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大草蛉不同虫态内部结构的形态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4 02:19
大草蛉 Chrysopa pallens (Rambur, 1838)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完全变态类(Holometabola)脉翅目(Neuroptera)草蛉科(Chrysopidae)草蛉属(Chrysopa Leach, 1815),是脉翅目中最为常见的种类之一,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动物地理区域中,同时也是害虫生物防治的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其开发和利用很早就受到了重视,因此外部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等的研究也比较成熟和完善,但是对于内部各个系统以及不同虫态之间的形态变化等的研究在国内外都还比较少。由于昆虫内部结构的形态学研究是昆虫分类学中基础形态部分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因此本研究的意义为:1,通过对不同虫态内部各系统进行详细地形态学描述,有助于我们从基础形态学的角度理解全变态类昆虫的生态适应性问题;2,大草蛉作为常见种,系统的研究可以作为脉翅目内部形态特征的代表种,有助于我们理解各个目之间的目级地位以及目内部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为了完善草蛉科这一常见而又具有生防作用种类的形态数据,本研究对大草蛉的三龄幼虫、蛹和成虫((?))的头部和具翅胸节的肌肉系统、头部神经系统、消化...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简史及概况
1.1 昆虫头部结构的研究概况
1.1.1 头部结构的进化及发育
1.1.2 昆虫头部肌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昆虫具翅胸节的研究概况
1.2.1 飞行结构的起源假说
1.2.2 昆虫飞行结构的形态学研究
1.2.3 昆虫飞行肌肉的生理学研究
第二章 昆虫形态学研究
2.1 昆虫形态学研究概况
2.2 形态学研究方法
2.2.1 磁共振成像(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2.2.2 聚焦离子束(FIB: Focused Ion Beam)
2.2.3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2.2.5 三维重构(3D-Reconstructions)
2.2.6 连续切片(Series Sectioning)
2.2.7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μ-CT: 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
2.3 基于显微CT的三维重建技术
2.4 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
第三章 研究类群的选择及意义
3.1 研究类群的选择
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四章 材料方法
4.1 实验材料基本信息
4.2 实验方法
4.2.1 显微CT成像系统
4.2.2 三维重构技术
4.2.3 图像处理
4.3 术语
第五章 大草蛉不同虫态主要系统的形态变化
5.1 头部肌肉系统
5.1.1 头壳
5.1.2 幕骨
5.1.3 上唇肌
5.1.4 触角肌
5.1.5 上颚肌
5.1.6 下颚肌
5.1.7 下唇肌
5.1.8 上咽肌
5.1.9 下咽肌和唾窦
5.1.10 咽部肌
5.2 头部神经系统
5.3 具翅胸节肌肉系统
5.3.1 外部形态
5.3.2 背部肌
5.3.3 背腹肌
5.3.4 背侧肌
5.3.5 腹侧肌
5.3.6 基腹肌
5.3.7 基侧肌
5.3.8 腹部肌
5.4 消化系统
5.5 气管系统
第六章 各系统同源性比较及讨论
6.1 幼虫和成虫形态变化及功能适应性分析
6.1.1 外骨骼和肌肉系统
6.1.2 头部神经系统
6.1.3 消化系统
6.1.4 气管系统
6.2 蛹期形态变化及功能适应性分析
6.2.1 外骨骼和肌肉系统
6.2.2 头部神经系统
6.2.3 消化系统
6.2.4 气管系统
第七章 比较形态学研究
7.1 昆虫头部肌肉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及结果
7.1.1 脉翅目内部头部肌肉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7.1.2 脉翅目与其他目头部肌肉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7.2 昆虫具翅胸节肌肉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及结果
7.2.1 全变态昆虫中胸部肌肉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7.2.2 具翅昆虫和无翅昆虫飞行肌肉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启发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术语缩写
附录二: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549635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简史及概况
1.1 昆虫头部结构的研究概况
1.1.1 头部结构的进化及发育
1.1.2 昆虫头部肌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昆虫具翅胸节的研究概况
1.2.1 飞行结构的起源假说
1.2.2 昆虫飞行结构的形态学研究
1.2.3 昆虫飞行肌肉的生理学研究
第二章 昆虫形态学研究
2.1 昆虫形态学研究概况
2.2 形态学研究方法
2.2.1 磁共振成像(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2.2.2 聚焦离子束(FIB: Focused Ion Beam)
2.2.3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2.2.5 三维重构(3D-Reconstructions)
2.2.6 连续切片(Series Sectioning)
2.2.7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μ-CT: 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
2.3 基于显微CT的三维重建技术
2.4 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
第三章 研究类群的选择及意义
3.1 研究类群的选择
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四章 材料方法
4.1 实验材料基本信息
4.2 实验方法
4.2.1 显微CT成像系统
4.2.2 三维重构技术
4.2.3 图像处理
4.3 术语
第五章 大草蛉不同虫态主要系统的形态变化
5.1 头部肌肉系统
5.1.1 头壳
5.1.2 幕骨
5.1.3 上唇肌
5.1.4 触角肌
5.1.5 上颚肌
5.1.6 下颚肌
5.1.7 下唇肌
5.1.8 上咽肌
5.1.9 下咽肌和唾窦
5.1.10 咽部肌
5.2 头部神经系统
5.3 具翅胸节肌肉系统
5.3.1 外部形态
5.3.2 背部肌
5.3.3 背腹肌
5.3.4 背侧肌
5.3.5 腹侧肌
5.3.6 基腹肌
5.3.7 基侧肌
5.3.8 腹部肌
5.4 消化系统
5.5 气管系统
第六章 各系统同源性比较及讨论
6.1 幼虫和成虫形态变化及功能适应性分析
6.1.1 外骨骼和肌肉系统
6.1.2 头部神经系统
6.1.3 消化系统
6.1.4 气管系统
6.2 蛹期形态变化及功能适应性分析
6.2.1 外骨骼和肌肉系统
6.2.2 头部神经系统
6.2.3 消化系统
6.2.4 气管系统
第七章 比较形态学研究
7.1 昆虫头部肌肉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及结果
7.1.1 脉翅目内部头部肌肉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7.1.2 脉翅目与其他目头部肌肉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7.2 昆虫具翅胸节肌肉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及结果
7.2.1 全变态昆虫中胸部肌肉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7.2.2 具翅昆虫和无翅昆虫飞行肌肉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启发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术语缩写
附录二: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549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5496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