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小卷蛾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

发布时间:2021-08-14 14:31
  【目的】桉小卷蛾是桉树、番石榴等林木和果树的一种重要害虫。为确定桉小卷蛾成虫触角上的感器对寻找生存环境及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起的作用,研究了桉小卷蛾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桉小卷蛾成虫触角感器进行了详细观察和研究。【结果】桉小卷蛾雌、雄蛾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触角的外侧面覆盖有鳞片;雄性触角略短于雌虫,且鞭节近1/4处有一凹陷。共发现7种感器,即鳞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刺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其中以毛形感器数量最多。【结论】桉小卷蛾雌雄成虫触角的感器种类、分布、数量有一定的规律但又有差异。建议应用气相-触角电位联用技术GC-EAD和触角电位EGA等技术进一步解析触角感器的功能。 

【文章来源】:生物安全学报. 2020,29(03)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桉小卷蛾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


桉小卷蛾触角构造

桉小卷蛾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


鳞形感器

触角,锥形,卷蛾


腔锥形感器是桉小卷蛾触角表皮下陷而形成的一个浅圆形空腔,中央着生有感觉锥。雌性桉小卷蛾触角上的腔锥形感器主要集中在触角鞭节的端部,并沿其分支方向呈现线性排列,外形像一朵菊花。该类感觉器直径11.0~30.0μm,其圆腔四周围分布着3~9根不等的环毛,中间的感觉锥可见或不可见。雄蛾触角上的腔锥形感器较雌蛾的要小,且大小基本一致,直径7.4~10.0μm,环毛5~7根,着生在触角鞭节背面顶端3~4个分支的上部,每个分支上有3~4个(图6)。研究表明,鳞翅目昆虫的腔锥形感器具有感受湿度、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桉小卷蛾的腔锥感器是否具有类似的作用还有待于后续的研究证实。图6 触角鞭节端部的腔锥形感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肾卷裙夜蛾触角感器与雌性腺超微结构观察[J]. 曹春雷,张倩,刘怡,李奕震.  山东林业科技. 2015(04)
[2]鳞翅目昆虫的触角感器[J]. 郭振营,王振军.  生物学通报. 2015(02)
[3]梨小食心虫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J]. 张国辉,宋月芹,田晓丽,仵均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0)
[4]柑橘长卷蛾触角感器种类与分布的形态学研究[J]. 张蒙,靳秀芳,常明山,温秀军,李奕震.  江苏林业科技. 2014(04)
[5]12种杀虫剂对桉小卷蛾的室内毒力测定[J]. 蒋振环,吴梅香,肖锦钰,郭莹,刘长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6]桃蛀螟成虫触角超微结构观察及对玉米花丝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J]. 李倩,张天涛,白树雄,何康来,王勤英,李云龙,王振营.  植物保护. 2014(01)
[7]曲纹稻弄蝶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J]. 袁向群,高可,张国云,杜潇,袁锋.  中国植保导刊. 2013(12)
[8]闽南番石榴树冠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J]. 吴梅香,傅建炜,占志雄,李建宇,张莉,邱良妙,刘长明.  热带作物学报. 2011(03)
[9]笋秀夜蛾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 邓顺,舒金平,董双林,王浩杰.  林业科学. 2010(12)
[10]茶银尺蠖雄蛾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J]. 胡文静,陈文龙,韦卫,许晓青.  昆虫知识. 2010(05)



本文编号:3342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342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8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