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巴彦县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学位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435.132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黑龙江省亚洲玉米螟发生情况
1.2.1 亚洲玉米螟的危害特点
1.2.2 影响亚洲玉米螟种群的增长因素
1.2.3 2014 -2015 年黑龙江省亚洲玉米螟的发生概况
1.3 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监测的意义和方法
1.3.1 亚洲玉米螟监测的意义
1.3.2 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的监测对象
1.3.3 亚洲玉米螟监测方法
1.4 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控发展现状
1.4.1 农业防治发展现状
1.4.2 生物防治发展现状
1.4.3 物理和化学防治发展现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黑龙江巴彦县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监测
2.1.1 亚洲玉米螟冬后虫量及存活率调查
2.1.2 亚洲玉米螟成虫动态监测
2.1.3 亚洲玉米螟田间卵量
2.1.4 亚洲玉米螟一代幼虫为害情况调查
2.1.5 越冬前幼虫虫量及存活率调查表
2.2 巴彦县亚洲玉米螟生物防治研究
2.2.1 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作用
2.2.2 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作用
2.3 巴彦县亚洲玉米螟化学控制技术研究
2.3.1 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作用
2.3.2 玉米联合防治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龙江巴彦县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监测
3.1.1 亚洲玉米螟冬后虫量及存活率调查结果
3.1.2 亚洲玉米螟成虫动态监测结果
3.1.3 亚洲玉米螟田间卵量调查结果
3.1.4 亚洲玉米螟为害情况调查结果
3.1.5 越冬前幼虫虫量及存活率调查
3.1.6 小结
3.2 巴彦县亚洲玉米螟生物防治研究
3.2.1 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的生物防治作用
3.2.2 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生物防治作用
3.2.3 小结
3.3 巴彦县亚洲玉米螟化学控制技术研究
3.3.1 不同药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作用
3.3.2 玉米联合防治试验
3.3.3 小结
4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淑香;鲁新;李丽娟;张国红;丁岩;刘宏伟;;不同化性亚洲玉米螟单倍型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12年04期
2 张玉江,丁永楼;亚洲玉米螟为害水稻初步观察[J];中国稻米;1995年03期
3 慕立义;王开运;;亚洲玉米螟对六六六抗药性及取代药剂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87年03期
4 卿九龄,陈昌兰,王克钰,黄仁军;万县地区亚洲玉米螟的鉴定[J];四川农业学报;1988年02期
5 汪羞德;;亚洲玉米螟对甜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1988年03期
6 慕立义;王开运;;杀虫剂室内选育亚洲玉米螟抗药性及交互抗性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88年03期
7 忻亦芬;刘志娴;马绍元;徐文贵;;飞机喷洒Bt及Bt混剂防治亚洲玉米螟试验[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8 翟保平;陈瑞鹿;;亚洲玉米螟飞翔能力的初步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1989年01期
9 刘伟;张宇瑶;魏洪义;;汞和砷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华中昆虫研究;2019年00期
10 孟昭金;高静;陈平;王庆军;高姝;;亚洲玉米螟预测预报方法及综合防治[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秀平;氧化石墨烯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对杀虫剂增效性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涂小云;亚洲玉米螟滞育和生物学特性地理变异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3 张柱亭;亚洲玉米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4 白树雄;转基因抗虫玉米次生代谢物质的变化及对亚洲玉米螟寄生性天敌腰带长体茧蜂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胡建;腰带长体茧蜂抵御其寄主亚洲玉米螟细胞免疫反应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6 屈明博;亚洲玉米螟几丁质合酶基因表达与生理功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郭井菲;亚洲玉米螟取食玉米产生的诱导抗性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8 黄丽莉;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杂交后代滞育特性与mtDNACOⅠ序列特性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9 王增霞;Cry1Ac蛋白对腰带长体茧蜂的安全性评价及两者对亚洲玉米螟生理机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亚菲;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亚洲玉米螟发生与绿色防控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年
2 汤迪;黑龙江巴彦县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3 赵雅;Serpin2和βGRP3在亚洲玉米螟免疫识别和防卫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4 刘雪微;亚洲玉米螟Bt抗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5 侯月敏;亚洲玉米螟哈尔滨种群发生规律与滞育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6 张宇瑶;汞、砷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及生殖行为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
7 马丹聃;黑龙江亚洲玉米螟种群分布及GSTs家族基因功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年
8 阿依克孜;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世代验证[D];塔里木大学;2018年
9 付军;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产卵选择行为的调控机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10 张文璐;基于碳稳定同位素技术的亚洲玉米螟寄主来源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845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845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