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性蛋白OsRRK1抗褐飞虱机理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9 16:14
  【目的】OsRRK1(Rop-interacting receptor-like kinase 1)蛋白是水稻中第一个被研究的类胞质受体激酶RLCKⅥ家族蛋白。在调控水稻叶片的卷曲和对褐飞虱的防御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其调控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试图进一步探究OsRRK1基因抗褐飞虱的机理。【方法】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分析OsRRK1蛋白与OsLecRK(lectin-like receptor kinase)、OsLec RK1、OsLecRK2、OsLec RK3的互作关系,OsLecRK是抗褐飞虱基因BPH15区间的候选基因,是水稻先天免疫系统中一个重要成员,既参与水稻先天免疫反应,包括对褐飞虱、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又参与水稻的发育过程。OsLecRK1、OsLecRK2、OsLecRK3的基因簇组成抗褐飞虱基因BPH3,含BPH3基因的水稻具有广谱、持久的抗虫性。同时利用DNAMAN软件分析OsLec RK蛋白与OsLecRK1、OsLec RK2、OsLec RK3的同源性。【结果】DNAMAN的分析结果显示OsLecRK与OsLec RK1、OsLec RK2、OsLec... 

【文章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2020,3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水稻抗性蛋白OsRRK1抗褐飞虱机理分析


Os Lec RK与Os Lec RK1-Os Lec RK3蛋白结构域预测

序列,蛋白,酵母,序列


Os Lec RK与OsLecRK1-OsLecRK3蛋白序列比对

序列,酵母,蛋白,水稻


图2 Os Lec RK与OsLecRK1-OsLecRK3蛋白序列比对植物抗病先天免疫系统是由不同类型的病原分子触发的双分支先天系统[27-29]。水稻抗褐飞虱双层防御系统第一层是类似于模式识别受体(PRRs)的Lec RKs,该受体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激活并触发PAMP触发免疫(PTI)[28]。而在水稻对昆虫免疫系统的第一层起作用的受体类细胞质激酶基因Os Lec RK、Os Lec RK1、Os Lec RK2和Os Lec RK3可能通过感知食草动物(褐飞虱)相关分子模式(HAMPs)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或介导下游抗性信号事件,从而对BPH侵染的模式触发的免疫反应起关键作用,从而使水稻获得广谱抗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褐飞虱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特性和功能[J]. 潘磊,王利华,朱凤,韩阳春,王培,方继朝.  中国水稻科学. 2020(01)
[2]水稻抗稻瘟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曹妮,陈渊,季芝娟,曾宇翔,杨长登,梁燕.  中国水稻科学. 2019(06)
[3]抗褐飞虱基因的发掘、鉴定与利用[J]. 杜波,陈荣智,何光存.  生命科学. 2018(10)
[4]近1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J]. 刘万才,刘振东,黄冲,陆明红,刘杰,杨清坡.  植物保护. 2016(05)



本文编号:3485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485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c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