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落叶松-杨栅锈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特异性DNA标记开发
发布时间:2021-05-07 11:39
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简称MLP)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产生严重危害的转主寄生真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区,危害青杨派、黑杨派及其杂交种等多种杨树。该菌繁殖速度快,群体数量大,致病性变异频率高,遗传现象复杂。为深入了解该菌群体分化现状,本研究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63个落叶松-杨栅锈菌菌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27对引物中筛选出了10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检测到98个等位基因,其中MLP4、MLP12、MLP43引物分别检测到13个等位基因,MLP57检测到6个等位基因。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Na)9.80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5.9878。菌系总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基因型丰富,平均观测杂合度0.4109,平均期望杂合度0.8267,10个位点中有7个近交系数为正值,亲代群体的杂合体数目偏少,整体纯合体偏多。(2)11个MLP菌群间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3505,遗传分化的水平总体较高,群体间的基因型多样。菌系群体间平均基因流0.4634,有8个位点基因流Nm<1,...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落叶松-杨栅锈菌的生物学特征
1.2 落叶松-杨栅锈菌的寄主范围
1.3 分子标记技术及SSR标记技术在落叶松-杨栅锈菌中的应用
1.3.1 分子标记技术
1.3.2 SSR标记技术在落叶松-杨栅锈菌研究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菌系及试剂仪器
2.1.1 供试菌系
2.1.2 生化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方法与步骤
2.2.1 供试菌系的扩繁
2.2.2 SSR标记引物筛选
2.2.3 提取菌系基因组DNA
2.2.4 基因组DNA的 PCR扩增与电泳
2.2.5 凝胶银染
2.2.6 数据处理分析
2.2.7 特异性DNA标记开发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供试菌种的扩繁
3.2 SSR标记引物筛选
3.3 提取菌系基因组DNA
3.3.1 菌系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3.3.2 提取菌系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3.4 落叶松-杨栅锈菌遗传多样性
3.4.1 落叶松-杨栅锈菌引物多样性分析
3.4.2 落叶松-杨栅锈菌菌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3.4.3 落叶松-杨栅锈菌群体结构分化
3.5 特异性DNA标记开发
3.5.1 陕西关中地区特异性DNA标记开发
3.5.2 秦岭火地塘地区特异性DNA标记开发
3.5.3 引物的灵敏度检测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基于多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分析
4.2 落叶松-杨栅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3 特异性DNA标记开发的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 10条引物扩增的落叶松-杨栅锈菌电泳图
附录B “1”、“0”格式的微卫星电泳图谱统计数据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杨树病虫害发病症状与防治对策[J]. 杨丽宏. 种子科技. 2019(02)
[2]小麦条锈菌看家基因SNP引物的开发及多态性位点研究[J]. 李明菊,Md.Ashraful Alam,李昊星,程加省,丁明亮.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5)
[3]苹果抗炭疽菌叶枯病基因SNP和InDel标记的HRM筛选[J]. 刘源霞,兰进好,柏素花,孙晓红,刘春晓,张玉刚,戴洪义. 园艺学报. 2017(02)
[4]RFLP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J]. 高欣,蔺娜.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06)
[5]基于SNP标记小麦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复合图谱的构建[J]. 陈广凤,田纪春. 分子植物育种. 2015(07)
[6]松杨栅锈菌担孢子萌发的数学模型研究[J]. 王阿川,龚文强,王淑君,瓮岳太,薛煜. 中国森林病虫. 2014(06)
[7]小麦条锈菌3个看家基因SNP引物的首次报道(英文)[J]. 李明菊,陈万权,段霞瑜,刘太国,高利,刘博. 植物病理学报. 2014(05)
[8]中国落叶松-杨栅锈菌遗传多样性研究[J]. 曹支敏,杜林,王秦虎,余仲东. 菌物学报. 2012(04)
[9]浅谈杨树造林技术措施与有害生物防治[J]. 张季,单珊.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16)
[10]利用荧光SSR标记鉴别杨树品种[J]. 冯锦霞,张川红,郑勇奇,孙荣喜. 林业科学. 2011(06)
硕士论文
[1]杨树耐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及转录组分析[D]. 胡晨阳.武汉轻工大学 2016
[2]落叶松—杨栅锈菌生理小种分化与遗传多样性分析[D]. 洪莹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3]落叶松—杨栅锈菌致病性及其遗传多样性分化研究[D]. 张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4]落叶松—杨栅锈菌生理小种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杜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5]落叶松—杨栅锈菌生理小种鉴定[D]. 刘春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6]中国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DNA多态性分析[D]. 贾瑞祥.中国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73326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落叶松-杨栅锈菌的生物学特征
1.2 落叶松-杨栅锈菌的寄主范围
1.3 分子标记技术及SSR标记技术在落叶松-杨栅锈菌中的应用
1.3.1 分子标记技术
1.3.2 SSR标记技术在落叶松-杨栅锈菌研究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菌系及试剂仪器
2.1.1 供试菌系
2.1.2 生化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方法与步骤
2.2.1 供试菌系的扩繁
2.2.2 SSR标记引物筛选
2.2.3 提取菌系基因组DNA
2.2.4 基因组DNA的 PCR扩增与电泳
2.2.5 凝胶银染
2.2.6 数据处理分析
2.2.7 特异性DNA标记开发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供试菌种的扩繁
3.2 SSR标记引物筛选
3.3 提取菌系基因组DNA
3.3.1 菌系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3.3.2 提取菌系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3.4 落叶松-杨栅锈菌遗传多样性
3.4.1 落叶松-杨栅锈菌引物多样性分析
3.4.2 落叶松-杨栅锈菌菌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3.4.3 落叶松-杨栅锈菌群体结构分化
3.5 特异性DNA标记开发
3.5.1 陕西关中地区特异性DNA标记开发
3.5.2 秦岭火地塘地区特异性DNA标记开发
3.5.3 引物的灵敏度检测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基于多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分析
4.2 落叶松-杨栅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3 特异性DNA标记开发的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 10条引物扩增的落叶松-杨栅锈菌电泳图
附录B “1”、“0”格式的微卫星电泳图谱统计数据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杨树病虫害发病症状与防治对策[J]. 杨丽宏. 种子科技. 2019(02)
[2]小麦条锈菌看家基因SNP引物的开发及多态性位点研究[J]. 李明菊,Md.Ashraful Alam,李昊星,程加省,丁明亮.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5)
[3]苹果抗炭疽菌叶枯病基因SNP和InDel标记的HRM筛选[J]. 刘源霞,兰进好,柏素花,孙晓红,刘春晓,张玉刚,戴洪义. 园艺学报. 2017(02)
[4]RFLP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J]. 高欣,蔺娜.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06)
[5]基于SNP标记小麦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复合图谱的构建[J]. 陈广凤,田纪春. 分子植物育种. 2015(07)
[6]松杨栅锈菌担孢子萌发的数学模型研究[J]. 王阿川,龚文强,王淑君,瓮岳太,薛煜. 中国森林病虫. 2014(06)
[7]小麦条锈菌3个看家基因SNP引物的首次报道(英文)[J]. 李明菊,陈万权,段霞瑜,刘太国,高利,刘博. 植物病理学报. 2014(05)
[8]中国落叶松-杨栅锈菌遗传多样性研究[J]. 曹支敏,杜林,王秦虎,余仲东. 菌物学报. 2012(04)
[9]浅谈杨树造林技术措施与有害生物防治[J]. 张季,单珊.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16)
[10]利用荧光SSR标记鉴别杨树品种[J]. 冯锦霞,张川红,郑勇奇,孙荣喜. 林业科学. 2011(06)
硕士论文
[1]杨树耐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及转录组分析[D]. 胡晨阳.武汉轻工大学 2016
[2]落叶松—杨栅锈菌生理小种分化与遗传多样性分析[D]. 洪莹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3]落叶松—杨栅锈菌致病性及其遗传多样性分化研究[D]. 张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4]落叶松—杨栅锈菌生理小种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杜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5]落叶松—杨栅锈菌生理小种鉴定[D]. 刘春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6]中国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DNA多态性分析[D]. 贾瑞祥.中国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73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1733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