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地区棉铃虫种群迁飞生物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9 10:26
  迁飞是昆虫对自然资源季节性变化的适应策略,也是导致害虫区域性大爆发和植物病害突然流行的重要因素,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挑战。棉铃虫是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虫,多食性、繁殖力强和兼性迁飞的特点促进了其广泛分布。渤海湾地区是重要的害虫迁飞通道,处于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连接地带,阐明渤海湾地区的棉铃虫生物学特征对于保障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利用高空探照灯、卵巢解剖、昆虫飞行磨、扫描电镜、PCR技术、微量点滴和玻璃管药膜等方法,监测了跨海迁飞棉铃虫的种群动态、形态学、生理学、蜜源植物种类和相对抗药性水平的季节性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017-2018年,利用高空探照灯测报系统,监测跨海迁飞棉铃虫的种群数量,发现其种群动态存在显著的年际和季节性差异,2017年的迁飞量是2018年的7.35倍,两年内均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种群性别比例存在季节性差异,北迁期以雌虫较多,回迁期以雄虫为主;卵巢解剖结果表明,其卵巢发育级别和交配次数在整个迁飞期内呈下降趋势。2017-2018年,通过形态学参数测量,比较了北迁期和回迁期迁飞棉铃虫的体型差异,结果表明,北迁个体的体重和...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渤海湾地区棉铃虫种群迁飞生物学研究


棉铃虫在中国的生态区分布(左图)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隍城岛实验基地(右图)位置示意图

迁飞,诱虫,棉铃虫,量变


同一月份的雌虫卵巢成熟情况的差异采用 t-检验进行分析。2.2 结果与分析2.2.1 年际性和季节性种群动态2017-2018 年迁飞期内,在北隍城岛进行的野外调查中尚未发现棉铃虫幼虫,因此高空诱虫灯内诱集的棉铃虫均为跨海迁飞个体,它们已经飞行了至少 40-60 公里才到达实验基地。2017 和 2018 年,迁飞棉铃虫的生物量存在显著的年际性差异,探照灯内诱集的棉铃虫分别为 102723 和 13973 头,即 2017 年是迁飞大发生年,其诱集量是 2018 年的 7.35 倍。2017 年迁飞生物量大,且迁飞高峰日多,极端高峰日出现在 6 月 16 日,单晚诱虫量高达 44833 头,此外单晚诱虫量高于 500 头的夜晚多达 29 天,而 2018 年迁飞量小,单晚最高诱集数目为 9 月 14 日的984 头,单晚诱虫量大于 500 头的夜晚仅 7 天(图 2.1)。2017-2018 年的种群动态波动趋势表明,棉铃虫跨海迁飞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F = 6.045,df1=2, df2= 15, P = 0.012;图 2.1),不同迁飞季节棉铃虫的诱捕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夏季>秋季>春季,平均诱捕数量分别为 50039.5±41671.5、7812.5±2563.5 和 496±140 头,依次占到迁飞总生物量的 74.58±14.70% 、23.83±13.73%和 1.58±0.96%。

迁飞,棉铃虫,雌蛾,种群


Table 2.1 Important date of searchlight trapping of H. armigera in BH Island d年 首见日(头) 高峰日(头) 终见日(头) 2017 14 Apr. (1) 16 Jun. (44833) 24 Oct. (4) 2018 18 Apr. (1) 17 Sep. (984) 22 Oct. (2) .2.2 性别比例2017-2018 年的 4-10 月份,共诱捕迁飞棉铃虫成虫 233392 头,其中 121432 头,总体雄虫数目大于雌虫数目,但差异不显著(χ2= 0.187,d份诱捕的棉铃虫总个体中,4、5 和 10 月雌雄数目差异不大,其余月份期内,各个月份年均雌虫所占比例分别为 46.27±9.48%、38.2±3.9%、.68%、49.84±2.88%、41.83±1.4%和 49.19±4.73%,卡方检验结果也表f = 1,P = 0.209)、5 月份(χ2= 2.68,df = 1,P = 0.102)和 10 月份(χ2= 3.两性数目无显著差异,6 月(χ2= 4.047,df = 1,P = 0.044)和 7 月(χ2= 26表现为雌虫数目显著大于雄虫数目,而 8 月(χ2= 102.085,df = 1,P < 0.f = 1,P < 0.001)则表现为雄虫数目显著高于雌虫数目(图 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用诱虫灯田间应用现状与展望[J]. 桑文,蔡夫业,王小平,张舒,黄求应,朱芬,郭墅濠,雷朝亮.  中国植保导刊. 2018(10)
[2]黄地老虎飞行能力研究[J]. 郭江龙,付晓伟,赵新成,吴孔明.  环境昆虫学报. 2016(05)
[3]花蜜化学成分及其生态功能研究进展[J]. 卿卓,苏睿,董坤,和绍禹.  生态学杂志. 2014(03)
[4]从卵巢发育特点揭示新疆地区棉铃虫迁飞习性[J]. 张娟,马吉宏,徐养诚,王鑫,王佩玲,古孜力努尔·乌麦尔,吕昭智.  生态学杂志. 2013(06)
[5]棉铃虫卵巢形态与卵子发生过程观察[J]. 张万娜,肖海军,梁革梅,郭予元.  昆虫学报. 2013(04)
[6]月见草属植物药用价值的研究综述(英文)[J]. Sumitra Singh,Rupinder Kaur,Surendra Kr.Sharma.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2(07)
[7]月见草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J]. 周秀梅,陈璇.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1(06)
[8]昆虫趋光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程文杰,郑霞林,王攀,雷朝亮,王小平.  应用生态学报. 2011(12)
[9]吸虫塔诱捕的昆虫种类及对麦蚜的监测效果研究[J]. 蒋月丽,武予清,段云,苗进,巩中军,乔格侠.  应用昆虫学报. 2011(06)
[10]卵巢解剖在我国迁飞昆虫研究中的应用[J]. 齐国君,芦芳,胡高,王凤英,高燕,吕利华.  中国植保导刊. 2011(07)

博士论文
[1]小地老虎跨海迁飞规律与虫源地分析[D]. 刘永强.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2]“渤海湾通道”迁飞性昆虫群落结构及种群动态研究[D]. 付晓伟.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3]北方地区重大迁飞性害虫的监测与种群动态分析[D]. 张智.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4]华北地区空中昆虫群落及昆虫季节性迁移的雷达观测[D]. 封洪强.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

硕士论文
[1]稻飞虱迁飞行为的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监测与轨迹分析[D]. 齐会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273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273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e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