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蓟马对多杀霉素抗性近等基因系的建立及抗性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1 17:13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可以通过其锉吸式口器取食,并且能够在植物间传播病毒造成间接危害。由于西花蓟马具有体型小、隐蔽性强、繁殖力高、孤雌生殖、生活史短等特点,使其很容易对杀虫剂产生抗性,田间防治困难。多杀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杀虫剂,是刺糖多孢菌有氧发酵后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类对环境和非靶标动物友好的生物源农药。多杀霉素的主要作用靶标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次要靶标为γ-氨基丁酸受体(GABA)。尽管多杀霉素类是目前防治蓟马类害虫最为有效的药剂之一,但已有多例田间抗性的报道,研究其对多杀霉素的抗性机制对于西花蓟马的防治和抗性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测定了6个西花蓟马田间种群对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建立了西花蓟马对多杀霉素抗性的近等基因系,建立了nAChR a6亚基缺失型转录本比例与多杀霉素抗性水平的线性模型,并用田间种群进行了验证,研究了叶用莴苣上西花蓟马的防治指标。1.西花蓟马田间种群对不同药剂的抗药性测定2016年测定了北京海淀和延庆、河北石家庄、云南元谋和上蒜、西藏拉萨6个地区的西花蓟马对...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花蓟马对多杀霉素抗性近等基因系的建立及抗性机制研究


烟碱性乙酰胆碱受体示意图

叶用莴苣,产量损失率,虫口密度,防治指标


图 3.1 西花蓟马虫口密度对叶用莴苣产量损失率的影响Figure3.1 Effect of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opulation density on lettuce weight loss3.3 讨论科学合理的防治指标是综合治理西花蓟马的基础和关键。以防治指标为指导,可以避免生产上的无效防治,减少农药过量使用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害虫防治的经济效益。郑伯平(2010)对青岛地区白三叶草地的西花蓟马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得出其防治指标为0.5 头·复叶-1和 3 头·花-1。Nabirye 等(2003)研究了乌干达东部地区豇豆上西花蓟马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得出了 7 头·花序-1的防治指标。赵志清(1996)研究了贵州地区茶树上茶棍蓟马的防治指标,得到了不同茶青产量类型的茶园茶棍蓟马的防治指标,范围在 104~247 头·米-2。本试验结果与上述报道均存在差异,说明蓟马对不同作物造成的损失不同,因而其防治指标也应该分别研究和确定。西花蓟马主要通过刺吸式口器取食植物汁液,造成叶片产生明显斑点,严重时畸形扭曲,因此对叶用蔬菜的危害巨大。由于西花蓟马属微型昆虫,卵期和若虫期不易被发现,因此其虫量和自然死亡率都很难估计;考虑到其成虫的危害性大于若虫,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本试验在人工接虫时选择了虫龄一致的成虫,并以成虫虫口数为标准,制定了叶用莴苣上西花蓟马的防治指标。

多杀,近等基因系,霉素


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西花蓟马对多杀霉素抗性近等基因系 西花蓟马近等基因系构建据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一头西花蓟马雌成虫一生可以产生约 200 头后代(吴青君。因此在本实验中,每轮杂交时我们都挑取了 500 头以上的蛹,羽化后弃去雄虫和有 200 头左右的雌成虫进行下一步的孤雌生殖。理论计算,这些雌虫又可产生 40,00代。采用高世代回交法(BILs),我们使用实验室敏感种群 Ivf03 和从 Ivf03 汰选获素具有高抗性的室内抗性种群 Spin-R 作为亲本,建立多杀霉素抗性的西花蓟马近等具体建立方法如图 4.1 所示。其中敏感种群 Ivf03 的 LC50值为 0.072 mg L-1,抗性种群50值为 2,700 mg L-1,抗性为敏感种群的 38,000 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和云南地区西花蓟马对多杀菌素类药剂产生抗药性[J]. 万岩然,何秉青,苑广迪,魏国树,吴青君.  应用昆虫学报. 2016(02)
[2]番茄斑萎病毒对云南莴苣类蔬菜的侵染危害[J]. 郑宽瑜,吴阔,董家红,方琦,张仲凯.  植物保护. 2015(05)
[3]舞毒蛾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建立[J]. 陈芳,骆有庆,石娟,邬颖,杜秋洋.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0)
[4]白背飞虱ISSR-PCR反应体系构建的正交设计优化[J]. 谢家楠,郭建军,金道超.  植物保护. 2014(02)
[5]西花蓟马对多杀菌素的抗性生化机制研究[J]. 侯文杰,李飞,吴青君,徐宝云,张友军.  应用昆虫学报. 2013(04)
[6]我国主要稻区褐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监测[J]. 王鹏,甯佐苹,张帅,蒋田田,谭利蓉,董嵩,高聪芬.  中国水稻科学. 2013(02)
[7]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J]. 吕要斌,张治军,吴青君,杜予州,张宏瑞,于毅,王恩东,王鸣华,王满囷,童晓立,吕利华,谭新球,付卫东.  应用昆虫学报. 2011(03)
[8]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在新疆的发生为害[J]. 杨华,崔元玗,张升,孙晓军.  新疆农业科学. 2010(11)
[9]大豆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J]. 何海燕,沙伟,张艳馥.  大豆科学. 2010(03)
[10]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异色瓢虫ISSR-PCR反应体系[J]. 关桦楠,迟德富,郑毅,宇佳,李晓灿.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12)



本文编号:3377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377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c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