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葡萄0943 VdWRKY70转录因子抗病功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07 03:04
【摘要】:白腐菌是葡萄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因此有关葡萄抗白腐病的研究成为葡萄抗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作为世界葡萄属植物起源中心之一,我国拥有很多宝贵的葡萄野生资源,其中一些品种对白腐菌具有抗性,尤其是刺葡萄0943对白腐菌具有很强的抗性。本课题前期研究发现,中国野生种刺葡萄0943对白腐病抗性很强,且发现Vd WRKY49和Vd WRKY53转录因子在刺葡萄抗白腐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刺葡萄0943抗病品种中与抗性有关的基因,该试验以美人指为对照研究VdWRKY70转录因子的抗病功能。本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如下: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刺葡萄0943和美人指接白腐菌表型观察和接菌后不同时期台盼蓝染色观察,发现刺葡萄0943抗白腐能力较强。通过分析刺葡萄0943和美人指中SA、JA含量变化与WRKY70相关抗病基因NPR1、PR1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发现VdNPR1和VdPR1的变化趋势与S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因此推测Vd WRKY70主要通过SA途径调控刺葡萄0943抗白腐病功能。2、通过拟南芥原生质体定位和核定位分析发现,VdWRKY70具有核定位信号,定位到拟南芥细胞核中。3、通过转VdWRKY70拟南芥苗的培养,用野生型拟南芥作对照,同时接白腐菌、白粉菌和Pst DC3000,通过接菌一定时间后表型观察、台盼蓝染色、数量性状统计一系列手段,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抗病能力均比野生型拟南芥强。将拟南芥接菌后SA含量的变化与Vd WRKY70、At NPR1、AtPR1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分析,进一步研究Vd WRKY70在SA途径中的抗病性。结果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接不同类型菌后AtNPR1、AtPR1相对表达量与SA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通过聚类分析,发现VdWRKY70蛋白序列与FcWRKY70,CaWRKY70,AtWRKY70,AtWRKY54以及ClWRKY70聚在一起,表明它们在功能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5、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取刺葡萄0943和美人指的启动子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VdPR1和VvPR1启动子序列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Vd PR1比Vv PR1多26bp,且有SA途径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因此推测VdWRKY70转录因子在SA途径中可能与VdPR1启动子相结合发挥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436.631
【图文】:

刺葡萄,白腐菌,指接,表型


第 3 章 结果与分析第 3 章 结果与分析3.1 葡萄接白腐菌后表型观察将‘刺葡萄 0943’和美人指用针刺法分别接种白腐菌,并用清水作为对照。从图 3-1 可以看出,用针刺法在美人指和‘刺葡萄 0943’伤口处分别用清水处理作为对照(CK),发现美人指和‘刺葡萄 0943’的对照并无出现症状。但在接菌 5d 后,美人指接菌处出现明显的病斑,‘刺葡萄 0943’几乎没有病斑的出现,说明‘刺葡萄 0943’的抗白腐病能力要强于美人指。VIM CK VIM 5dpi VAC CK VAC 5dpi

刺葡萄,指接,白腐菌,后台


图 3-1‘刺葡萄 0943’和美人指接白腐菌表型观察Fig. 3-1 Phenotypic observation of C. diplodilla in VAC and VIM3.2 葡萄接白腐菌台盼蓝染色观察为进一步研究‘刺葡萄 0943’的抗白腐病的能力和抗病机制,将‘刺葡萄 0943’和美人指接白腐菌后各时期的新鲜叶片进行台盼蓝染色,观察各时期葡萄叶片细胞被杀死的情况。研究发现在接菌后 0-24 h,‘刺葡萄 0943’叶片接菌处染色情况比美人指较为严重,之后染色面积扩大范围较小,但美人指在接菌 24 h 后,染色面积明显增大。说明在接菌 24 h 后‘刺葡萄 0943’细胞死亡较少,而美人指细胞死亡数量明显要比刺葡萄多。说明‘刺葡萄 0943’的抗白腐病能力比美人指强。0h 24h 48h 72h 96h

拟南芥,原生质体,荧光,次生物


图 3-4 VdWRKY70 及相关抗病基因表达量时荧光定量分析 WRKY70 及 NPR1,PR1 的表达量。试验进行 3 次重复,SD次生物学重复的标准偏差,小写字母为 p<0.05 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Fig. 3-4 Expression of VdWRKY70 and related disease resistance genes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WRKY70, NPR1 and PR1 were analyzed using qRT-PCR. he mean±SD from three independent experiment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are indicated by lower-case letters (P < 0.05; Student’s t-test).RKY70 的亚细胞定位WRKY70 转入拟南芥原生质体,分别从目标蛋白荧光通道、Marke绿体荧光通道、明场、叠加图几种途径观察 VdWRKY70 在拟南芥。红色标识的箭头即为 VdWRKY70 定位的位置,从原生质体定位dWRKY70 主要定位在拟南芥的细胞核中。说明 VdWRKY70 主要0h 12h 24h 48h 72h接菌时间(hpi)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昌毅;;“刺明珠”刺葡萄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24期

2 林尧忠;包日在;齐陈红;;刺葡萄营养学特性及种植要点[J];中国果菜;2018年01期

3 黄安妮;徐昌智;徐昌毅;林珍珠;廖苑腾;;德化刺葡萄的病虫害绿色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10期

4 李若兰;熊闻;鞠延轮;欧阳亚南;谢椰婷;房玉林;;野生刺葡萄叶片度量性状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5 陈宝玉;;福安刺葡萄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7年06期

6 陈婷;周平;刘鑫铭;蔡盛华;雷煈;;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福安刺葡萄基因组初步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7年02期

7 兰秀英;林庆兴;王道平;施金泉;;几种药剂对刺葡萄硬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J];闽东农业科技;2015年01期

8 李贱贵;;壮大刺葡萄产业 助力脱贫致富[J];老区建设;2016年09期

9 蔡小红;李连星;王癸酉;康书萍;;野生刺葡萄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与防御技术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6年12期

10 陈世平;;福建·福安穆云刺葡萄采摘游红红火火[J];中国果业信息;201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罗彬彬;石雪晖;杨国顺;倪建军;陈冲;;刺葡萄酒物理降酸技术的初探[A];园艺学文集5[C];2010年

2 石雪晖;陈祖玉;刘昆玉;吴艳纯;钟晓红;杨国顺;;野生刺葡萄果实品质及愈伤组织诱导初报[A];全国首届野生果树资源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刘东波;谢红旗;;刺葡萄功能成分研究与开发[A];2009人民大会堂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高峰论坛暨首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立平;林伯年;黎军英;沈德绪;;葡萄花粉大小萌发器特征及其演化趋势的推测[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5 谢林;石雪晖;;中国野生葡萄抗病研究进展[A];园艺学文集——湖南省园艺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文军 李艳;藤上结满幸福果[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刘辉霞;我省开发出两种刺葡萄酒[N];湖南科技报;2008年

3 田瑞彪 毛卫华;莫忘刺葡萄和冬季培管[N];湖南科技报;2004年

4 记者 俞慧友 通讯员 杨捷灵 汤惠芳;湖南怀化:刺葡萄变身圆润“抢手果”[N];科技日报;2014年

5 芷江农业局 田瑞彪 毛卫华 芷江水丰刺葡萄基地 孙武积;刺葡萄速生丰产栽培新技术(上)[N];湖南科技报;2004年

6 芷江农业局 田瑞彪 毛卫华 芷江水丰刺葡萄基地 孙武积;刺葡萄速生丰产栽培新技术(下)[N];湖南科技报;2004年

7 华龙 发平 记者 刘珊伊;深山种出“摇钱树”[N];赣南日报;2015年

8 田瑞彪 彭元梅;刺葡萄喷施蜂蜜能增甜[N];湖南科技报;2004年

9 记者 张振中;中方县以节会为载体开启刺葡萄产业新格局[N];农民日报;2014年

10 特约记者 刘家喜 记者 温居林;喜看山窝变金窝[N];赣南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敏;刺葡萄矿质营养变化规律与钾对果实糖分积累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2 吕长平;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x)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融合技术体系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3 王仁才;刺葡萄天然功效成分的提取、药理评价及果汁加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4 邓洁红;刺葡萄皮色素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5 王美军;刺葡萄遗传多样性鉴定及栽培性状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云飞;刺葡萄0943 VdWRKY70转录因子抗病功能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8年

2 谢聃;刺葡萄皮、渣中三种有效成分联产工艺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陈超奇;优选长孢洛德酵母应用于刺葡萄酒增香酿造的效果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罗彬彬;湖南刺葡萄酒降酸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李先奇;刺葡萄酒生产中高级醇的调控及其脱除技术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高原;刺葡萄—钙果功能型复合运动饮料对小鼠抗疲劳性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7 田小燕;刺葡萄花色苷有机酸及黄酮辅色效果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8 郭蓉;低高级醇刺葡萄酒酵母菌的筛选及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9 杨星星;刺葡萄中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的代谢积累与分离鉴定[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10 廖文雪;刺葡萄的组织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83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783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e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