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种群结构及品种抗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18 13:50
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东北地区被广泛栽培种植,在维持粮食产量、生产安全及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变化使得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日趋加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及品质。镰孢菌是引起玉米穗腐病的主要致病菌,玉米穗腐病的优势致病菌因每年气候条件及种植品种差异而不同。本文在传统形态学鉴定基础上,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玉米穗腐病致病菌镰孢菌的种群结构以及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遗传多样性、毒素检测及其致病性,同时进行了玉米穗腐病接种方法的比较及玉米品种抗穗腐病分析。结果如下:1.明确了东北地区玉米穗腐病主要致病镰孢菌的种群结构从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27个县区采集的玉米穗腐病病样中分离纯化获得镰孢菌122株。在传统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通过基因组DNA的EF-1α序列分析技术对镰孢菌种类进行辅助鉴定,确定引起玉米穗腐病的镰孢菌属于4个种:其中拟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的分离频率最高达到77.05%,为优势种,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亚粘团镰孢菌(F.subglu...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拟轮枝镰孢菌A、B:PDA上菌落(正面)(背面)C、E:小型分生孢子D:厚垣孢子Fig.2-1Fusariumverticillioides10μm
图 2-2 层出镰孢菌A、B:PDA 上菌落(正面)(背面) C、D:小型分生孢子 E、F:产孢梗Fig. 2-2 Fusarium proliferatumA、B:Colony and reverse on PDA C、D:Microconidia E、F:Conidiophore亚粘团镰孢菌(F. subglutinans)A 上 25 ℃ 培养 4d 的菌落直径 39-45mm,产生大量菌丝,菌丝白色羊紫色至深紫色,菌落背面深紫色,以小型分生孢子为主,小孢子聚集在产椭圆形、卵形或肾形,0-1 隔,5.2-16.8×1.7-3.6μm;产孢细胞单瓶梗或复20 μm20 μm20 μm 20 μm
图 2-2 层出镰孢菌A、B:PDA 上菌落(正面)(背面) C、D:小型分生孢子 E、F:产孢梗Fig. 2-2 Fusarium proliferatumA、B:Colony and reverse on PDA C、D:Microconidia E、F:Conidioph粘团镰孢菌(F. subglutinans) 上 25 ℃ 培养 4d 的菌落直径 39-45mm,产生大量菌丝,菌丝白色至深紫色,菌落背面深紫色,以小型分生孢子为主,小孢子聚集圆形、卵形或肾形,0-1 隔,5.2-16.8×1.7-3.6μm;产孢细胞单瓶梗20 μm20 μ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玉米自交系对轮枝镰孢菌穗腐病的抗性评价[J]. 邹成佳,崔丽娜,章振羽,张小飞,李荣进,陈耕,李晓.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6)
[2]重庆及周边地区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J]. 周丹妮,王晓鸣,李丹丹,杨洋,陈国康,段灿星. 植物保护学报. 2016(05)
[3]玉米种质和新品种对腐霉茎腐病和镰孢穗腐病的抗性分析[J]. 段灿星,王晓鸣,武小菲,杨知还,宋凤景,赵立萍,孙素丽,朱振东.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05)
[4]玉米穗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J]. 程宝生. 现代农业. 2015(08)
[5]玉米穗腐病研究进展[J]. 胡韬纲.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5(03)
[6]玉米抗穗腐病研究进展[J]. 段灿星,王晓鸣,宋凤景,孙素丽,周丹妮,朱振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1)
[7]我国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种群及禾谷镰孢复合种的鉴定[J]. 秦子惠,任旭,江凯,武小菲,杨知还,王晓鸣. 植物保护学报. 2014(05)
[8]伏马毒素研究进展[J]. 杨李梅,苏建明,雷红宇,宁玲忠,赵志敏. 动物医学进展. 2014(03)
[9]甘肃玉米穗腐病样品中轮枝镰孢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 郭成,魏宏玉,郭满库,何苏琴,金社林,陈红梅,王晓鸣,郭建国. 植物病理学报. 2014(01)
[10]基于形态学和EF-1α序列特征的我国高粱子粒寄藏镰孢菌种群鉴定[J]. 胡兰,姜钰,徐秀德. 作物杂志. 2013(04)
博士论文
[1]串珠镰孢生物学性状及其遗传研究[D]. 潘月敏.安徽农业大学 2008
[2]中国不同生态地区禾谷镰刀菌种群分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 纪莉景.河北农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东北三省谷物类镰孢菌的分离鉴定与ZEN毒素检测[D]. 陈聪.东北农业大学 2014
[2]不同环境因素对拟轮生镰孢产毒及其FUM基因表达的影响[D]. 李世雄.河北农业大学 2014
[3]李瑟组镰孢霉的遗传研究[D]. 周晓云.南京农业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00253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拟轮枝镰孢菌A、B:PDA上菌落(正面)(背面)C、E:小型分生孢子D:厚垣孢子Fig.2-1Fusariumverticillioides10μm
图 2-2 层出镰孢菌A、B:PDA 上菌落(正面)(背面) C、D:小型分生孢子 E、F:产孢梗Fig. 2-2 Fusarium proliferatumA、B:Colony and reverse on PDA C、D:Microconidia E、F:Conidiophore亚粘团镰孢菌(F. subglutinans)A 上 25 ℃ 培养 4d 的菌落直径 39-45mm,产生大量菌丝,菌丝白色羊紫色至深紫色,菌落背面深紫色,以小型分生孢子为主,小孢子聚集在产椭圆形、卵形或肾形,0-1 隔,5.2-16.8×1.7-3.6μm;产孢细胞单瓶梗或复20 μm20 μm20 μm 20 μm
图 2-2 层出镰孢菌A、B:PDA 上菌落(正面)(背面) C、D:小型分生孢子 E、F:产孢梗Fig. 2-2 Fusarium proliferatumA、B:Colony and reverse on PDA C、D:Microconidia E、F:Conidioph粘团镰孢菌(F. subglutinans) 上 25 ℃ 培养 4d 的菌落直径 39-45mm,产生大量菌丝,菌丝白色至深紫色,菌落背面深紫色,以小型分生孢子为主,小孢子聚集圆形、卵形或肾形,0-1 隔,5.2-16.8×1.7-3.6μm;产孢细胞单瓶梗20 μm20 μ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玉米自交系对轮枝镰孢菌穗腐病的抗性评价[J]. 邹成佳,崔丽娜,章振羽,张小飞,李荣进,陈耕,李晓.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6)
[2]重庆及周边地区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J]. 周丹妮,王晓鸣,李丹丹,杨洋,陈国康,段灿星. 植物保护学报. 2016(05)
[3]玉米种质和新品种对腐霉茎腐病和镰孢穗腐病的抗性分析[J]. 段灿星,王晓鸣,武小菲,杨知还,宋凤景,赵立萍,孙素丽,朱振东.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05)
[4]玉米穗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J]. 程宝生. 现代农业. 2015(08)
[5]玉米穗腐病研究进展[J]. 胡韬纲.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5(03)
[6]玉米抗穗腐病研究进展[J]. 段灿星,王晓鸣,宋凤景,孙素丽,周丹妮,朱振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1)
[7]我国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种群及禾谷镰孢复合种的鉴定[J]. 秦子惠,任旭,江凯,武小菲,杨知还,王晓鸣. 植物保护学报. 2014(05)
[8]伏马毒素研究进展[J]. 杨李梅,苏建明,雷红宇,宁玲忠,赵志敏. 动物医学进展. 2014(03)
[9]甘肃玉米穗腐病样品中轮枝镰孢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 郭成,魏宏玉,郭满库,何苏琴,金社林,陈红梅,王晓鸣,郭建国. 植物病理学报. 2014(01)
[10]基于形态学和EF-1α序列特征的我国高粱子粒寄藏镰孢菌种群鉴定[J]. 胡兰,姜钰,徐秀德. 作物杂志. 2013(04)
博士论文
[1]串珠镰孢生物学性状及其遗传研究[D]. 潘月敏.安徽农业大学 2008
[2]中国不同生态地区禾谷镰刀菌种群分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 纪莉景.河北农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东北三省谷物类镰孢菌的分离鉴定与ZEN毒素检测[D]. 陈聪.东北农业大学 2014
[2]不同环境因素对拟轮生镰孢产毒及其FUM基因表达的影响[D]. 李世雄.河北农业大学 2014
[3]李瑟组镰孢霉的遗传研究[D]. 周晓云.南京农业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00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4002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