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HADV-1影响核盘菌侵染油菜机制的解析

发布时间:2020-12-22 07:34
  核盘菌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且寄主广泛,由其引起的菌核病危害严重,目前缺乏高效、绿色的防治手段。真菌病毒是侵染真菌的病毒,能够引起寄主致病力衰退的真菌病毒是潜在的生物防治资源。国内外学者已发现多种能够引起核盘菌致病力衰退的病毒,DNA病毒SsHADV-1就是其中之一。SsHADV-1具有强侵染力,其病毒粒子可侵染核盘菌菌丝,扩散受到寄主营养体不亲和性的影响小,具有良好的防治菌核病的前景。为了研究SsHADV-1病毒引起核盘菌致病力衰退的机制,我们运用RNA-Seq技术比较了携带SsHADV-1的菌株DT-8和不携带病毒的菌株DT-8VF在活体油菜叶片上基因表达的差异。收集DT-8和DT-8VF的菌丝片段悬液,分别接种在活体油菜植株的叶片上,置于20℃光照培养室保湿培养。在接种油菜6 hpi、12 hpi、18 hpi和24 hpi时收取菌丝提取总RNA,测序后得到各个样本转录信息。比较不同时间点时菌株DT-8中与菌株DT-8VF中基因的表达情况,在核盘菌接种油菜6 hpi时,菌株DT-8中显著上调基因816个,显著下调基因587个;12 hpi时显著上调基因795个,显著下调基因8...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SsHADV-1影响核盘菌侵染油菜机制的解析


菌核病的病害循环和发病症状(Boltonetal2006)

油菜,发病情况,叶片,活体


Reverse primers (10 μM) 0.5 μLDNA 模板cDNA:100 ng - 100 fgGenomic DNA:50 ng - 5 pg补去离子水至 20 μL反应条件:95℃,30 s;95℃,5 s,60℃,30 s 重复 35-40 个循环;65℃-95℃,每个循环上升 0.5℃,持续 5 s。在 Bio-Rad CFX 96 仪器上进行反应。待扩增结束后,使用 2-ΔΔCt方法计算基因的相对表达量(Livak & Schmittgen 2001)。3. 转录数据结果和分析3.1 总 RNA 质量检测合格菌丝悬液接种活体油菜叶片后,喷水保湿于 20℃培养室培养,并分别取样,取样完成后油菜叶片发病情况见图 2.1,可知菌株 DT-8VF 接种后的叶片在 18 h 出现水渍状病斑,而接种菌株 DT-8 的叶片在 24 h 后也没有出现明显病斑。

菌丝,油菜,核盘菌,活体


图 2.2 核盘菌菌株 DT-8 和 DT-8VF 的菌丝接种活体油菜叶片后菌丝总 RNA 样品注:泳道 1-4 分别为核盘菌菌株 DT-8 和 DT-8VF 的菌丝片段接种活体油菜叶片 6 hpi、12 hpi、18 hpi 和 24hpi 时样品总 RNA,DT-8VF-G1、DT-8VF-G2 和 DT-8VF-G3 为菌株 DT-8VF 的菌丝片段接种油菜后总 RNA 的 3组生物学重复,DT-8-G1、 DT-8-G2 和 DT-8-G3 为菌株 DT-8 的菌丝片段接种油菜后总 RNA 的 3 组生物学重复Fig.2.2 Electrophoretogram of total RNA of strain DT-8 and DT-8VF after inoculated on living B.napusLane 1 to 4 are total RNAs of strain DT-8 and DT-8VF after inoculating on living B. napus at 6 hpi, 12 hpi, 18 hpi and24 hpi; G1, G2 and G3 are three groups of biological replicates of RNA of strain DT-8 and DT-8VF at different timepoints after inoculated on B. napus对 24 个总 RNA 样品反转录,设计 SsHADV-1 引物进行 PCR 扩增,检测 DT-8VF样品是否被病毒 SsHADV-1 污染。由图 2.3 可知样品 DT-8 中 DNA 病毒含量高,而DT-8VF 样品中无 DNA 病毒(DT-8VF-G1-2 和 DT-8VF-G2-2 中有 SsHADV-1 弱带,推测是操作不当导致的病毒污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油菜内生真菌黄柄曲霉CanS-34A对核盘菌的拮抗性[J]. 秦晶,张清华,杨龙,张静,李国庆.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几种常用改进方法[J]. 曲双红,李华,李刚.  统计与决策. 2011(05)
[3]草酸分解细菌U-1的鉴定及其分解草酸的生物学测定[J]. 王婷,王金生.  微生物学杂志. 2007(06)
[4]植物病原真菌黑色素与致病性关系的研究进展[J]. 曹志艳,杨胜勇,董金皋.  微生物学通报. 2006(01)
[5]一株抑制油菜核盘菌菌核形成的解淀粉芽孢杆菌[J]. 陈士云,杨宝玉,高梅影,戴顺英.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03)
[6]多抗(耐)性油菜新品种中油821的推广应用和前景[J]. 贺源辉,陈秀芳.  中国油料. 1989(03)
[7]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上寄生真菌研究[J]. 罗宽,任新国,周必文,陈道炎,杨建.  中国油料. 1987(03)
[8]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在我国的寄主范围及生态特性的調查研究[J]. 楊新美.  植物病理学报. 1959(02)



本文编号:2931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931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f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