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主中萜类挥发物质对梨小食心虫的引诱作用

发布时间:2021-05-27 10:48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寄主中不同萜类挥发性物质对梨小食心虫的引诱活性,发掘梨小新的生物防治手段。[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桃梢挥发物进行分析鉴定,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桃梢挥发物中的萜类化合物对梨小的引诱作用及其对性信息素的增效作用。[结果]在桃梢挥发物中5种萜类化合物被检测到,含量最高组分为Z-β-罗勒烯,α-法呢烯次之。田间诱蛾试验结果表明,包含1 mg Z-β-罗勒烯的诱捕器平均诱蛾量为65.86头·天-1,显著高于包含0.1 mg、10 mg和100 mg Z-β-罗勒烯诱捕器,可达到性诱剂诱蛾量的75.2%;4种剂量中,100 mg α-法呢烯的平均诱蛾量最高,为7.41头·天-1;10 mg α-蒎烯的平均诱蛾量为18.28头·天-1,高于其他3种剂量的α-蒎烯。3种萜类化合物均未引诱到梨小雌蛾,说明对梨小雌蛾物无引诱活性。增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梨小性诱剂相比,添加1 mg Z-β-罗勒烯的梨小性诱剂平均蛾量增效显著,可达253.65头·天-1,增效155%;添加1 mg α-法... 

【文章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0(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植物
        1.1.2 仪器和试剂
    1.2 方法
        1.2.1 桃梢挥发物的提取
        1.2.2 桃梢挥发物的分析
        1.2.3 萜类物质诱蛾活性的测定
        1.2.4 萜类物质对梨小性信息素增效作用测定
        1.2.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桃梢挥发物鉴定
    2.2 萜类物质诱蛾活性测定结果
    2.3 萜类物质对梨小性信息素增效作用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光周期处理蛹对梨小食心虫羽化及交配繁殖的影响[J]. 王怡,孔维娜,郭永福,柴晓晗,李捷,马瑞燕.  应用昆虫学报. 2019(02)
[2]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载体筛选与应用优化[J]. 孔维娜,王怡,牛国飞,郭永福,赵飞,马瑞燕,范仁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7)
[3]昆虫视觉在寄主寻找及定位过程中的作用[J]. 刘军和,赵紫华.  植物保护学报. 2017(03)
[4]植食性昆虫产卵寄主选择影响因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董子舒,张玉静,段云博,郑霞林,陆温.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5)
[5]植物挥发物对蛾类昆虫性信息素的影响[J]. 张秀歌,李祥,孙小旭,李思翰,董文霞.  应用昆虫学报. 2015(06)
[6]植物挥发物对蛾类昆虫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杨真,张宏瑞,李正跃.  南方农业学报. 2015(03)
[7]梨小食心虫的产卵选择性[J]. 宫庆涛,李素红,张坤鹏,武海斌,刘伟,张学萍,孙瑞红.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9)
[8]植物气味化合物与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协同作用[J]. 沈幼莲,高扬,杜永均.  昆虫学报. 2009(12)
[9]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寄主植物-铃夜蛾-寄生蜂相互作用[J]. 王琛柱,钦俊德.  昆虫知识. 2007(03)



本文编号:3207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207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7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