩宽了黄顶菊的生态幅;从而增强了黄顶菊的竞争能力和入侵能力,具有很强的“内禀优势”,这可能是黄顶菊能够快速适应异质生境和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同时通过比较入侵植物黄顶菊(C_4)和非入侵植物线叶黄顶菊(C_3-C_4)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发现它们的差异基因多数与光合作用相关,推测黄顶菊能够快速入侵与其作为C_4植物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51
【图文】:

植物入侵,假说,理论假说


征或内在优势,如“内禀优势假说”(inherent superiority hypothesis)[46];(2)入侵种与土著种间相互作用:如“增强竞争力进化假说”(evolution of increasedcompetitive ability hypothesis,EICA)等[47];(3)新栖息地环境的可侵入性,如“多样性阻抗假说”(biotic resistance hypothesis)[48]、“空生态位假说”(emptyniche hypothesis)[49]等。这些理论假说分别能解释部分入侵案例,但大多数入侵过程可能需要多种理论假说共同解释,详见图 1.1[50]。本研究主要从黄顶菊自身的生物特征出发,进而对黄顶菊进行研究。

电泳图,电泳图,PCR扩增


图 2.1 C1、C2 和 C3 接口 PCR 扩增电泳图L2000;1-8:C1 扩增图;9-16:C2 扩增图;17-2re 2.1 The electrophoresis map of C1,C2 and C3 int图 2.2 C4 接口 PCR 扩增电泳图M:maker DL2000;1-8:C4 扩增图Figure 2.1 The electrophoresis map of C4 interface

电泳图,电泳图,PCR扩增,叶绿体基因组


图 2.2 C4 接口 PCR 扩增电泳图M:maker DL2000;1-8:C4 扩增图Figure 2.1 The electrophoresis map of C4 interface绿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黄顶菊 B 和黄顶菊 C 叶绿体基因组全长分251bp,包含长单拷贝区(LSC),短单拷贝区(中线叶黄顶菊,黄顶菊 B 和黄顶菊 C 的p和 83,817bp;SSC长度分别为 18,382bp、18,菊 C 的 IR 区长度均为 25,035bp,线叶黄顶 C 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已提交 NCBI,登,黄顶菊 C 和黄定菊 B 叶绿体基因组整体相有一个碱基的错配,缺少的 21 个碱基分别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月龙;杨康;孔令杰;柳旭;闫静;张风娟;;不同植物(组合)对入侵杂草黄顶菊功能性状的影响[J];生物安全学报;2019年02期

2 郑志鑫;王瑞;张风娟;万方浩;;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在我国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时空动态[J];生物安全学报;2018年04期

3 武文超;徐晶;王英超;张耀方;卢顺娇;陈慧慧;周倩;;入侵植物黄顶菊的研究进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01期

4 于海红;;生态杀手——黄顶菊[J];中学生物学;2007年12期

5 黄晓静;韩娟;;黄顶菊的发生与防控[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20期

6 刘琦;;外来入侵野生植物黄顶菊特性及防治措施[J];河北农业;2016年09期

7 严加林;苏正川;谭万忠;付卫东;张国良;;外来杂草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对4种重要作物的化感抑制效应测定[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8 张鸿燕;;外来有害物种之黄顶菊[J];农村百事通;2011年21期

9 贾艳辉;;黄顶菊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09年06期

10 焦文艳;;黄顶菊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瑞海;张国良;付卫东;;河北农田景观生态区黄顶菊种子库调查及替代修复技术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张婷;张国良;付卫东;;菊芋和黄顶菊发育初期竞争机制的初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许贤;王贵启;樊翠芹;李秉华;崔海燕;王建平;;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的光合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丁华锋;;黄顶菊的发生危害与治理对策[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斌;霍静倩;张哲;张金林;董金皋;;黄顶菊中除草活性物质α-三联噻吩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6 晏静;付卫东;张国良;;黄顶菊凋落物对不同生境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7 张米茹;李香菊;;黄顶菊对6种草坪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魏芸;付卫东;袁其朋;张国良;梁浩;古燕翔;谢倩倩;田爱林;张凯;高亚利;;四种制备色谱分离新技术的研究及在黄顶菊等植物样品分离中的应用[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C];2015年

9 王燕峰;;黄顶菊的发生危害及防除措施[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下)[C];2007年

10 张风娟;徐兴友;郭艾英;朱霞;万方浩;;黄顶菊残留物对棉花幼苗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灵寿县焱森农资服务站 刘国生 刘海磊;农田又现黄顶菊 危害严重快除治[N];河北农民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邓静 本报通讯员 赵永成 李增福;全民动员围剿“霸王草”[N];德州日报;2012年

3 本报通讯员 谢剑锋;河北控制黄顶菊找到好办法[N];中国环境报;2010年

4 记者 范光年;我省对黄顶菊的发生与防治开始立项研究[N];河北科技报;2008年

5 赵红梅;我省黄顶菊防治形势依然严峻[N];河北日报;2008年

6 陈凤来邋马路 邵慧珠;衡水10个县(市)区再现黄顶菊[N];河北日报;2008年

7 记者 陈忠权;本市除治黄顶菊3800亩[N];天津日报;2008年

8 记者 苏兰生;我市紧急部署除治黄顶菊工作[N];保定日报;2007年

9 记者 刘巍;我省将集中整治黄顶菊[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马德明;我省黄顶菊防控工作正式展开[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瑞海;黄顶菊次生代谢产物紫云英苷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2 NUSRAT SHAHEEN;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黄顶菊及芒果花中活性成分及活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3 闫海霞;黄顶菊对逆境适应性生理学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4 谢倩倩;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中活性成分的分离分析、结构鉴定及活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5 柴民伟;外来种互花米草和黄顶菊对重金属和盐碱胁迫的生态响应[D];南开大学;2013年

6 李会娜;三种入侵菊科植物(紫茎泽兰、豚草、黄顶菊)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7 李建恒;不同因素对丹参等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登旭;基于表型可塑性及叶绿体基因组分析的黄顶菊入侵机制[D];郑州大学;2019年

2 全志星;入侵植物黄顶菊DNA表观遗传多样性变化特征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3 张慧;低CO_2下不同光合类型黄顶菊的转录组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4 石青;耐寒短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在黄顶菊入侵过程中的作用[D];河北大学;2018年

5 罗雪晶;不同入侵时间外来菊科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6 郑志鑫;入侵植物黄顶菊在我国的时空扩散动态与适生区预测[D];河北大学;2018年

7 任天祺;三种不同光合类型的黄顶菊的根际微生物的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8 李科利;种间竞争对入侵植物黄顶菊氮素利用策略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9 白艺珍;外来入侵物种(红火蚁、黄顶菊)适生性风险评估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王秀彦;干旱胁迫下黄顶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43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743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1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