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菌素诱导桑树抗细菌性疫病的生理机制
发布时间:2021-07-23 13:38
丁香假单胞杆菌桑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引起的细菌性疫病(Mulberry Bacterial Blight)是桑树主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现有蚕桑生产上该病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不仅效果差,还会带来增强病原菌抗性、增加爆发几率和环境污染等负面问题,寻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防治效果高效的新型防控方式成为当务之急。“植物免疫诱抗剂”来自于植物寄主,大剂量时对植物体表现毒性,低剂量时刺激植物体产生防御信号,激活或诱导防御基因表达,诱导产生保护物质,从而提高植物对病原寄主的抗性。冠菌素(COR)是病原微生物在感染植物时产生的一种植物毒素,在病原菌入侵过程中起到协同作用;但低剂量COR作为“免疫诱抗剂”能提高桑树对桑疫病的抗性。本论文通过分析桑叶气孔的早期防御,阐述COR诱导的桑树早期防御信号和激活的防御酶,探究COR诱导桑树产生的保护物质及其对病原菌的抑制机理,探索了低剂量COR作为桑树“免疫诱抗剂”提高对桑疫病抗性的机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COR能破坏桑树气孔的先天免疫机能。病原菌接触桑叶早期(1 h),气孔主动关闭,阻碍病原菌入侵;后期...
【文章来源】: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COR和不同病原菌处理第7天桑苗子叶叶绿素含量
图 3.7 H2O2的荧光现象Figure 3.7 Fluorescence images of H2O2DPI: 20 μmol/L; Vc: 20 mmol/L. Magnification: 10×40NO作为信号分子参与COR的作用COR对桑树幼苗NO含量的影响如图3.8所示。0.01 μmol/L COR处理组NO含 h显著高于对照组,最高峰在8 h,比对照组增加了89.9 %。COR处理组4-10色荧光呈现,最强荧光在8 h(图3.9e-h)。NO可与O2. 反应形成ONOO-,O种毒性中间产物,可以杀伤病原菌;同时NO也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植物的反应[178-179]。本文中NO最高峰出现在8 h左右,而O2. 最高峰出现在1-3 h,两上不一致,因此COR作用桑树过程中NO仅起到信号分子的作用。植物体内NO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途径和硝酸还原酶(。L-NAME是NOS的抑制剂,NaN3是NR的抑制剂。当L-NAME和NaN3协同
48图 3.9 NO 的荧光现象Figure 3.9 Fluorescence images of NO(10×40)PI: 20 μmol/L; Vc: 20 mmol/L; L-NAME: 0.05 mmol/L; NaN3: 0.2 mmol/L; H2O2: 20 mmo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人蕉有机酸组分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J]. 刘晓宇,傅海燕,黄国和,柴天,高攀峰,吴义诚. 环境工程学报. 2015(12)
[2]土壤强还原过程产生的有机酸对土传病原菌的抑制作用[J]. 黄新琦,温腾,孟磊,张金波,蔡祖聪. 植物保护. 2015(06)
[3]15个桑品种不同季节桑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及主成分分析[J]. 张俊,颜新培,龚昕,龙唐忠,李飞鸣,徐瑛,邹湘月,雷语. 蚕业科学. 2016(01)
[4]蒲公英中绿原酸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 贾梅珍,冯昕. 食品工业. 2013(10)
[5]Coronatine Induces an Accumulation of Anthocyanin and Starch in Purple-fleshed Sweetpotato(Ipomoea batatas Lam.)[J]. Baoqing WANG,Beitao XIE,Haiyan ZHANG,Liming ZHANG,Qingmei W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10)
[6]芦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ortase A的抑制作用[J]. 王亚男,柳秉润,邓旭明,王大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3(03)
[7]桑叶中黄酮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研究[J]. 叶德荣. 农技服务. 2012(12)
[8]冠菌素处理对忍冬的花和叶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 牛晓雪,陈小文,崔旭盛,苏贺,郭玉海,董学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05)
[9]桑叶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孙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28)
[10]茉莉酸生物合成的调控及其信号通路[J]. 刘庆霞,李梦莎,国静. 植物生理学报. 2012(09)
硕士论文
[1]冠菌素的发酵研究[D]. 张国栋.中国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99393
【文章来源】: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COR和不同病原菌处理第7天桑苗子叶叶绿素含量
图 3.7 H2O2的荧光现象Figure 3.7 Fluorescence images of H2O2DPI: 20 μmol/L; Vc: 20 mmol/L. Magnification: 10×40NO作为信号分子参与COR的作用COR对桑树幼苗NO含量的影响如图3.8所示。0.01 μmol/L COR处理组NO含 h显著高于对照组,最高峰在8 h,比对照组增加了89.9 %。COR处理组4-10色荧光呈现,最强荧光在8 h(图3.9e-h)。NO可与O2. 反应形成ONOO-,O种毒性中间产物,可以杀伤病原菌;同时NO也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植物的反应[178-179]。本文中NO最高峰出现在8 h左右,而O2. 最高峰出现在1-3 h,两上不一致,因此COR作用桑树过程中NO仅起到信号分子的作用。植物体内NO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途径和硝酸还原酶(。L-NAME是NOS的抑制剂,NaN3是NR的抑制剂。当L-NAME和NaN3协同
48图 3.9 NO 的荧光现象Figure 3.9 Fluorescence images of NO(10×40)PI: 20 μmol/L; Vc: 20 mmol/L; L-NAME: 0.05 mmol/L; NaN3: 0.2 mmol/L; H2O2: 20 mmo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人蕉有机酸组分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J]. 刘晓宇,傅海燕,黄国和,柴天,高攀峰,吴义诚. 环境工程学报. 2015(12)
[2]土壤强还原过程产生的有机酸对土传病原菌的抑制作用[J]. 黄新琦,温腾,孟磊,张金波,蔡祖聪. 植物保护. 2015(06)
[3]15个桑品种不同季节桑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及主成分分析[J]. 张俊,颜新培,龚昕,龙唐忠,李飞鸣,徐瑛,邹湘月,雷语. 蚕业科学. 2016(01)
[4]蒲公英中绿原酸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 贾梅珍,冯昕. 食品工业. 2013(10)
[5]Coronatine Induces an Accumulation of Anthocyanin and Starch in Purple-fleshed Sweetpotato(Ipomoea batatas Lam.)[J]. Baoqing WANG,Beitao XIE,Haiyan ZHANG,Liming ZHANG,Qingmei W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10)
[6]芦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ortase A的抑制作用[J]. 王亚男,柳秉润,邓旭明,王大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3(03)
[7]桑叶中黄酮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研究[J]. 叶德荣. 农技服务. 2012(12)
[8]冠菌素处理对忍冬的花和叶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 牛晓雪,陈小文,崔旭盛,苏贺,郭玉海,董学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05)
[9]桑叶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孙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28)
[10]茉莉酸生物合成的调控及其信号通路[J]. 刘庆霞,李梦莎,国静. 植物生理学报. 2012(09)
硕士论文
[1]冠菌素的发酵研究[D]. 张国栋.中国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99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2993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