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持久条锈病抗源品种89144(BJ144)芒性状遗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3 05:09
  分别以小麦持久条锈病抗源品种89144-2-3-11-2、89144-2-14-4-1-2为父本,感病小麦品种铭贤169为母本进行常规杂交,F1代种子单粒播种,在F2代成株期进行芒的分离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顶芒品系和全芒小麦杂交后,2组合F2代群体芒的性状分离均符合1∶2的理论比例,全芒对顶芒均为显性,且全芒受1对显性基因的控制。这是否说明小麦芒性或顶芒还存在隐性性状的可能,抑或与该小麦材料是外源DNA导入小麦的变异后代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2020,(10)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花粉管通道法导入高粱DNA创造优良小麦新品系的分子聚合育种[J]. 欧巧明,崔文娟,王炜,倪建福,王红梅,杨芳萍,罗俊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02)
[2]普通小麦芒的遗传分析[J]. 黄瑾,骆惠生,张勃,贾秋珍,金明安,曹世勤,金社林.  甘肃农业科技. 2011(02)
[3]高粱DNA导入引起小麦HMW-GS的变异及其品质改良和变异机理分析[J]. 欧巧明,倪建福,崔文娟,庞斌双.  中国粮油学报. 2011(01)
[4]农家品种老芒麦抗条锈基因遗传分析[J]. 骆惠生,曹世勤,贾秋珍,金明安,金社林.  甘肃农业科技. 2007(07)
[5]小麦抗条锈新品系89144抗锈机理研究[J]. 倪建福,欧巧明,令利军,叶春雷,王亚馥,邢更妹,李杉,崔凯荣,武禄光.  植物保护. 2006(01)
[6]高粱总DNA导入春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变化[J]. 倪建福,欧巧明,庞斌双,王晓娟,李兴林,王亚馥,武禄光.  兰州大学学报. 2005(06)
[7]抗锈小麦品系89144对锈菌侵染和伤害反应的比较[J]. 邢更妹,王蒂,崔凯荣,王根轩.  中国农业科学. 2003(01)
[8]“高优503”小麦芒基因染色体定位[J]. 王彦梅,安调过,王志国,纪军.  生态农业研究. 2000(04)
[9]导入高梁DNA选育丰产、抗逆小麦新品系及其RAPD分子验证[J]. 裴新梧,崔凯荣,孔英珍,王亚馥,倪建福,周文麟.  兰州大学学报. 1999(02)
[10]春小麦籽粒增重过程及营养器官对于粒重的贡献[J]. 杨汉森,王世敬.  宁夏农林科技. 1987(01)

硕士论文
[1]小麦芒长抑制基因B1近等基因系的鉴定及遗传分析[D]. 杜斌.山东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81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281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8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