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15 17:21
吡唑醚菌酯作为一种广谱、高效、持效期长的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马铃薯生产中普遍使用,由此产生的农药残留问题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土壤、马铃薯植株和块茎基质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对1%吡唑醚菌酯颗粒剂在马铃薯和土壤中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进行了研究,为吡唑醚菌酯在马铃薯上安全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建立了吡唑醚菌酯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经水:乙腈(V:V=1:4)旋涡提取,氯化钠盐析后,硫酸镁(MgSO4)/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HPLC-MS/MS检测。在0.0010.2 mg·L-1范围内,吡唑醚菌酯在土壤基质中线性方程为:y=16397151.1551 x+4957.1129,相关系数r=0.9999,在0.0050.2 mg·kg-1添加水平内,平均回收率为90.37%107.3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略缩语表
1 引言
1.1 马铃薯晚疫病
1.2 化学防治及农药残留
1.3 吡唑醚菌酯
1.3.1 理化性质
1.3.2 作用机理
1.3.3 制剂
1.4 吡唑醚菌酯的残留分析方法
1.4.1 前处理方法
1.4.2 分析检测方法
1.5 吡唑醚菌酯消解动态研究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农药标准品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吡唑醚菌酯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2.2.1 标准溶液的配置
2.2.2 色谱条件
2.2.3 质谱条件
2.2.4 样品前处理
2.2.5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2.3 1%吡唑醚菌酯颗粒剂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
2.3.1 田间试验
2.3.2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2.3.3 气候条件及土壤类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3.1.1 最佳流动相的选择
3.1.2 最佳流速的选择
3.2 质谱条件的优化
3.3 标准曲线
3.4 提取条件的优化
3.4.1 提取溶剂的选择
3.4.2 提取方式的选择
3.4.3 提取时间的选择
3.5 净化条件的优化
3.6 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
3.7 吡唑醚菌酯在土壤和马铃薯植株中的消解动态
3.8 吡唑醚菌酯在土壤和马铃薯块茎中的最终残留量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J]. 陈亚兰,张健. 中国马铃薯. 2017(06)
[2]优化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黄瓜中29种杀菌剂残留[J]. 蒋建功,杨松,林琎,周秀玲,孙丰收,慕卫. 农药学学报. 2017(06)
[3]4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在玉米及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J]. 毛江胜,邵其霞,郭长英,郭栋梁. 农药. 2017(11)
[4]内蒙古马铃薯农药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J]. 张福金,侯德坤,张欣昕,姚一萍,李国银,王文曦,尤美云.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7(05)
[5]香蕉及土壤中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王素茹,葛会林,韩丙军,赵方方. 吉林农业. 2017(18)
[6]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杨梅中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残留[J]. 张亮,朱勇,赵健,付岩,吕燕,吴银良. 浙江农业科学. 2017(09)
[7]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果中6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及其质谱裂解规律[J]. 周瑶,杨惠琴,时逸吟,陈佳娴,朱坚,邓晓军,郭德华. 色谱. 2017(09)
[8]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玉米、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J]. 吴燕,牛艳,陈翔,杨静. 农药. 2017(07)
[9]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柑橘中的吡唑醚菌酯[J]. 田春亚,王丹丹,曾令荣,王德飘,陈亦慧,孟信刚,胡德禹. 辽宁化工. 2017(05)
[10]山东省马铃薯病害调查[J]. 王炳森,王丽,陈惠兰. 中国马铃薯. 2017(02)
博士论文
[1]两个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轮回群体的构建[D]. 姚春光.华中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45%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悬浮剂中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上的残留分析与消解动态研究[D]. 陈亦慧.贵州大学 2017
[2]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黄瓜上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研究[D]. 张静.贵州大学 2016
[3]吡唑醚菌酯在烟叶和土壤中降解行为及影响因子研究[D]. 闫晓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本文编号:2918611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略缩语表
1 引言
1.1 马铃薯晚疫病
1.2 化学防治及农药残留
1.3 吡唑醚菌酯
1.3.1 理化性质
1.3.2 作用机理
1.3.3 制剂
1.4 吡唑醚菌酯的残留分析方法
1.4.1 前处理方法
1.4.2 分析检测方法
1.5 吡唑醚菌酯消解动态研究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农药标准品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吡唑醚菌酯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2.2.1 标准溶液的配置
2.2.2 色谱条件
2.2.3 质谱条件
2.2.4 样品前处理
2.2.5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2.3 1%吡唑醚菌酯颗粒剂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
2.3.1 田间试验
2.3.2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2.3.3 气候条件及土壤类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3.1.1 最佳流动相的选择
3.1.2 最佳流速的选择
3.2 质谱条件的优化
3.3 标准曲线
3.4 提取条件的优化
3.4.1 提取溶剂的选择
3.4.2 提取方式的选择
3.4.3 提取时间的选择
3.5 净化条件的优化
3.6 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
3.7 吡唑醚菌酯在土壤和马铃薯植株中的消解动态
3.8 吡唑醚菌酯在土壤和马铃薯块茎中的最终残留量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J]. 陈亚兰,张健. 中国马铃薯. 2017(06)
[2]优化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黄瓜中29种杀菌剂残留[J]. 蒋建功,杨松,林琎,周秀玲,孙丰收,慕卫. 农药学学报. 2017(06)
[3]4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在玉米及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J]. 毛江胜,邵其霞,郭长英,郭栋梁. 农药. 2017(11)
[4]内蒙古马铃薯农药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J]. 张福金,侯德坤,张欣昕,姚一萍,李国银,王文曦,尤美云.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7(05)
[5]香蕉及土壤中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王素茹,葛会林,韩丙军,赵方方. 吉林农业. 2017(18)
[6]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杨梅中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残留[J]. 张亮,朱勇,赵健,付岩,吕燕,吴银良. 浙江农业科学. 2017(09)
[7]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果中6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及其质谱裂解规律[J]. 周瑶,杨惠琴,时逸吟,陈佳娴,朱坚,邓晓军,郭德华. 色谱. 2017(09)
[8]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玉米、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J]. 吴燕,牛艳,陈翔,杨静. 农药. 2017(07)
[9]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柑橘中的吡唑醚菌酯[J]. 田春亚,王丹丹,曾令荣,王德飘,陈亦慧,孟信刚,胡德禹. 辽宁化工. 2017(05)
[10]山东省马铃薯病害调查[J]. 王炳森,王丽,陈惠兰. 中国马铃薯. 2017(02)
博士论文
[1]两个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轮回群体的构建[D]. 姚春光.华中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45%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悬浮剂中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上的残留分析与消解动态研究[D]. 陈亦慧.贵州大学 2017
[2]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黄瓜上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研究[D]. 张静.贵州大学 2016
[3]吡唑醚菌酯在烟叶和土壤中降解行为及影响因子研究[D]. 闫晓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本文编号:2918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918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