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真菌在白三叶-黑麦草体系中对抗逆信号的传导作用
发布时间:2021-07-01 17:37
白三叶-黑麦草混播草地是一种重要的栽培草地,丛枝菌根真菌(AMF)菌丝可以在地下形成菌丝桥,实现信号的传导。水杨酸(SA)、茉莉酸(JA)及乙烯(ET)是重要的植物信号介导物质。在温室条件下,利用AM真菌菌丝桥连接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并用针刺处理模拟蚜虫取食,通过测定SA、JA等相关指标,研究菌丝桥连接的植物间抗逆信号的传导途径,为利用AM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菌丝桥连接分别提高黑麦草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9.97%和10.68%(P<0.05),而未影响白三叶的总生物量;黑麦草植株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针刺后12 h降低了43.01%(P<0.05),白三叶POD酶活性升高了104.09%(P>0.05)。同时,菌丝桥连接使黑麦草和白三叶的SA浓度在针刺后12 h分别降低了12.99%(P>0.05)和24.18%(P<0.05),JA浓度分别升高了44.69%和79.32%(P<0.05)。综上,1)在白三叶-黑麦草体系中,AM真菌可通过菌丝桥,连接白三叶和黑麦草,实现养分再分配,进而促进黑麦草地上部分生长;2)在菌丝桥连...
【文章来源】:草业学报. 2020,29(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菌丝桥装置
各处理下,黑麦草的菌根侵染率为49%~64%,白三叶为65%~71%,且连接处理与未连接处理对菌根侵染率无显著影响(图2;表2和表3)。2.2 植物茎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及总生物量
菌丝桥未连接处理下黑麦草和白三叶JA浓度均无明显变化,而菌丝桥连接处理下,针刺白三叶12 h后,白三叶与其连接的黑麦草的 JA 浓度分别升高了79.32% 和 44.69%(P<0.05)(图6)。图4 黑麦草和白三叶茎叶过氧化物酶活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M真菌对红花生长及其有效成分的影响[J]. 赵祥,曾广萍,杨盼,翟亚萍,张霞,刘红玲. 干旱区研究. 2019(04)
[2]不同基质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桑树生长的影响[J]. 黄小辉,陈道静,冯大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3]铅胁迫下接种AM真菌对龙葵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的影响[J]. 韩娟,张向前,赵金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4)
[4]AM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机制[J]. 张伟珍,古丽君,段廷玉. 草业科学. 2018(03)
[5]菌丝桥介入枳根系间抗溃疡病的信号物质响应[J]. 张艺灿,刘利平,邹英宁,刘春艳,吴强盛. 菌物学报. 2017(07)
[6]丛枝菌根根外菌丝网络形成过程中的时间效应及植物介导作用[J]. 雷垚,伍松林,郝志鹏,陈保冬. 西北植物学报. 2013(01)
[7]白三叶草病虫害防治综述[J]. 沈忠福. 陕西农业科学. 2012(03)
[8]丛枝菌根菌丝桥介导的番茄植株根系间抗病信号的传递[J]. 谢丽君,宋圆圆,曾任森,王瑞龙,魏晓晨,叶茂,胡林,张晖.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5)
[9]植物抗病抗逆机理的研究概述[J]. 徐玲,陈自宏,晏爱芬,余丽. 江西农业学报. 2012(03)
[10]多年生黑麦草的逆境生理研究进展[J]. 马博英. 生物学杂志. 2010(02)
硕士论文
[1]AM真菌影响喀斯特植物群落个体间养分转移与分配[D]. 王鹏鹏.贵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59574
【文章来源】:草业学报. 2020,29(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菌丝桥装置
各处理下,黑麦草的菌根侵染率为49%~64%,白三叶为65%~71%,且连接处理与未连接处理对菌根侵染率无显著影响(图2;表2和表3)。2.2 植物茎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及总生物量
菌丝桥未连接处理下黑麦草和白三叶JA浓度均无明显变化,而菌丝桥连接处理下,针刺白三叶12 h后,白三叶与其连接的黑麦草的 JA 浓度分别升高了79.32% 和 44.69%(P<0.05)(图6)。图4 黑麦草和白三叶茎叶过氧化物酶活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M真菌对红花生长及其有效成分的影响[J]. 赵祥,曾广萍,杨盼,翟亚萍,张霞,刘红玲. 干旱区研究. 2019(04)
[2]不同基质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桑树生长的影响[J]. 黄小辉,陈道静,冯大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3]铅胁迫下接种AM真菌对龙葵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的影响[J]. 韩娟,张向前,赵金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4)
[4]AM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机制[J]. 张伟珍,古丽君,段廷玉. 草业科学. 2018(03)
[5]菌丝桥介入枳根系间抗溃疡病的信号物质响应[J]. 张艺灿,刘利平,邹英宁,刘春艳,吴强盛. 菌物学报. 2017(07)
[6]丛枝菌根根外菌丝网络形成过程中的时间效应及植物介导作用[J]. 雷垚,伍松林,郝志鹏,陈保冬. 西北植物学报. 2013(01)
[7]白三叶草病虫害防治综述[J]. 沈忠福. 陕西农业科学. 2012(03)
[8]丛枝菌根菌丝桥介导的番茄植株根系间抗病信号的传递[J]. 谢丽君,宋圆圆,曾任森,王瑞龙,魏晓晨,叶茂,胡林,张晖.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5)
[9]植物抗病抗逆机理的研究概述[J]. 徐玲,陈自宏,晏爱芬,余丽. 江西农业学报. 2012(03)
[10]多年生黑麦草的逆境生理研究进展[J]. 马博英. 生物学杂志. 2010(02)
硕士论文
[1]AM真菌影响喀斯特植物群落个体间养分转移与分配[D]. 王鹏鹏.贵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59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2595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