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介导下禾谷镰刀菌与其拮抗菌的相互作用

发布时间:2021-10-11 16:50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常见的真菌病原体,不但能引起玉米根腐病等农作物病害,对农业经济造成严重损失,而且禾谷镰刀菌在侵染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毒素也给人畜健康和食品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目前,禾谷镰刀菌的防治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因此,筛选及鉴定禾谷镰刀菌的拮抗菌并分析了解其拮抗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了解拮抗菌的拮抗机制,本论文从生病玉米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禾谷镰刀菌的拮抗菌,并对筛选的细菌进行拮抗验证和菌种鉴定。通过玉米作介导,对拮抗菌进行转录组分析,明确拮抗菌中与抗真菌性能相关的基因表达,明确其拮抗机理。结果显示:从新郑市李唐庄玉米重发病区的玉米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35株细菌菌落,将初筛选得到10株拮抗效果明显的菌株进行复筛,根据抑菌圈半径的大小筛选出拮抗效果最好的T14、T20、T29三株菌种。对以上三株菌种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16S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确认T14是米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igulae),T29是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T20菌种是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 

【文章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玉米介导下禾谷镰刀菌与其拮抗菌的相互作用


球状细菌形态

菌落形态,杆状,显微镜,形态


图 1 杆状细菌形态注:1 号、3 号、5 号、7 号为平板中杆状细菌形态,2 号、4 号、6 号、8 号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状细菌形态图 2 球状细菌形态注:9 号和 11 号为平板中球状细菌形态,10 号和 11 号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球状细菌形态。如图 1 中 1 号和 2 号中菌落形状和显微镜观察结果,看出菌落形态呈圆形,质均匀,表面无光泽,边缘比较完整,菌体不透明,颜色呈乳白色;在显微镜(10×10 下进行镜检观察,可以看到单个细菌呈杆状。图 1 中 3 号和 4 号中菌落性状和显微镜12 号9 号10 号11 号

禾谷镰刀菌,抑菌圈,菌株


河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菌拮抗菌的筛选如图 3 所示,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对本实验室保存的从玉米根际分离得到的 3菌进行拮抗菌的筛选,选取抑菌圈半径较大、抑菌效果时间长的菌株,观察实到 10 株(编号 T2、T3、T10、T14、T19、T20、T25、T29、T32、T35)拮抗的菌株(抑菌圈半径大于 0.5 cm);如表 3 所示,编号 T14、T20、T29 的三抗性最强,抑菌圈达到 1.15cm 以上;T10 对禾谷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弱,抑为 0.23 cm;其他菌株(T2、T3、T19、T25、T32、T35)居中。1 号2 号 3 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禾谷镰刀菌拮抗菌株的筛选及鉴定[J]. 王瑶,赵月菊,邢福国,王龑,刘阳.  核农学报. 2017(06)
[2]玉米幼根接种禾谷镰刀菌后的转录组分析[J]. 刘永杰,马传禹,叶建荣.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11)
[3]元阳梯田地方水稻品种根部内生菌及根际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J]. 赵娟,刘涛,潘磊,靳百慧,赵丹,陈晨,朱有勇,何霞红.  应用生态学报. 2015(12)
[4]樱桃根际促生细菌[J]. 邱并生.  微生物学通报. 2014(09)
[5]荧光假单胞菌株P13分泌铁载体抑制油菜菌核病菌[J]. 王平,李慧,邱译萱,邢佳,肖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6]水稻低磷胁迫基因表达谱分析[J]. 李利华,邱旭华,李香花,王石平,张启发,练兴明.  科学通报. 2010(03)
[7]中国野生拟南芥居群冷胁迫下的表达谱变异[J]. 何飞,康菊清,周鑫,苏震,瞿礼嘉,顾红雅.  科学通报. 2008(18)
[8]鼻咽癌转录组学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 黄琛,武明花,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7(11)
[9]荧光假单胞菌生防机理的研究进展[J]. 张伟琼,聂明,肖明.  生物学杂志. 2007(03)
[10]新型生物农药藤黄绿脓菌素[J]. 何延静,胡洪波,许煜泉,张雪洪.  农药. 2006(03)

博士论文
[1]三七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特征[D]. 苗翠苹.云南大学 2015
[2]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致病力鉴定、毒素检测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D]. 武爱波.华中农业大学 2005
[3]中国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尼泊尔、欧美菌系的比较[D]. 瞿波.华中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玉米茎腐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贾曦.山东农业大学 2016
[2]油菜有益根际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与初步应用[D]. 古孜亚·吾斯曼.新疆大学 2015
[3]禾谷镰刀菌拮抗菌的筛选及抑菌特性研究[D]. 朱明杰.河南工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30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430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c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