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黑斑病菌对烯唑醇的敏感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3 09:41
为了解三七黑斑病菌对烯唑醇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分离自云南省砚山、石林、丘北和西双版纳不同地区的50个三七黑斑病菌菌株对烯唑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0个供试菌株对烯唑醇的EC50值在0.173 9~6.670 7 g/mL,平均EC50值为(1.784 5±1.195 4) g/mL,已出现对烯唑醇敏感性降低的亚群体,其中41个菌株对烯唑醇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正态分布,将这41个菌株的EC50平均值(1.354 2±0.652 9) g/mL作为三七黑斑病菌对烯唑醇的相对敏感基线;其他9个菌株中,抗性菌株有2个,抗性指数在3~10。由此推测,供试的三七黑斑病菌已出现对烯唑醇产生抗药性的趋势。本研究为三七黑斑病菌抗药性风险评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文章来源】:特产研究. 2020,42(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50株三七黑斑病菌对烯唑醇的敏感性频率分布
不同地区来源的三七黑斑病菌株对烯唑醇的敏感性不同(表1),石林地区菌株的EC50值为0.173 9~6.670 7 g/mL,敏感性差异倍数最大,达38.4倍,平均EC50最高,为2.417 4 g/m L,表现为最不敏感;其次是丘北地区,菌株EC50值为0.256 5~2.734 3 g/m L,敏感性差异倍数约为10.7倍;西双版纳地区菌株的EC50值为0.543 4~3.326 3 g/mL,敏感性差异倍数约为6.1倍;砚山地区菌株的EC50值为0.6073~3.6299 g/m L,敏感性差异倍数最小,为6.0倍,平均EC50最低,为1.3050 g/m L,表现为最敏感。其中,来自石林的菌株HS08(0.1739 g/m L)对烯唑醇的敏感性最高(图3A),而同样来自石林的菌株HS04(6.670 7 g/m L)对烯唑醇的敏感性则最低(图3B),说明相同地区的菌株敏感性也存在一定差异。仅在石林地区检测出对烯唑醇表现为低抗的菌株,其余地区菌株对烯唑醇均表现为敏感。2.3 不同地区来源菌株对烯唑醇敏感性水平的系统聚类分析
从云南省4个地区每地区随机抽取8株三七黑斑病菌株,共32株,对其EC50值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系谱图显示(图4),烯唑醇32个菌株的EC50值可分为3个聚类组,每组分别包含20、8、4个菌株。第一聚类组中出现菌株数较多,包含4个地区菌株;第二聚类组包含除砚山以外其余3个地区菌株;第三聚类组中包含除西双版纳以外其余3个地区菌株。表明三七黑斑病菌对烯唑醇的敏感性差异与菌株来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4 菌株对烯唑醇的抗性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省枸杞炭疽病菌对4种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敏感性[J]. 张海英,刘永刚,李建军,张新瑞. 农药学学报. 2019(04)
[2]烟草赤星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氟环唑敏感性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J]. 张彬彬,赵晓雨,刘翔,王雪婷,张秀娟,夏晓明. 植物保护学报. 2019(03)
[3]广东花生黑腐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J]. 李娜,王泽钿,何桂碧,向梅梅,张云霞. 热带作物学报. 2019(03)
[4]不同杀菌剂对三七黑斑病菌的毒力测定[J]. 包媛媛,赵娟秀,杨加艳,王官民,毛忠顺,杨莉,冯光泉. 中国农学通报. 2018(02)
[5]中国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J]. 徐建强,杨岚,平忠良,陈静,夏彦飞,刘圣明,郑伟,林晓民. 农药学学报. 2017(05)
[6]六种三唑类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毒力及其安全性和田间防效评价[J]. 王晓坤,郭贝贝,高杨杨,慕卫,刘峰. 植物保护学报. 2017(04)
[7]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氟环唑及烯唑醇的敏感性[J]. 徐建强,平忠良,李慧凯,杨霞,朱艳阁,刘庆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1)
[8]E,R(-)-烯唑醇控制‘京葫36’徒长和白粉病的效果[J]. 孙朝辉,陈丽萍,孙令强,程斐. 中国瓜菜. 2016(11)
[9]三七黑斑病病原菌的复核鉴定[J]. 黄宏强,范小燕,陶亚群,鲁红学,邓建新.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15)
[10]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丙环唑、烯唑醇和咪鲜胺的敏感性[J]. 甘林,代玉立,滕振勇,阮宏椿,杜宜新,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农药学学报. 2016(02)
硕士论文
[1]黑龙江省链格孢属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及杀菌剂抗药性分析[D]. 姚亮亮.东北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57629
【文章来源】:特产研究. 2020,42(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50株三七黑斑病菌对烯唑醇的敏感性频率分布
不同地区来源的三七黑斑病菌株对烯唑醇的敏感性不同(表1),石林地区菌株的EC50值为0.173 9~6.670 7 g/mL,敏感性差异倍数最大,达38.4倍,平均EC50最高,为2.417 4 g/m L,表现为最不敏感;其次是丘北地区,菌株EC50值为0.256 5~2.734 3 g/m L,敏感性差异倍数约为10.7倍;西双版纳地区菌株的EC50值为0.543 4~3.326 3 g/mL,敏感性差异倍数约为6.1倍;砚山地区菌株的EC50值为0.6073~3.6299 g/m L,敏感性差异倍数最小,为6.0倍,平均EC50最低,为1.3050 g/m L,表现为最敏感。其中,来自石林的菌株HS08(0.1739 g/m L)对烯唑醇的敏感性最高(图3A),而同样来自石林的菌株HS04(6.670 7 g/m L)对烯唑醇的敏感性则最低(图3B),说明相同地区的菌株敏感性也存在一定差异。仅在石林地区检测出对烯唑醇表现为低抗的菌株,其余地区菌株对烯唑醇均表现为敏感。2.3 不同地区来源菌株对烯唑醇敏感性水平的系统聚类分析
从云南省4个地区每地区随机抽取8株三七黑斑病菌株,共32株,对其EC50值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系谱图显示(图4),烯唑醇32个菌株的EC50值可分为3个聚类组,每组分别包含20、8、4个菌株。第一聚类组中出现菌株数较多,包含4个地区菌株;第二聚类组包含除砚山以外其余3个地区菌株;第三聚类组中包含除西双版纳以外其余3个地区菌株。表明三七黑斑病菌对烯唑醇的敏感性差异与菌株来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4 菌株对烯唑醇的抗性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省枸杞炭疽病菌对4种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敏感性[J]. 张海英,刘永刚,李建军,张新瑞. 农药学学报. 2019(04)
[2]烟草赤星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氟环唑敏感性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J]. 张彬彬,赵晓雨,刘翔,王雪婷,张秀娟,夏晓明. 植物保护学报. 2019(03)
[3]广东花生黑腐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J]. 李娜,王泽钿,何桂碧,向梅梅,张云霞. 热带作物学报. 2019(03)
[4]不同杀菌剂对三七黑斑病菌的毒力测定[J]. 包媛媛,赵娟秀,杨加艳,王官民,毛忠顺,杨莉,冯光泉. 中国农学通报. 2018(02)
[5]中国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J]. 徐建强,杨岚,平忠良,陈静,夏彦飞,刘圣明,郑伟,林晓民. 农药学学报. 2017(05)
[6]六种三唑类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毒力及其安全性和田间防效评价[J]. 王晓坤,郭贝贝,高杨杨,慕卫,刘峰. 植物保护学报. 2017(04)
[7]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氟环唑及烯唑醇的敏感性[J]. 徐建强,平忠良,李慧凯,杨霞,朱艳阁,刘庆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1)
[8]E,R(-)-烯唑醇控制‘京葫36’徒长和白粉病的效果[J]. 孙朝辉,陈丽萍,孙令强,程斐. 中国瓜菜. 2016(11)
[9]三七黑斑病病原菌的复核鉴定[J]. 黄宏强,范小燕,陶亚群,鲁红学,邓建新.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15)
[10]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丙环唑、烯唑醇和咪鲜胺的敏感性[J]. 甘林,代玉立,滕振勇,阮宏椿,杜宜新,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农药学学报. 2016(02)
硕士论文
[1]黑龙江省链格孢属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及杀菌剂抗药性分析[D]. 姚亮亮.东北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57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3576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