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蚜唾液蛋白组分析及疑似效应子鉴定

发布时间:2021-05-10 06:37
  棉蚜(Aphis20gossypii20Glover)属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园艺和农业作物害虫,已报道的寄主植物有76科、285种。由于长期嗜食不同的寄主植物,形成了多种寄主生物型,其中主要包括棉花型棉蚜和黄瓜型棉蚜。棉蚜的寄主生物型转换寄主后适合度大大降低或完全不能成活,目前对棉蚜寄主生物型形成的机制还缺乏合理的解释。刺吸性昆虫唾液效应子蛋白在昆虫与植物互作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推测棉蚜寄主生物型可能是由于不同生物型之间唾液效应子蛋白的差异形成的。本文首先比较了黄瓜型棉蚜和棉花型棉蚜互转寄主后的适合度,然后收集了两种生物型的唾液蛋白和唾液腺,进行唾液蛋白组和唾液腺转录组联合分析,根据唾液蛋白的组成和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出可能与寄主适应性相关的疑似效应子,并对其中的两个进行了功能验证。研究结果如下:1.黄瓜型和棉花型互换寄主后的适合度黄瓜型棉蚜可以在棉花上存活和建立种群,14天后种群数量增长10.7倍(在原寄主上增长19.5倍),繁殖的后代的个体大小为正常的黄瓜型棉蚜的80%,体色变成黄绿色(正常黄瓜型棉蚜为墨绿色)。棉花型棉蚜在黄...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棉蚜的概述
        1.1.1 棉蚜的形态特征及危害
        1.1.2 棉蚜的生活史
    1.2 棉蚜寄主生物型现象及其形成机制
        1.2.1 棉蚜寄主生物型现象
        1.2.2 棉蚜寄主生物型形成机制
    1.3 植物韧皮部对刺吸式昆虫的防御
        1.3.1 植物防御种类
        1.3.2 植物和植食性昆虫的防御和反防御
    1.4 .蚜虫唾液在昆虫和植物互作中的作用
        1.4.1 蚜虫取食特征
        1.4.2 蚜虫唾液成分及作用
        1.4.3 效应子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黄瓜型和棉花型棉蚜互换寄主的适合度
    2.1 试验材料
    2.2 转接试验方法
        2.2.1 离体养殖棉蚜方法
        2.2.2 植株养殖棉蚜方法
        2.2.3 棉蚜的寄主转接试验
    2.3 数据处理
    2.4 结果分析
        2.4.1 棉蚜的寄主转接试验
    2.5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棉蚜唾液腺转录组和唾液蛋白组分析及疑似效应子筛选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供试棉蚜的饲养
        3.2.2 棉蚜唾液腺的解剖
        3.2.3 棉蚜唾液蛋白的收集
        3.2.4 棉蚜唾液腺和唾液蛋白的测序分析
    3.3 结果和分析
        3.3.1 棉蚜唾液腺转录组分析
        3.3.2 棉蚜唾液腺蛋白组分析
        3.3.3 棉蚜疑似效应子的筛选
    3.4 讨论
第四章 棉蚜疑似效应子Ag22814和Ag18451的功能验证
    4.1 供试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棉蚜Ag22814和Ag18415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4.2.2 荧光定量PCR(q RT-PCR)
        4.2.3 疑似效应子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定位
        4.2.4 利用RNAi技术对疑似效应子功能验证
    4.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棉蚜Ag22814和Ag18415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4.4.2 Ag22814和Ag18415在不同寄主生物型棉蚜唾液腺中的表达差异
        4.4.3 Ag22814和Ag18415在黄瓜型棉蚜各龄期表达差异及组织定位
        4.4.4 Ag22814和Ag18415在寄主互换后的表达差异
        4.4.5 免疫抗体检测技术验证Ag22814为唾液分泌蛋白
        4.4.6 饲喂ds RNA对 Ag22814和Ag18415 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影响
        4.4.7 饲喂ds Ag22814和ds Ag18415 后棉蚜死亡率、繁殖量、个体大小
        4.4.8 RNAi干扰Ag22814和Ag18415 基因对棉蚜取食的影响(EPG)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178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178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0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