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吡虫啉及吡虫啉代谢产物在小麦上的残留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1 14:10
  毒死蜱、吡虫啉多用于防治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粉虱和蓟马等。但吡虫啉在植物体内会转化为5种代谢物,并且部分代谢物具有比母体更高的活性,需要对其进行检测以保证人类和环境的安全。本文旨在建立LC-MS/MS法同时检测小麦、植株与土壤中毒死蜱、吡虫啉及吡虫啉5个代谢物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两年三地33%毒死蜱·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小麦、植株以及土壤上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试验样品进行检测。为33%毒死蜱·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小麦以及其他作物上的安全施用提供数据支持。样品以0.5%乙酸乙腈为提取溶剂,经涡旋离心提取,使用50 mg无水MgSO4净化提取样,并在XDB-C18(150×4.6 mm i.d.,5μm)色谱柱上对7种分析物进行色谱分离,所有分析物在6 min内出峰。该检测方法线性良好(R2≥0.9965),定量限与检出限分别为0.005-2 mg/kg,0.001-0.666 mg/kg。在小麦、植株与土壤样品中毒死蜱与吡虫啉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2.85-81.25%,78.54-8...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毒死蜱、吡虫啉及吡虫啉代谢产物在小麦上的残留分析研究


毒死蜱结构式Figure1-1Structureofthechlorpyrifos

吡虫啉,结构式


毒死蜱(Chlorpyrifos)又称氯吡硫磷,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属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化学名称为 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分子式为 C9H11Cl3NO3PS,分子量为 350.59,沸点 200 ℃。纯品为白色结晶,有轻微的硫醇味。难溶于水,可溶于丙酮、甲醇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在室温与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毒死蜱对哺乳动物有中等毒性,但对各种非靶标水生生物毒性极大[31]。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32],对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受体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从而破坏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异常兴奋、痉挛、麻痹、死亡[33,34]。已广泛用于农业,采用不同的使用方法来防治各种害虫[35]。二、吡虫啉及吡虫啉 5 个代谢物理化性质简介

吡虫啉,烯烃,结构式


毒死蜱(Chlorpyrifos)又称氯吡硫磷,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属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化学名称为 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分子式为 C9H11Cl3NO3PS,分子量为 350.59,沸点 200 ℃。纯品为白色结晶,有轻微的硫醇味。难溶于水,可溶于丙酮、甲醇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在室温与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毒死蜱对哺乳动物有中等毒性,但对各种非靶标水生生物毒性极大[31]。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32],对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受体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从而破坏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异常兴奋、痉挛、麻痹、死亡[33,34]。已广泛用于农业,采用不同的使用方法来防治各种害虫[35]。二、吡虫啉及吡虫啉 5 个代谢物理化性质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茶园花期用药后蜂花粉中吡虫啉及其代谢物残留的蜜蜂风险评估[J]. 梁秀美,王祥云,汪志威,齐沛沛,王新全,王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06)
[2]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J]. 俞寅,蒋梅峰,马宏伟.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05)
[3]毒死蜱土壤环境行为研究进展[J]. 薛南冬,刘寒冰,杨兵,苏献伟,王冬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06)
[4]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柑桔中毒死蜱、吡虫啉和残杀威农残[J]. 孙志高,盛冉,郝静梅,龙勇,于奉生,方明.  食品与机械. 2017(06)
[5]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J]. 赵玲,滕应,骆永明.  土壤. 2017(03)
[6]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产品中吡虫啉及其3种代谢物[J]. 梁秀美,王祥云,薛晓锋,齐沛沛,刘真真,刘之炜,周莉,王新全,王强.  分析化学. 2017(04)
[7]土壤理化性质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农药效果的影响[J]. 张娇,李若云,刘庆花.  河南农业科学. 2017(01)
[8]毒死蜱在农田土壤中的迁移能力研究[J]. 赵媛媛,付广义,许友泽,亓赟.  广西科学. 2016(06)
[9]混凝土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方法对比[J]. 王树源,李晏,张毅科.  建材发展导向. 2016(12)
[10]吡虫啉在小麦上残留动态研究[J]. 欧阳文森,杨仁斌,魏凤,蒋诗琪,卢静宜.  西南农业学报. 2015(06)



本文编号:3468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468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2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