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斑叶螨营养需求及人工饲料配制
发布时间:2021-01-10 00:33
二斑叶螨虽然是一种重要的害螨,但也是一种用于生产专食性捕食螨的重要猎物。该物种以数千种寄主植物为食,并表现出很强的宿主适应能力,但尚未成功开发人工饲料。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比较了二斑叶螨自然寄主芸豆叶片与人工饲料所用新鲜芸豆汁液之间的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比较了以天然食物(豆叶)为食的二斑叶螨以及添加叶提取物的人工饲料的雌成螨寿命和繁殖,并通过转录组初步分析研究人工饲料效率低下的原因。具体内容如下:一、比较了新鲜芸豆叶片和新鲜芸豆叶片汁液之间蛋白质及脂肪、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和无机盐类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新鲜芸豆叶片汁液相比于新鲜芸豆叶片,10种必需氨基酸中有8种显著减少,其中下降最多的为赖氨酸(38.46%),8种非必需氨基酸中有7种显著减少,其中下降最多的为半胱氨酸(66.67%),维生素B1在汁液中的含量低于定量限0.10mg/100g,未检出,维生素E、B2、B6、B12及烟酸显著减少(45.00%、27.78%、34.30%、56.79%、27.43%),维生素K1的含量在汁液中反而增加了18.18%。无机盐钾、镁、锰这三种均存在显著减少(12.25%、15.60%、27....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四种液体饲料的包装方法:a:棉球浸湿饲喂法;b:覆盖叶脉饲喂法;c:毛细管饲喂法;d:小室覆膜饲喂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人工饲料的配制3.2 结果3.2.1 包装形式的选择采用棉球浸取液体饲料来饲喂二斑叶螨雌成螨,由于棉球蘸取的液体饲料有限,所以在 24小时之后,棉球就会干掉,不适宜叶螨来取食。使用叶脉覆盖饲喂法时,由于叶脉的孔隙比螨体的直径大,螨很容易跑到液体饲料里被淹死。用毛细管装饲料的这个装置,由于饲料是直接暴露在外界的,即使加了防腐剂也还是很容易变质。相比来说,小室覆膜饲喂法(图 3.2b)是直接用Parafilm 膜将液体饲料包住,叶螨通过刺穿膜吸取下面的食物,这样既隔绝了螨与液体饲料的直接接触,又可以不将饲料暴露于空气中。对于对照自然食物处理的装置为:底部是一块玻璃,在底部和中层之间夹一小片新鲜叶片(图 3.2a)。为进一步验证叶螨是否能够刺穿膜成功取食饲料,我们下一步做了一个荧光素钠染色验证。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人工饲料的配制0.20g,新鲜芸豆叶片汁液 164.00ml。表 3.3 总结了以芸豆叶片和最好人工饲料(配方 14)为食的二斑叶螨的繁殖参数。尽管取人工饲料的二斑叶螨平均寿命仅为取食芸豆叶片的 53.40%,但是平均存活时间超过了 1 周。其中取食人工饲料的二斑叶螨最长存活时间可达 19 天(图 3.4a)。取食人工饲料的相比于取食芸豆叶片的二斑叶螨繁殖力和产卵量分别是 6.20%和 29.30%。头雌螨中有 18 头至少产了 1 粒,其中有 2 头产卵量最高,各产了 6 粒卵,且有 1 头的最长产期为 12 天(表 3.4)。表 3.2 二斑叶螨取食不同人工饲料的存活和产卵情况Table 3.2 Survival and oviposition of Tetranychus urticae on different artificial diets配方序号 存活情况(天) 产卵情况(粒/头/天)配方 1 ≈5 ≤1配方 2-9 ≤3 ≈0配方 10 ≈3 ≤1配方 11-14 15-19 ≤1配方 15-33 ≤15 ≤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利小植绥螨与联苯肼酯单独和联合防治草莓二斑叶螨田间防效[J]. 金桂华,宋婧祎,王泽华,陈金翠,魏书军,宫亚军. 北方园艺. 2017(18)
[2]桃蚜最佳人工全纯饲料的筛选[J]. 叶超,王森山. 应用昆虫学报. 2016(04)
[3]智利小植绥螨对茄子二斑叶螨控制效果研究[J]. 宫亚军,王泽华,王甦,朱亮,石宝才,魏书军. 应用昆虫学报. 2015(05)
[4]释放智利小植绥螨防治设施栽培草莓上二斑叶螨[J]. 郝建强,姜晓环,庞博,王恩东,张乐,王伯明,徐学农. 植物保护. 2015(04)
[5]智利小植绥螨防治大棚草莓二斑叶螨试验初报[J]. 武雯,成玮,张顾旭,陆爽,王春. 中国植保导刊. 2015(01)
[6]水稻叶片全营养成分分析及在稻纵卷叶螟人工饲料研制中的应用[J]. 徐杨洋,李霞,陈法军,翟保平,侯茂林,韩兰芝. 应用昆虫学报. 2013(03)
[7]绿盲蝽人工饲料配方的优化[J]. 金银利,李国平,封洪强,田彩红,邱峰. 植物保护. 2013(01)
[8]蚜虫人工饲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高文兴,王孟卿,陈红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01)
[9]东亚小花蝽人工饲料微胶囊剂型的研制及饲养效果评价[J]. 谭晓玲,王甦,李修炼,张帆. 昆虫学报. 2010(08)
[10]四种树种上二斑叶螨生长发育及繁殖差异及其与植物叶片化学组成的关系[J]. 刘学辉,李中新,尹淑艳,裴元慧,孔锋,孙绪艮. 昆虫学报. 2007(11)
本文编号:2967707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四种液体饲料的包装方法:a:棉球浸湿饲喂法;b:覆盖叶脉饲喂法;c:毛细管饲喂法;d:小室覆膜饲喂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人工饲料的配制3.2 结果3.2.1 包装形式的选择采用棉球浸取液体饲料来饲喂二斑叶螨雌成螨,由于棉球蘸取的液体饲料有限,所以在 24小时之后,棉球就会干掉,不适宜叶螨来取食。使用叶脉覆盖饲喂法时,由于叶脉的孔隙比螨体的直径大,螨很容易跑到液体饲料里被淹死。用毛细管装饲料的这个装置,由于饲料是直接暴露在外界的,即使加了防腐剂也还是很容易变质。相比来说,小室覆膜饲喂法(图 3.2b)是直接用Parafilm 膜将液体饲料包住,叶螨通过刺穿膜吸取下面的食物,这样既隔绝了螨与液体饲料的直接接触,又可以不将饲料暴露于空气中。对于对照自然食物处理的装置为:底部是一块玻璃,在底部和中层之间夹一小片新鲜叶片(图 3.2a)。为进一步验证叶螨是否能够刺穿膜成功取食饲料,我们下一步做了一个荧光素钠染色验证。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人工饲料的配制0.20g,新鲜芸豆叶片汁液 164.00ml。表 3.3 总结了以芸豆叶片和最好人工饲料(配方 14)为食的二斑叶螨的繁殖参数。尽管取人工饲料的二斑叶螨平均寿命仅为取食芸豆叶片的 53.40%,但是平均存活时间超过了 1 周。其中取食人工饲料的二斑叶螨最长存活时间可达 19 天(图 3.4a)。取食人工饲料的相比于取食芸豆叶片的二斑叶螨繁殖力和产卵量分别是 6.20%和 29.30%。头雌螨中有 18 头至少产了 1 粒,其中有 2 头产卵量最高,各产了 6 粒卵,且有 1 头的最长产期为 12 天(表 3.4)。表 3.2 二斑叶螨取食不同人工饲料的存活和产卵情况Table 3.2 Survival and oviposition of Tetranychus urticae on different artificial diets配方序号 存活情况(天) 产卵情况(粒/头/天)配方 1 ≈5 ≤1配方 2-9 ≤3 ≈0配方 10 ≈3 ≤1配方 11-14 15-19 ≤1配方 15-33 ≤15 ≤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利小植绥螨与联苯肼酯单独和联合防治草莓二斑叶螨田间防效[J]. 金桂华,宋婧祎,王泽华,陈金翠,魏书军,宫亚军. 北方园艺. 2017(18)
[2]桃蚜最佳人工全纯饲料的筛选[J]. 叶超,王森山. 应用昆虫学报. 2016(04)
[3]智利小植绥螨对茄子二斑叶螨控制效果研究[J]. 宫亚军,王泽华,王甦,朱亮,石宝才,魏书军. 应用昆虫学报. 2015(05)
[4]释放智利小植绥螨防治设施栽培草莓上二斑叶螨[J]. 郝建强,姜晓环,庞博,王恩东,张乐,王伯明,徐学农. 植物保护. 2015(04)
[5]智利小植绥螨防治大棚草莓二斑叶螨试验初报[J]. 武雯,成玮,张顾旭,陆爽,王春. 中国植保导刊. 2015(01)
[6]水稻叶片全营养成分分析及在稻纵卷叶螟人工饲料研制中的应用[J]. 徐杨洋,李霞,陈法军,翟保平,侯茂林,韩兰芝. 应用昆虫学报. 2013(03)
[7]绿盲蝽人工饲料配方的优化[J]. 金银利,李国平,封洪强,田彩红,邱峰. 植物保护. 2013(01)
[8]蚜虫人工饲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高文兴,王孟卿,陈红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01)
[9]东亚小花蝽人工饲料微胶囊剂型的研制及饲养效果评价[J]. 谭晓玲,王甦,李修炼,张帆. 昆虫学报. 2010(08)
[10]四种树种上二斑叶螨生长发育及繁殖差异及其与植物叶片化学组成的关系[J]. 刘学辉,李中新,尹淑艳,裴元慧,孔锋,孙绪艮. 昆虫学报. 2007(11)
本文编号:2967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967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