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菌唑对小麦三种重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发布时间:2021-07-27 15:58
在江苏宜兴、安徽凤台、河南内乡、陕西岐山等4地开展了10%叶菌唑悬浮剂防治小麦重要病害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喷施2次,10%叶菌唑悬浮剂在600 mL/hm2的用量下,对小麦条锈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在750 m L/hm2的用量下,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有优良的防治效果,能很好地控制住以上重要病害对小麦的危害。产量测量结果表明,10%叶菌唑在750 mL/hm2的用量下,相对于空白对照,其保产增产率达20%以上。
【文章来源】:现代农药. 2020,19(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1.2 试验区设置
1.3 施药方法
1.4 调查方法
1.4.1 小麦条锈病的调查
1.4.2 小麦白粉病的调查
1.4.3 小麦赤霉病的调查
1.4.4 产量调查
1.4.5 安全性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2.2 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
2.3 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2.4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叶菌唑的光解和土壤降解特性[J]. 程冰峰,杨倩文,周自豪,王鸣华. 环境化学. 2018(10)
[2]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麦和土壤中叶菌唑的残留[J]. 周自豪,程冰峰,王鸣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02)
[3]叶菌唑在小麦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风险评价[J]. 石凯威,汤丛峰,李莉,刘丰茂. 农药学学报. 2015(03)
[4]新型杀菌剂叶菌唑对小麦几种病害的室内毒力测定及应用[J]. 何莲,李建明,雷满香,易正华,白建军,欧晓明. 农药. 2014(08)
[5]戊唑醇与羟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 韩青梅,康振生,段双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7)
[6]戊唑醇与叶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J]. 韩青梅,康振生,段双科. 植物保护学报. 2003(04)
[7]三唑类杀菌剂种菌唑和叶菌唑[J]. 邬柏春,冯化成. 世界农药. 2001(03)
[8]新内吸吡咯杀菌剂羟菌唑[J]. 赖以飞. 农药译丛. 1998(05)
[9]新杀菌剂羟菌唑[J]. A.J.Sampson,陈文. 农药. 1993(06)
本文编号:3306094
【文章来源】:现代农药. 2020,19(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1.2 试验区设置
1.3 施药方法
1.4 调查方法
1.4.1 小麦条锈病的调查
1.4.2 小麦白粉病的调查
1.4.3 小麦赤霉病的调查
1.4.4 产量调查
1.4.5 安全性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2.2 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
2.3 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2.4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叶菌唑的光解和土壤降解特性[J]. 程冰峰,杨倩文,周自豪,王鸣华. 环境化学. 2018(10)
[2]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麦和土壤中叶菌唑的残留[J]. 周自豪,程冰峰,王鸣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02)
[3]叶菌唑在小麦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风险评价[J]. 石凯威,汤丛峰,李莉,刘丰茂. 农药学学报. 2015(03)
[4]新型杀菌剂叶菌唑对小麦几种病害的室内毒力测定及应用[J]. 何莲,李建明,雷满香,易正华,白建军,欧晓明. 农药. 2014(08)
[5]戊唑醇与羟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 韩青梅,康振生,段双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7)
[6]戊唑醇与叶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J]. 韩青梅,康振生,段双科. 植物保护学报. 2003(04)
[7]三唑类杀菌剂种菌唑和叶菌唑[J]. 邬柏春,冯化成. 世界农药. 2001(03)
[8]新内吸吡咯杀菌剂羟菌唑[J]. 赖以飞. 农药译丛. 1998(05)
[9]新杀菌剂羟菌唑[J]. A.J.Sampson,陈文. 农药. 1993(06)
本文编号:3306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3060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