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不同时期预防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8 14:04
为探索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技术,于2019年4月开展了不同时期喷施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预防小麦赤霉病以小麦破口期、扬花初期和籽粒形成初期各施药1次效果最好,对小麦病穗和病粒的预防效果分别达到85.61%和89.74%;其次为小麦破口期和扬花初期各施药1次,对小麦病穗和病粒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2.84%和84.62%。建议正常年份选用于小麦破口期和扬花初期各施药1次的省力节本方案。
【文章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2020,(07)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实施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穗率
2.2 病粒率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9年合肥市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原因[J]. 许光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7)
[2]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研究[J]. 潘燕,孔祥英,秦吉洋,赵元凤,浦田惠子. 上海农业科技. 2019(03)
[3]不同小麦品种和杀菌剂对赤霉病菌的抗性与防效[J]. 赵绍路,万林生,孙红芹,孙明法,王爱民,朱国永,唐红生,施伟,刘凯,孙雪辉,严国红.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06)
[4]不同药剂及施药次数对预防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J]. 徐进. 安徽农学通报. 2018(05)
[5]不同药剂及用药次数预防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J]. 吴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5)
[6]崇阳县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 余中红. 植物医生. 2015(01)
[7]小麦赤霉病适期用药试验简报[J]. 贲秀兰,袁伯根. 上海农业科技. 2012(05)
[8]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J]. 倪卫东,周雪松. 现代农业科技. 2006(12)
本文编号:3088452
【文章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2020,(07)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实施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穗率
2.2 病粒率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9年合肥市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原因[J]. 许光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7)
[2]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研究[J]. 潘燕,孔祥英,秦吉洋,赵元凤,浦田惠子. 上海农业科技. 2019(03)
[3]不同小麦品种和杀菌剂对赤霉病菌的抗性与防效[J]. 赵绍路,万林生,孙红芹,孙明法,王爱民,朱国永,唐红生,施伟,刘凯,孙雪辉,严国红.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06)
[4]不同药剂及施药次数对预防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J]. 徐进. 安徽农学通报. 2018(05)
[5]不同药剂及用药次数预防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J]. 吴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5)
[6]崇阳县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 余中红. 植物医生. 2015(01)
[7]小麦赤霉病适期用药试验简报[J]. 贲秀兰,袁伯根. 上海农业科技. 2012(05)
[8]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J]. 倪卫东,周雪松. 现代农业科技. 2006(12)
本文编号:3088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088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