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杀虫剂拌种处理对棉花苗蚜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1-09-04 22:52
  【目的】评价5种供试杀虫剂拌种处理对棉花苗蚜防效和棉花苗期的安全性,以获得拌种处理防效优于吡虫啉的替代药剂。【方法】测定棉籽7 d室内发芽势和14 d田间出苗率,评价供试杀虫剂在供试剂量下(4. 20 g/kg种子)对棉花出苗和苗期生长的安全性。田间拌种处理,评价5种杀虫剂对棉花苗蚜的防控效果和持效期,并与常规药剂喷雾防治棉花苗蚜进行比较,评价2种方法对防控棉花苗蚜的效果。【结果】5种杀虫剂拌种处理均与空白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对棉花出苗和苗期生长安全;在棉花播种后至25 d内,各供试杀虫剂均能有效控制棉花苗蚜种群,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播种后32 d各药剂处理防效均开始快速下降,其中50%吡蚜酮WG和20%噻虫胺CF防效最高,但仅为59. 43%和55. 52%。播种后39d仅20%噻虫胺CF防效为51. 09%,其余处理百株蚜量接近或者高于空白对照; 5%啶虫脒EC和10%吡虫啉WP对棉花苗蚜喷雾防控作用仅可维持3 d左右,至药后7 d,需继续采用药剂喷雾处理。【结论】与喷雾处理相比,拌种处理可以更长效的保护棉花,以更好的减少苗蚜的危害。5种杀虫剂拌种处理中,20%噻虫胺CF和50%... 

【文章来源】:新疆农业科学. 2020,57(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5种杀虫剂拌种处理对棉花苗蚜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杀虫剂喷雾和拌种处理对棉花苗蚜田间控制效果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8年冀南棉区棉花伏蚜严重发生的气象因素分析[J]. 安静杰,孙小诺,党志红,高占林,潘文亮,涂学为,华佳楠,李耀发.  中国植保导刊. 2019(10)
[2]河北省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敏感基线及抗药性水平[J]. 安静杰,党志红,高占林,吕海英,彭建红,潘文亮,李耀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4)
[3]不同施药方式下6种药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研究[J]. 姜伟丽,马小艳,任相亮,胡红岩,马亚杰,王丹,马艳.  中国棉花. 2018(06)
[4]我国棉花主产区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监测及抗性机理[J]. 崔丽,张靖,齐浩亮,王芹芹,陆宴辉,芮昌辉.  昆虫学报. 2016(11)
[5]70%噻虫胺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的研制及其对棉蚜的防治[J]. 杨德慧,柳海营,陈英化,刘景坤,赤国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6)
[6]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拌种防治麦蚜的田间药效及安全性评价[J]. 李耀发,党志红,潘文亮,高占林.  农药. 2013(09)
[7]喷雾方式及喷液量对吡蚜酮和啶虫脒在棉田的沉积分布及棉蚜防治效果的影响[J]. 朱玉坤,郑岩明,王杰,夏晓明,王开运.  昆虫学报. 2013(05)
[8]种子处理与药剂喷雾对棉花苗蚜的防治比较[J]. 赵鸣,薛超,王仲敏,王红艳,马惠,雒珺瑜.  山东农业科学. 2012(12)
[9]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防治麦蚜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 刘爱芝,韩松,梁九进.  河南农业科学. 2012(12)
[10]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技术及安全性研究[J]. 党志红,李耀发,潘文亮,王亚欣,闫俊茹,代丽华,许桂明,高占林.  应用昆虫学报. 2011(06)

硕士论文
[1]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治棉花苗期害虫的局部施药技术研究[D]. 王猛.山东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84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384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d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