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腐病是蓝莓生产当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不仅影响着蓝莓的品质和产量,还能够使植物整株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随着蓝莓种植不断向新的地区发展,不同的种植环境、品种布局与种苗来源也关系着病害发生的多样性。本实验室2013年-2017年对我国蓝莓产区病害的调查中发现了两种类型的蓝莓根腐病,分别由丽赤壳属真菌与镰孢属真菌引起,两种类型根腐病的症状类似,均是侵染植株根部,导致叶片及枝条干枯,并最终造成整株死亡。为明确引起蓝莓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并为此类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结合传统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系统发育种群研究技术,鉴定了分离自蓝莓根部的病原菌,比较了不同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评价了不同蓝莓品种对根腐病菌的抗感差异,集成与研发了蓝莓根腐病菌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结果如下:1.经采集分离与鉴定共获得4种蓝莓根腐病菌经采集分离纯化,本研究共获得4株蓝莓根腐病代表菌株,鉴定结果显示菌株HNCS02Bb为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HNCS02Da为F.commune,SDRS02Ba为F.oxysporum,菌株YNQJ01Aa为冬青丽赤壳Calonectria ilicicola。对得到的根腐病病原真菌进行形态特征的观察,镰孢菌各供试菌株菌落形态多样,各菌株均可从大型分生孢子的典型特征判断属于镰孢菌属,对代表菌株在PDA上25℃条件下培养7 d时的特征进行描述:HNCS02Bb菌落白色至粉色,背面肉色至桃色;HNCS02Da菌落正面白色至紫色,背面通常产生紫色色素;SDRS02Ba菌落正面白色至紫色,背面产生紫色色素。分离到的丽赤壳属真菌YNQJ01Aa,在PDA上25℃条件下培养7 d时菌落直径达到90 mm,菌落呈白色至黄色,背面白色至淡黄色,根据分生孢子棍棒型、两端钝圆的特征以及大小鉴定该菌为丽赤壳属真菌。系统发育分析与鉴定:经过ITS序列的BLAST结果分析表明,4株代表菌属级别的分类结果与形态学一致。进行进一步的系统发育研究,丽赤壳属的系统发育研究采用EF-1α,β-tubulin及Histone 3三段基因联合,镰孢菌属采用EF-1α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对4株蓝莓根腐病代表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结果显示,3株镰孢菌代表菌株鉴定结果为HNCS02Bb为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属F.incarnatum-equiseti复合种),HNCS02Da为F.commune,SDRS02Ba为F.oxysporum(属尖孢镰孢菌复合种),丽赤壳属菌株YNQJ01Aa为冬青丽赤壳Calonectria ilicicola,其无性态为寄生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同时本实验室还发现了一种由丽赤壳属造成的茎部病害,经鉴定其病原菌为Calonectria canadensis,无性态为Cylindrocladium canadense,该病原菌也用于后续PCR检测试验中的验证。2.4种蓝莓根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研究了不同氮源、碳源、不同培养基、光照与p H对蓝莓根腐病4株代表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F.equiseti菌株HNCS02Bb,F.commune菌株HNCS02Da与F.oxysporum菌株SDRS02Ba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无显著差异,C.ilicicola菌株YNQJ01Aa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HNCS02Da的最适氮源为半胱氨酸,HNCS02Bb的最适氮源为半胱氨酸和Na NO3,SDRS02Ba与YNQJ01Aa的最适氮源为Na NO3。4株供试菌株均在PDA,OA和蓝莓汁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良好。HNCS02Da与SDRS02Ba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C-30°C,YNQJ01Aa与HNCS02Bb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C。3种光照条件对供试菌株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不明显。供试菌株在p H为4-8范围内均能够生长,HNCS02Da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长较其他3株供试菌缓慢,HNCS02Bb适宜p H为6,SDRS02Ba最适p H为5,YNQJ01Aa最适p H为4。3.不同蓝莓品种的对4种根腐病病原菌敏感性存在差异选择6个供试品种进行4株供试菌株接种,比较敏感性差异,并选取4株供试菌均能够侵染的‘奥尼尔’品种进行叶片与枝条的接种,比较供试菌株之间致病力的差异。在不同品种的敏感性差异研究中,接种30 d时,菌株HNCS02Bb对供试品种‘埃利奥特’与‘夏普蓝’未表现出致病性,HNCS02Da对全部供试品种有致病性,但是不同品种发病程度不同,供试菌株SDRS02Ba对‘埃利奥特’品种未表现致病性,YNQJ01Aa对‘夏普蓝’品种未表现致病性。菌株YNQJ01Aa除可以侵染蓝莓的根部外,还可侵染叶片与枝条,且发病迅速,3种镰孢菌中HNCS02Bb与HNCS02Da除可以侵染蓝莓的根部外也可以侵染蓝莓叶片与枝条,但致病力较弱,只有SDRS02Ba不具备侵染叶片的能力,只能侵染根部和枝条,对枝条致病性力弱。4.分别设计了C.ilicicola与F.equiseti的种特异性引物,集成了前人发表的F.oxysporum与F.commune种特异性引物本研究鉴定出的4种病原菌中,F.oxysporum与F.commune在PCR检测方面,前人的研究有很多,因此,可采用已报道的引物进行检测。而C.ilicicola与F.equiseti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针对这两个种进行了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与验证,C.illicola特异性引物Cail4F/R基于β-tubulin基因设计,产物片段长度362 bp,F.equiseti特异性引物Feq EF/R基于EF-1α基因,其产物长度200 bp。经验证,两对引物的特异性较好,只能对目标菌扩增出条带,而对非目标的蓝莓根腐病菌种类、蓝莓其他属的病原菌以及寄主植物蓝莓的总DNA不会扩增出条带。引物灵敏度测试结果显示,Cail4F/R可以检测出25μl体系中100 pg的目标真菌DNA,Feq EF/R可以检测出25μl体系中1 ng的目标真菌DNA。对于F.oxysporum与F.commune的特异性检测,本研究应用了前人设计的引物,最终确定引物C1/C2与FO1/FO2灵敏度与特异性较好。4对引物相结合,可实现对蓝莓根部病原菌的检测,其退火温度相近,可以在同一反应条件下扩增。
【学位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436.639
【部分图文】: Lombard等(2010)基于ACT.,BT,CAL.,HIS3.,ITS,LSU.以及EF-1
11图 1-2 Watanabe 等 (2011) 对 Fusarium 属基于 EF-1α与 RPB2 建立的联合系统发育树Figure 1-2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EF-1α and RPB2 of the genus Fusarium by Watanabe et al.(2011)
图 2-1 镰孢菌根腐病症状及 3 株代表菌株菌落形态腐病原始发病症状;B. 病害标本的纵切图;C. 菌株 HNCS02Bb 在 PDA 上;D. 菌株 HNCS02Da 在 PDA 上 25 °C 条件下培养 7 d 的菌落;E. 菌株 SDRS The symptoms of blueberry root rot caused by Fusarium and characterirepresentitive isolate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鸿艳;;蓝莓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山西农经;2018年11期
2 胡晓林;;蓝莓栽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云南农业;2018年06期
3 王天龙;李晓红;陈长武;;野生蓝莓冰酒发酵工艺及其香气成分的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年13期
4 ;盆栽蓝莓[J];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13期
5 ;黄金浆果——野生蓝莓[J];泰州科技;2010年04期
6 裴嘉博;郗笃隽;张琛;刘辉;黄康康;;杭州市蓝莓栽培技术要点[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6年02期
7 田如英;;蓝莓栽培管理技术[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论坛;2016年04期
8 黄孝邦;;蓝莓种植助脱贫[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8年26期
9 神农岛;;佳沃蓝莓的启示[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8年26期
10 ;蓝莓可促进儿童脑功能[J];养猪;201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玮;蓝莓营养成分及其改善大鼠肝纤维化机制中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7年
2 王海滨;蓝莓植株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建模及仿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3 姜爱丽;蓝莓果实采后生理生化代谢及调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4 董全;蓝莓渗透脱水和流化床干燥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良;蓝莓酒酿酒酵母及其基因工程改良菌发酵动力学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6 鲍玉冬;机械采收蓝莓振动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7 李志鹏;蓝莓采摘机采摘策略及轨迹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韩非;蓝莓机器视觉识别与标定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方海峰;壳聚糖/牛蒡/明胶/甘油复合膜制备及其在蓝莓保鲜中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10 陶晓赟;高压脉冲电场(PEF)对蓝莓汁品质及杀菌机理探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洋;梳齿式蓝莓采摘机械手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8年
2 费诺亚;蓝莓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3 罗晓辉;蓝莓根毛缺失的机理及其适应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4 陈晶晶;蓝莓花青素苷元的制备技术及其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5 曹思明;蓝莓醋最适发酵条件及抗氧化性质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7年
6 李玮轩;~(60)Co-γ辐照处理对不同品种蓝莓货架期及冷藏效果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7 田姮;蓝莓解酒护肝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8 刘佩旋;辽宁省部分地区斑翅果蝇发生情况与繁殖力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9 石凌波;蓝莓类拟盘多毛孢病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10 王君;蓝莓根际促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促生效果[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
288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