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y-miR482e-3p负调控番茄抗枯萎病的机理

发布时间:2020-11-05 09:31
   番茄枯萎病是由镰刀属真菌番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Fol)侵染引起,导致植物维管束组织枯萎、植株枯黄、球茎和根腐烂,造成植株生长衰弱直至萎蔫枯死的一种世界性真菌土传病害。植物small RNA(sRNA)是一类长度大约为20-30碱基的具有调节基因表达功能的非编码RNA,通过在转录水平或转录后水平调控其靶基因表达,参与了植物对环境胁迫应答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在病原菌侵染条件下,许多相关的植物内源sRNA的表达水平会受到影响,但Fol与番茄互作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Fol侵染番茄抗病品系Motelle后,一些番茄内源sRNA的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其中Sly-miR482e-3p的表达被抑制,其靶基因在Fol侵染后转录水平都相应上升。在此基础上,本研究(1)检测了不同抗性品系番茄在Fol侵染条件下Sly-miR482e-3p的表达,发现Sly-miR482e-3p在病原菌侵染早期应答;(2)不同组织表达结果表明Sly-miR482e-3p主要在番茄植株茎和叶中表达,;(3)利用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在感病品种Moneymaker(MM)中敲除Sly-miR482e-3p,获得转基因纯合植株Line2,Line5和Line6,测序结果表明这些转基因植株分别在靶点1位置缺失2、9、6个碱基;(4)qRT-PCR结果表明Sly-miR482e-3p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且Sly-miR482e-3p的两个NBS-LRR 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上升;(5)sly-miR482家族其他成员包括sly-miR482a、sly-miR482b、sly-miR482c、sly-miR482d-3p、sly-miR482d-5p 和 sly-miR482e-5p 的表达不受影响;(6)Fcol侵染条件下,抗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感病品种Moneymaker中敲除Sly-miR482e-3p导致感病品系对病原菌Fol抗性增加,表明Sly-miR482e-3p参与了番茄抗枯萎病的过程;(7)为了进一步探讨Sly-miR482e-3p通过何种具体机制参与了番茄抗枯萎病的过程,我们构建了 6个转录组(mRNA-seq)文库,MM_H2O、MM_Fol、Line2_H2O、Line2_Fol、Line5_H2O、Line5_Fol。(8)通过测序分析Fol侵染后不同材料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转录组的差异表达和关键信号通路,结果表明在敲除Sly-miR482e-3p后植物激素乙烯信号转导通路受到调控,且乙烯合成以及信号通路因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9)qRT-PCR结果表明,Sly-miR482e-3p敲除转基因植株中乙烯合成酶基因LeACO1和LeACS3,乙烯信号通路正调控因子基因EIN2和EIL1,乙烯转录应答效应子基因LeERFl、LeERF4、LeERF5和LeERF9表达水平与野生型相比下调;而乙烯通路负调控因子基因LeETR1、LeETR4、LeETR5、LeCTR2和LeCTR3表达水平在Fol侵染后与野生型相比上调;(10)外源喷洒乙烯前体ACC导致抗病品种Motelle对Fol的侵染变得敏感,表明Sly-miR482e-3p可能通过介导乙烯信号传导机制参与了番茄抗枯萎病过程。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Sly-miR482e-3p以负调控的方式介导乙烯信号通路的方式参与了番茄抗枯萎病的过程,揭示了 Sly-miR482e-3p在番茄与尖孢镰刀菌的互作中的分子机理,同时,为利用分子遗传育种培育新的抗枯萎病品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位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436.412.1
【部分图文】:

核酸酶,植物抗病,乙烯,编辑技术


比如锌指核酸酶(ZFNs)?[37][38],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核酸酶(TALENs)[39]以及RNA??指导的CRISPR-Cas核酸酶基因编辑技术_41]。其中,Cas9是由小RNA引导核酸酶与靶??DNA通过碱基配对(图1),设计简单,特异性高,效率高且适合高水平的系统。尤其适用??于对各种细胞类型以及有机体的高通量且相对复杂的基因编辑[42][43】。??

相关操作,核酸,载体,结构示意图


材料与方法??料以及供试菌株??宄采用两个不同的番燕品系:抗病品系Motelle?(Mot)和感病品系Moneymaker植物病原菌为野生型番痴尖孢嫌刀菌(?FHOTr/wmcu〔网圆f.?sp.??FGSC称为fW4287或者_仏34936)。尖孢镰刀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28°C,光荡生长4天待用。??幼苗在25°C,16/8-h亮/暗循环条件下生长两周。从土壤中取出番茄幼苗,用流动??冲洗根,然后在分生孢子浓度为lxlO8/?m丨的凡/溶液中孵育30分钟。用水处苗作为对照。根据需要决定每种处理使用的幼苗数。然后将所有处理过的番茄含有蛭石的盆中,并置于25°C的生长室中24小时(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质粒??究所采用的两种构建CRISPR载体的质粒pHSE401_tomatoU6(?pTX041)和pCBCt〇mat〇U6?(P43)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宄所的李传友课题组提供。??IRB?T-DNA?repeat;?1NQS?promoter]??

侵染,大豆


法5.2检测Sly-miR482e-3p的表达量。??通过qRT-PCR检测了?Fo/侵染后不同时间点的两个番莉品种Moneymaker和Motelle的??Sly-miR482e-3p的表达水平,如图1。该结果显示,Fo/侵染后早期,随着时间增加,Sly-??miR482e-3p在感病品种Moneymaker中表达量上调,但在72?hpi略微下调;而在抗病品种??Motelle中miR482e-3p表达量下调,同时在72hpi轻微上调,但是表达量明显低于同处理下??的Moneymaker中的表达量。??2?5????_?wmm?MM-H2O?MM-Fo/?Mot-H2〇?Mot-Fo/??—2.0?-?^??Oh?12h?36h?72h??图1尸〇/侵染后Sly?-miR482e-3p在Moneymaker和Motelle中的表达量。??三次独立实验的平均值,误差线代表SD。字母表示显着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P??<0.05)〇??2?Sly-miR482e-3p组织特异性表达??MicroRN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同的调控方法,不??同的MicroRNA在植物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也不同。MicroRNA具有细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的特征[135]。研究表明,大豆的miR482在大豆的所有组织中都有表达,但它有组织特??异性,在茎中表达最高,其次是花,最后是叶和根[136]。本研宄中应答尖孢镰刀菌侵染的??miR482家族的Sly-miR482e-3p是否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还没有报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其煐,郭海丹,刘发敏,肖建国;陆地棉不同品种苗期含糖水平与抗枯萎病的相关性[J];中国农业科学;1988年02期

2 张光明,王冰;黄瓜抗枯萎病筛选及有关问题研究初报[J];中国蔬菜;1989年02期

3 李秀章,朱绍琳,李宗岳,华国雄,王庆华;抗枯萎病品种——苏棉1号[J];中国棉花;1989年01期

4 张久绪,李成葆,刘士庄,章云,许吕;兔血凝集反应测定棉花抗枯萎性影响因子研究[J];中国棉花;1989年03期

5 杨万荣;薄天岳;;胡麻品种资源抗枯萎病的筛选与鉴定[J];山西农业科学;1989年06期

6 张莉,李国英,邱林;棉花品种抗枯萎病鉴定[J];新疆农业科学;2000年S1期

7 ;棉花抗枯萎病新品种“86—1号”[J];农业科技通讯;1978年01期

8 刘水东;抗枯萎病新品种——苏棉10号[J];中国农技推广;1997年02期

9 余力;何玉梅;朱朝阳;武刚;覃文彬;;抗枯萎病、优质、丰产长绒棉新品种——新海36号[J];中国棉花;2010年12期

10 ;棉花抗枯萎病育种的几点体会[J];中国棉花;197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红豪;甘蓝抗枯萎病基因的定位和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颖;sly-miR482e-3p负调控番茄抗枯萎病的机理[D];扬州大学;2019年

2 刘星;甘蓝抗枯萎病基因FOC1的功能分析与抗病材料的快速创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3 杜荣光;海岛棉资源材料枯萎病抗性分析及抗枯萎病性相关基因的筛选[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4 徐薪惟;番茄抗枯萎病I-2基因的SNP分子标记及种质资源的筛选[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5 吕学莲;棉花抗枯萎病抗性转化机理的初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6 张海霞;黄瓜抗枯萎病基因连锁分子标记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7 赵宣;西瓜嫁接砧木抗逆性评价及种子引发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苏丽;陆地棉抗枯萎病基因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s定位[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9 郝晓娟;辣椒抗枯萎病机理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3年

10 胡莉莉;香蕉抗枯萎病生理生化基础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1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871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2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