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eA参与蝗绿僵菌产孢方式的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7 07:38
  丝状真菌无性产孢方式分为正常产孢和微循环产孢两种方式,正常产孢是丝状真菌常见的产孢方式,在营养生长的后期,由菌丝的顶端或者顶端两侧通过“出芽”方式产生孢子,而微循环产孢则是真菌在逆境环境下的一种生存机制,在逆境条件下,真菌的营养生长受限,孢子不再经过菌丝延伸阶段,而是由孢子或芽管直接产生孢子的现象。微循环产孢方式产生孢子的特点是产孢快、产孢量大、产生的孢子抗逆性高、孢子的生理状况一致,基于这种产孢方式的优点,对微循环产孢方式进行研究和利用,具有很好的生产实践意义。蝗绿僵菌,作为金龟子绿僵菌的变种,是蝗虫专一性的病原真菌,也是昆虫病原真菌中的模式生物。蝗绿僵菌在营养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可由正常产孢方式向微循环产孢方式转换。在蝗绿僵菌中,存在与构巢曲霉同源的CreA基因,我们将其命名为MaCreA基因,该基因为C2H2型转录因子,开放阅读框全长1131bp,由376个氨基酸构成。前期研究中发现,该基因缺失可导致菌株产孢量明显下降。在本研究中,敲除菌株ΔMaCreA菌落变得蓬松,呈白色,菌丝发达,产孢明显推迟,且ΔMaCreA无法在营养条件的诱导下由正...

【文章来源】: 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丝状真菌产孢概述
        1.2.2 CreA基因的前期研究
        1.2.3 Solexa测序技术
        1.2.4 CreA在蝗绿僵菌中的前期探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课题创新点
2 MaCreA功能研究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载体信息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主要试剂及配方
    2.2 研究方法
        2.2.1 蝗绿僵菌产孢时间点的确定
        2.2.2 蝗绿僵菌菌丝样品制备
        2.2.3 蝗绿僵菌RNA提取
        2.2.4 cDNA的获得
        2.2.5 定量实验
        2.2.6 MaLsdA敲除载体构建
        2.2.7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
        2.2.8 大肠杆菌或农杆菌转化子验证
        2.2.9 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2.2.10 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及转化子验证
        2.2.11 蝗绿僵菌转化方法
        2.2.12 蝗绿僵菌基因组微量提取
        2.2.13 二代测序方法
        2.2.14 测序数据分析方法
    2.3 结果和分析
        2.3.1 MaCreA基因的确定
        2.3.2 MaCreA影响蝗绿僵菌产孢
        2.3.3 RNA样品及测序质量鉴定
        2.3.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3.5 MaLsdA基因的初步分析
    2.4 讨论
3 全文小结及后续工作建议
    3.1 主要实验结论
    3.2 后续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利用真菌防治害虫的历史、进展及现状 [J]. 李增智.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05)
[2]太原市污灌区有机氯农药垂直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J]. 廖小平,张彩香,赵旭,向青清,李佳乐.  环境科学. 2012(12)
[3]农药诱导害虫再猖獗机制 [J]. 吴进才.  应用昆虫学报. 2011(04)
[4]昆虫对农药抗性的研究进展 [J]. 黄艳君,浦冠勤.  长江蔬菜. 2011(06)
[5]上海农田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污染分布状况研究 [J]. 孟飞,张建,刘敏,吴永兴.  土壤学报. 2009(02)



本文编号:3481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481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b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