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控草对农田主要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09 12:28
  农田杂草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常见的途径主要是人工防除结合化学防除。前者主要利用机械翻压或人力锄草来进行,而后者可能会产生药害或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因此探索科学合理地防控农田杂草新途径十分必要。本研究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斗口农作物试验示范站,基于不同耕作方式、种植方式研究火焰控草对夏玉米田杂草种类、优势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指数特征的影响,在夏闲田及冬小麦田进一步研究火焰控草对杂草种类、数量的影响,以明确火焰控草的效果和适宜时期,为火焰控草技术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得出如下结果:(1)关中灌区夏玉米田的杂草种类主要为:狗尾草、马齿苋、凹头苋、稗草、马唐、苘麻、铁苋菜、香附子、龙葵、灰灰菜、刺儿菜、田旋花、苦苣菜等。相对优势度计算结果表明:狗尾草、马齿苋、凹头苋、香附子、马唐、稗草是夏玉米田的优势杂草。(2)免耕方式下夏玉米各生育时期杂草平均种类、鲜重分别为6.37种/㎡、2834.59g/㎡,旋耕方式下杂草平均种类、鲜重分别为5.10种/㎡、2387.91g/㎡,与免耕方式相比,旋耕方式下杂草种类、鲜重均减少,表明旋耕有利于夏玉米田间杂草的控制。移茬旋耕相比于留茬旋耕杂草发生也有所减...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农田杂草的危害
        1.1.2 保护性耕作农田的杂草危害
        1.1.3 种植方式的控草作用
        1.1.4 火焰控草的作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耕作方式控草的研究进展
        1.3.2 种植方式控草的研究进展
        1.3.3 火焰控草的研究进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材料
    2.4 调查内容与方法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3.1.1 不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田杂草种类的影响
        3.1.2 不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田杂草密度的影响
        3.1.3 不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田杂草种群多样性的影响
        3.1.4 不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田杂草鲜生物量的影响
    3.2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3.2.1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田杂草种类的影响
        3.2.2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田杂草密度的影响
        3.2.3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田杂草种群多样性的影响
        3.2.4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田杂草鲜生物量的影响
    3.3 火焰控草对夏玉米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3.3.1 火焰控草对夏玉米田间杂草种类的影响
        3.3.2 火焰控草对夏玉米田杂草密度的影响
        3.3.3 火焰控草对夏玉米田杂草种群多样性的影响
        3.3.4 火焰控草对夏玉米田杂草鲜重的影响
    3.4 火焰控草对不同耕作方式夏玉米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3.4.1 火焰控草对不同耕作方式田间杂草种类的影响
        3.4.2 火焰控草对不同耕作方式田间杂草密度的影响
        3.4.3 火焰控草对不同耕作方式田间杂草鲜重的影响
    3.5 火焰控草对不同种植方式夏玉米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3.5.1 火焰控草对不同种植方式田间杂草种类的影响
        3.5.2 火焰控草对不同种植方式田间杂草密度的影响
        3.5.3 火焰控草对不同种植方式田间杂草鲜重的影响
    3.6 火焰控草与耕作方式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田间杂草的互作影响
        3.6.1 火焰控草对杂草种类的互作影响
        3.6.2 火焰控草对杂草密度的互作影响
        3.6.3 火焰控草对杂草鲜重的互作影响
    3.7 火焰控草对夏闲田杂草生长的影响
        3.7.1 火焰控草对杂草种类的影响
        3.7.2 火焰控草对杂草密度、鲜重的影响
    3.8 火焰控草对冬小麦田杂草生长的影响
        3.8.1 火焰控草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3.8.2 火焰控草对冬小麦田杂草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3.8.3 不同处理方式对冬闲田杂草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不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4.2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4.3 火焰控草对夏玉米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4.4 三叶期火焰控草对杂草的影响
    4.5 火焰控草的效果
    4.6 结论
    4.7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 张震,曹亚蒙,武建勇,马友华,何金铃,周迪.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02)
[2]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研究[J]. 杨威,李勇,谷金英,曹鸿鹏,张磊.  吉林农业. 2018(24)
[3]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及策略初探[J]. 王凤瑛.  农民致富之友. 2018(23)
[4]免耕对土壤特性的影响[J]. 胡娜.  河南农业. 2018(19)
[5]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荞麦田杂草及荞麦产量的影响[J]. 李春花,孙道旺,何成兴,王艳青,卢文洁,尹桂芳,肖卿,王莉花.  杂草学报. 2018(02)
[6]间作豆类作物对玉米田中杂草防控作用的研究[J]. 党晶晶,张越,霍静倩,张金林.  玉米科学. 2017(05)
[7]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耕作模式和水分管理对杂草的影响[J]. 李秉华,刘小民,许贤,吴国强,王贵启.  杂草学报. 2017(03)
[8]浅谈保护性耕作与病虫草害的发生[J]. 张艳红,杨秋英.  现代农村科技. 2016(24)
[9]夏玉米田杂草危害及综合防治分析[J]. 王喜民.  农业与技术. 2016(16)
[10]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田杂草发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刘胜男,朱建义,郑仕军,王东风,王彬,张建军,周小刚.  杂草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动态规律研究[D]. 张北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8

硕士论文
[1]不同茬口当归田杂草群落特征及除草剂筛选研究[D]. 梁伟.甘肃农业大学 2018
[2]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杂草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D]. 王能伟.齐鲁工业大学 2017
[3]不同覆盖方式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D]. 冯冬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4]耕作方式对华北寒旱区燕麦田杂草群落及土壤特性的影响[D]. 郝雅星.河北农业大学 2015
[5]周口地区农业耕作模式对田间杂草的影响[D]. 张杰.河南师范大学 2014
[6]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研究[D]. 曾莉莉.石河子大学 2013
[7]内蒙古武川县燕麦田杂草种类及除草剂的筛选[D]. 谷雪菲.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
[8]农田杂草种子库群落及绿色控草技术研究[D]. 章超斌.南京农业大学 2011
[9]火干扰对重庆亚热带森林植被及土壤的影响[D]. 严超龙.西南大学 2008
[10]不同杂草管理模式对农田潜杂草群落动态影响的研究[D]. 韦继光.南京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73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273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3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