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生物农药对蒿小长管蚜的防治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8 10:07
  从化学农药减量和绿色防控的角度出发,本试验研究了除虫菊素、苦参碱、鱼藤酮、桉油精、藜芦碱和虫菊·苦参碱6种生物农药对蒿小长管蚜的田间防控效果,结果表明1.5%的除虫菊素水乳剂、1%的苦参碱可溶性液剂、0.5%的藜芦碱可溶液剂3种生物农药对蒿小长管蚜的防治效果虽然不及化学农药,但防治效果仍然可以达到58%以上。从化学农药减量和绿色防控的角度,上述3种生物农药可在蚜虫发生早期、虫量较低时进行应用。 

【文章来源】: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23(07)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6种生物农药对蒿小长管蚜的防治效果研究


不同生物农药处理对蒿小长管蚜的防治效果对比(2017年)

防治效果,药剂,苦参碱,除虫菊


2018年,我们保留了2017年对蒿小长管蚜防治效果较好的1.5%的除虫菊素水乳剂500倍液(A)和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B)两个处理,另外增加了0.5%的藜芦碱可溶液剂500倍液(E)、1%的虫菊苦参碱微囊悬浮剂800倍液(F)两个处理。调查发现,4种生物农药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与对照药剂相比差异显著,但1.5%的除虫菊素水乳剂500倍液(A)和1%的苦参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B)两个处理对蒿小长管蚜的防治效果仍然较好,用药10d后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80.22%和68.34%。同时,0.5%的藜芦碱可溶性液剂500倍液(E)处理对蒿小长管蚜的防治效果也较好,用药7d后的防治效果达到了58%以上。4种不同药剂处理对蒿小长管蚜的防治效果及对比,见表3和图2。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食用艾蒿植物学性状和栽培技术研究[J]. 岳瑾,周春江,魏海英,杨建国,张涛,卢润刚,董杰,张金良,袁志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19(08)
[2]不同艾蒿品种在北京地区的产量及加工品品质表现[J]. 岳瑾,周春江,张涛,杨建国,魏海英,卢润刚,董杰,张金良,袁志强.  安徽农学通报. 2019(10)
[3]我国艾蒿的种植与开发利用现状[J]. 岳瑾,周春江,杨建国,张涛,卢润刚,魏海英,董杰,张金良,袁志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9)
[4]艾蒿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 龚军,钟林光,任旻琼,张茂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16)
[5]生物药剂混配对枸杞蚜虫的联合毒力作用[J]. 杜玉宁,邓景丽,张宗山,沈瑞清.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6)

硕士论文
[1]河北地区森林公园蚜虫物种多样性研究[D]. 张蕾.河北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68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368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0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