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bachia感染及其密度对二化螟抗药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21 13:10
  粮食紧缺是当今举世瞩目的问题。广大的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粮食匮乏,大量人口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粮食不足,严重地阻碍了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及安全的问题更为突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世界性的作物害虫。多年来,二化螟的防治主要依靠杀虫单等杀虫剂防治,导致多省大部分稻区二化螟对杀虫剂产生了中至高水平的抗性,化学防治效果明显下降,用药防治次数和用药量不断增加,防治成本逐渐提高,环境污染也进一步加剧。因此二化螟的抗药性一直是水稻害虫防治的重要课题之一。Wolbachia是细胞内共生菌,在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中广泛分布,对宿主的生殖具有调控作用。除此之外,Wolbachia还能够影响宿主的嗅觉和适合度等,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害虫防治工具。但有关Wolbachia感染对昆虫抗药性的影响报到很少。为了更好地获得二化螟虫源开展相关研究,作者研究了人工饲料、茭白和稻苗对二化螟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以选择最优的饲养食物。探讨了通过胚胎显微注射使二化螟感染Wolbachia的技术和方法。同时,研究了Wolbachia的感染与否...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Wolbachia感染及其密度对二化螟抗药性的影响


胚胎显微注射仪Figure3-1Embryomicroinjector

电泳图,二化螟,电泳图,显微注射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6 数据统计分析孵化率=孵化数/胚胎注射总卵数,化蛹率=化蛹数/孵化数,羽化率=羽化数/化蛹数,感染率=感染数/检测数。2 结果与分析2.1 显微注射卵的获取取交配产卵后的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 成虫,提取 DNA,检测成虫体内 Wolbachia的感染情况,卵块和成虫编号对应。由检测结果可知,标号 9 的成虫体内无 Wolbachia感染,则 9 所产的卵也无 Wolbachia 感染,可用于胚胎显微注射(见图 3-2)。

氟虫腈,二化螟,存活时间,相对含量


4-1 0.2mg/L 氟虫腈处理下不同存活时间二化螟体内 Wolbachia 的相对含量4-1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Wolbachia in Chilo suppressalis of different survivalunder the treatment of 0.2mg/L fipronil讨论验作为室内试验,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对于在田间的感染 Wolbachia Wolbachia 种群是否会有相同实验结果,有待进一步探究。同时,由于试只进行了两种农药的抗药性实验,实验室内大量继代饲喂这两种种群后可农药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bachia 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调节宿主的生殖方式,如引起细胞质不亲和、孤过这些调节方式使 Wolbachia 得以在宿主种群内广泛传播。研究已知,C种表型,通过将自然感染的白纹伊蚊中的 Wolbachia 转染至埃及伊蚊中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蚊虫体内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研究进展[J]. 崔北金,何江,吴炳耀,孙立新.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5(06)
[2]去除Wolbachia对丽蝇蛹集金小蜂繁殖适合度和成蜂寿命的影响[J]. 李培光,邱仕祺,叶保华,王宁新,黄大卫.  昆虫学报. 2015(09)
[3]二化螟抗药性检测方法比较和抗药性监测[J]. 张扬,王保菊,韩平,韩召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4(06)
[4]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监测方法[J]. 吴敏,张真真,高聪芬.  应用昆虫学报. 2013(02)
[5]抗生素处理对感染Wolbachia的丽蚜小蜂生殖的影响[J]. 童蕾蕾,亓兰达,张帆,李元喜.  昆虫学报. 2012(08)
[6]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技术[J]. 王伟忠.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05)
[7]二化螟雄虫内生殖系统结构的解剖[J]. 宋俊元,胡阳,傅强,郑永利.  浙江农业科学. 2012(05)
[8]共生沃尔巴克菌在昆虫及螨类中的研究概况[J]. 陈芬,余丽萍,邹志文,宋树贤,夏斌.  江西植保. 2010(04)
[9]Infection of Wolbachia may improve the olfactory response of Drosophila[J]. PENG Yu1 & WANG YuFeng2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Hubei University,Wuhan 430062,China;2 Hubei Key Laboratory of Genetic Regulation and Integrative Biology,College of Life Sciences,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9(08)
[10]二化螟与寄主植物间的互作关系[J]. 郝丽霞,韩永强,廖晓兰,侯茂林.  湖南农业科学. 2009(04)

博士论文
[1]二化螟的抗药性及综合防治研究[D]. 姜卫华.南京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共生菌Wolbachia影响二斑叶螨生殖和适合度的分子机理初探[D]. 丁秀蕾.南京农业大学 2014
[2]共生菌Wolbachia和Cardinium对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卵子发生的影响[D]. 刘静.南京农业大学 2014
[3]Wolbachia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检测方法研究[D]. 谢丽娜.沈阳农业大学 2013
[4]中央储备粮监管研究[D]. 肖竞.华中科技大学 2012
[5]Wolbachia感染对雄果蝇繁殖力的影响机理研究[D]. 王翠平.华中师范大学 2012
[6]Wolbachia感染对果蝇Hira基因表达的影响[D]. 任盼盼.华中师范大学 2011
[7]二化螟对几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D]. 高鹏.四川农业大学 2010
[8]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其对氟虫腈抗性风险评估[D]. 陈文明.南京农业大学 2008
[9]中国水稻二化螟地理种群遗传差异研究[D]. 薛进.湖南农业大学 2005
[10]黑龙江省二化螟发生规律及其生物防治的研究[D]. 裴海英.东北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40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240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3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