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种对小斑病的抗性分析及品种间作的控病效果
发布时间:2021-09-04 22:29
采用喷雾接种法和田间自然诱发法,测定福建省11个鲜食玉米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对玉米小斑病的抗性,并探讨抗感病玉米品种间作对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在苗期对301株小斑病菌群体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感病性,品种之间对菌株群体的抗性频率为32.23%~72.76%,其中榕甜1号和永珍7号的抗性频率较高;供试玉米品种在成株期对小斑病的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榕甜1号、永珍7号和闽甜4号均表现为中抗。田间抗感病玉米品种间作试验发现,在福州试验田感病品种粤甜22分别与抗病品种榕甜1号、永珍7号间作后的病情抑制率为33.78%和25.41%;在屏南试验田相同的间作处理两年病情抑制率分别达58.35%、21.05%和52.56%、46.42%。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2020,28(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方法
1.3.1 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的抗性测定
1.3.1. 1 玉米品种苗期对小斑病菌(群体)的抗性测定
1.3.1. 2 玉米品种成株期对小斑病的田间抗性测定
1.3.2 抗感病玉米品种间作对病害的防控效果
1.3.3 病情调查及品种抗性评价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玉米品种苗期对小斑病菌群体的抗性测定
2.2 不同玉米品种成株期对小斑病的田间抗性测定
2.3 福州试验田抗感病玉米品种间作对小斑病发生的影响
2.4 屏南试验田抗感病玉米品种间作对小斑病发生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致病力的分化[J].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石妞妞,阮宏椿,杜宜新,廖蕾,陈福如,杨秀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2]玉米杂交种对广西玉米主要病害抗性鉴定[J]. 李石初,唐照磊,杜青,农倩,磨康. 东北农业科学. 2016(02)
[3]不同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防治效果[J]. 甘林,王志纯,代玉立,杜宜新,阮宏椿,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福建农业学报. 2015(12)
[4]不同密度下品种间作对玉米水分平衡的影响[J]. 王小林,张岁岐,王淑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2)
[5]玉米和马铃薯间作种植对玉米病害的控制[J]. 姜开梅,朱有勇,范静华,刘琴.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12)
[6]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的抗性鉴定[J]. 程平,汪琪.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03)
[7]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的群体质量[J]. 刘天学,李潮海,付景,闫成辉. 生态学报. 2009(11)
[8]不同玉米品种间作对抗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陈国立,宋多义,祁丽敏,刘建娜,李元力,李清峰. 山东农业科学. 2009(06)
[9]玉米不同品种间作增产机制[J]. 史振声,朱敏,李凤海,王志斌. 种子. 2008(12)
[10]不同玉米自交系对小斑病和灰斑病的抗性分析[J]. 邢光耀. 玉米科学. 2008(05)
博士论文
[1]双基因型玉米间作控制气传病害的生态生理基础[D]. 刘天学.河南农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玉米不同品种间作、混作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D]. 朱敏.沈阳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84123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2020,28(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方法
1.3.1 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的抗性测定
1.3.1. 1 玉米品种苗期对小斑病菌(群体)的抗性测定
1.3.1. 2 玉米品种成株期对小斑病的田间抗性测定
1.3.2 抗感病玉米品种间作对病害的防控效果
1.3.3 病情调查及品种抗性评价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玉米品种苗期对小斑病菌群体的抗性测定
2.2 不同玉米品种成株期对小斑病的田间抗性测定
2.3 福州试验田抗感病玉米品种间作对小斑病发生的影响
2.4 屏南试验田抗感病玉米品种间作对小斑病发生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致病力的分化[J].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石妞妞,阮宏椿,杜宜新,廖蕾,陈福如,杨秀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2]玉米杂交种对广西玉米主要病害抗性鉴定[J]. 李石初,唐照磊,杜青,农倩,磨康. 东北农业科学. 2016(02)
[3]不同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防治效果[J]. 甘林,王志纯,代玉立,杜宜新,阮宏椿,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福建农业学报. 2015(12)
[4]不同密度下品种间作对玉米水分平衡的影响[J]. 王小林,张岁岐,王淑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2)
[5]玉米和马铃薯间作种植对玉米病害的控制[J]. 姜开梅,朱有勇,范静华,刘琴.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12)
[6]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的抗性鉴定[J]. 程平,汪琪.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03)
[7]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的群体质量[J]. 刘天学,李潮海,付景,闫成辉. 生态学报. 2009(11)
[8]不同玉米品种间作对抗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陈国立,宋多义,祁丽敏,刘建娜,李元力,李清峰. 山东农业科学. 2009(06)
[9]玉米不同品种间作增产机制[J]. 史振声,朱敏,李凤海,王志斌. 种子. 2008(12)
[10]不同玉米自交系对小斑病和灰斑病的抗性分析[J]. 邢光耀. 玉米科学. 2008(05)
博士论文
[1]双基因型玉米间作控制气传病害的生态生理基础[D]. 刘天学.河南农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玉米不同品种间作、混作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D]. 朱敏.沈阳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84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3841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