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病菌(Bipolaris maydis)对苯基吡咯类杀菌剂咯菌腈潜在抗药性风险评估

发布时间:2021-07-18 16:49
  玉米小斑病是极具破坏性世界重要病害之一,目前,该病害已经对玉米、高粱、大麦和小麦等作物的产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病原菌是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有性态:异旋孢腔菌 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玉米小斑病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由于生产中常用杀菌剂种类并不多样且施用次数过多,所以很容易产生玉米小斑病对这些杀菌剂的抗性,从而防效下降,造成严重损失。20世纪90年代,苯基吡咯类杀菌剂咯菌腈问世,并且被认为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果蔬灰霉病防效优异。在我国,咯菌腈主要采用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和喷雾方式,进行病害防控。近年来,发现我国田间灰葡萄孢菌对咯菌腈产生了抗药性,其分子机制为菌体Ⅲ型组氨酸激酶HAMP重复结构域和HATPasec内发生突变。在我国,防治玉米小斑病的杀菌剂匮乏。本文旨在研究玉米小斑病病菌对咯菌腈抗药性风险评估,为该病科学防控奠定理论基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玉米小斑病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基线。100株玉米小斑病菌株对咯菌腈的平均 EC50 值为 0.044 ± 0.022 μg mL-1,EC...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玉米小斑病病菌(Bipolaris maydis)对苯基吡咯类杀菌剂咯菌腈潜在抗药性风险评估


图2-2菌丝形态??.--rn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防治效果[J]. 甘林,王志纯,代玉立,杜宜新,阮宏椿,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福建农业学报. 2015(12)
[2]天津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检测及治理对策[J]. 郝永娟,霍建飞,高苇,刘春艳,王万立.  天津农业科学. 2015(10)
[3]柑橘绿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基线的建立[J]. 符雨诗,王明爽,阮若昕,朱从一,孙学鹏,李红叶.  浙江农业学报. 2015(01)
[4]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综述[J]. 王良发,张守林,徐国举,张金奎,王海军,靳海蕾,郭冰.  安徽农学通报. 2014(19)
[5]哈茨木霉SH2303防治玉米小斑病的初步研究[J]. 马佳,范莉莉,傅科鹤,余传金,李雅乾,陈捷.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01)
[6]黄淮海地区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评价[J]. 赵聚莹,蒋晓丽,贾海民,李术臣,石洁,张海剑.  河北农业科学. 2012(09)
[7]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技术[J]. 陈素芳.  农技服务. 2012(02)
[8]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 孙常刚.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01)
[9]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小斑病发生的影响[J]. 李宝深,冯固,吕家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06)
[10]枯草芽孢杆菌B47菌株高产抗菌物质的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J]. 叶云峰,黎起秦,袁高庆,付岗,缪剑华,林纬.  微生物学通报. 2011(09)

硕士论文
[1]西南地区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菌核净的抗性监测及抗性机理[D]. 乔昕.西南大学 2015
[2]玉米小斑病菌T毒素及SA诱导玉米抗小斑病的研究[D]. 翟彩霞.河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89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289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6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