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皂苷和苷元对人参根部病菌的趋化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2 22:26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五加科草本植物。连作障碍在栽培人参的历史上一直是限制人参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连作障碍的原因错综复杂。所以,本文从人参类皂苷对人参根部病菌的趋化作用着手,为解决人参的连作障碍及人参的种植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探究人参根腐菌、人参锈腐菌对人参二醇型苷元、原人参二醇型苷元、Re和Rd的化学趋向性响应。人参二醇型苷元、原人参二醇型苷元对人参锈腐菌和人参根腐菌的最佳趋化条件均为,浓度5 mg/L、趋化pH为7、趋化温度为25℃、趋化时间为4天。Re对人参锈腐菌的最佳趋化条件为浓度50 mg/L、趋化pH为6、趋化温度为25℃、趋化时间为4天。Re对人参根腐菌的最佳趋化条件为浓度0.5 mg/L、趋化pH为7、趋化温度为25℃、趋化时间为4天。Rd对人参根腐菌和人参锈腐菌的最佳趋化条件为浓度5 mg/L、趋化pH为8、趋化温度为25℃、趋化时间为4天。在最佳趋化浓度、趋化温度和趋化pH下,人参二醇型苷元、原人参二醇型苷元、Re和Rd对人参锈腐菌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80.33%、81.67%、76.67%、70.33%;最佳CMI...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参皂苷和苷元对人参根部病菌的趋化作用研究


人参病原菌化学趋化性试验操作图

人参皂苷,苷元,去甲,无菌水


7 最优趋化浓度下 2 种人参病原菌孢子萌发率(SGR)的测定按上述所筛选的最优浓度的趋化液,挥去甲醇,补充定量的无菌水,在最优趋化最佳 pH 下,采用孢子悬滴萌发法[57]测定孢子萌发率(SGR)。SGR=N/100×100 %N 为 100 个孢子中的孢子萌发数8 最佳趋化浓度下 2 种病原菌菌丝生长量的影响按上述所筛选的最优浓度的趋化液,挥去甲醇,补充定量的无菌水,调至最佳优趋化温度下,采用菌丝干重法[58]测定培养 7 d 后人参锈腐菌和人参根腐菌受响下的菌丝生长量。9 数据分析数据采用 Excel(2010 版)软件进行处理,利用 SPSS 13.0 中的单因素方差分ne-WayANOVA,LSD 检验)对统计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检验。 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和苷元对人参病原菌化学趋向性的影响

苷元,人参皂苷,趋化性,原人参二醇


图 1.3 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和苷元对人参根腐菌趋化性的影响ig.1.3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insenosides and aglycones on chemotaxis of Fusarium solani如图 1.2 所示,人参二醇型苷元、原人参二醇型苷元、Re 和 Rd 对人参锈腐菌的趋化用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除 Re 在 50 mg/L 浓度时,其余三种趋化液在 5 mg/L 的浓度时,人参锈腐菌表现出最大的化学趋向性,CMI 分别为 1.0590、1.1433、167 和 1.0400;四种趋化液在浓度为 500 mg/L 时对人参锈腐菌均表现出负趋化作用, Rd 负趋化作用最强,CMI 为 0.8994,与其它三者的趋化性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最佳趋化浓度下,人参锈腐菌对人参皂苷元所表现出来的趋化性强于人参锈腐菌对人参体皂苷(Re,Rd)所表现出来的趋化性。由图 1.3 可知,人参二醇型苷元、原人参二醇型苷元、Re 和 Rd 对人参根腐菌的趋化用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除 Re 在 0.5 mg/L 浓度下达到对根腐菌最大趋化作用以外,其余三种趋化液均在 5 mg/L 的浓度下对人参根腐菌达到最大的趋化作,人参二醇型苷元、原人参二醇型苷元、Re 和 Rd 在最佳趋化浓度下,CMI 分别为 1.1000、600、1.0290、1.0670;人参根腐菌对人参二醇型苷元表现出最大的化学趋向性,与人根腐菌对 Re 在最大趋化浓度所表现出的趋化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 500 mg/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分类和作用[J]. 罗晓蔓,周书宇,杨雪.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4)
[2]蒙古黄芪根系分泌物的化感自毒效应研究[J]. 赵旭,王文丽,李娟.  土壤与作物. 2019(01)
[3]透射电镜制样过程中漂洗时间对神经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J]. 王萌,李婷,董红燕.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18(04)
[4]三七(Panax notoginseng)根残体化感自毒效应研究[J]. 张金燕,寸竹,龙光强,张广辉,孟珍贵,李龙根,杨生超,陈军文.  植物科学学报. 2018(03)
[5]人参化感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 陈长宝,张瑞,王恩鹏,许永华,王英平.  特产研究. 2018(01)
[6]外源类黄酮对大豆根瘤菌趋化性与结瘤效果的影响[J]. 安琦,殷博,张介驰,袁明,王连霞,原韬,曹亚彬,牛彦波.  大豆科学. 2017(06)
[7]假单胞菌趋化性研究概述[J]. 李涛.  天津农业科学. 2017(08)
[8]人参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机制研究进展[J]. 王梓,李勇,丁万隆.  中国现代中药. 2017(07)
[9]人参黑斑病菌对人参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的化学趋向性响应研究[J]. 张爱华,马文丽,雷锋杰,安宁波,张欣欣,刘志庆,张连学.  中国中药杂志. 2017(11)
[10]连作障碍中化感自毒效应及间作缓解机理[J]. 陈玲,董坤,杨智仙,董艳,汤利,郑毅.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8)

博士论文
[1]烟草靶斑病菌遗传分化、侵染特性及致病机理研究[D]. 伏颖.沈阳农业大学 2011
[2]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精油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及安全性研究[D]. 袁海滨.东北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人参三萜类皂苷对两种植食性昆虫的影响研究[D]. 谭世强.吉林农业大学 2013
[2]不同年生不同茎数人参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D]. 李哲.吉林农业大学 2012
[3]人参皂苷单体及其与其他中药单体联合应用对细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研究[D]. 董春雷.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32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932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7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