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稻田实测温度的水稻模型ORYZA2000应用
发布时间:2021-12-28 18:50
利用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水稻试验站2016-2018年水稻高温热害田间试验观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对ORYZA2000水稻模型进行本地化定标,再运用其对稻田实测温度和台站温度进行对比模拟研究,分析稻田不同高度的实际温度与台站温度的差别及其对ORYZA2000水稻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获取田间离地35、75、125cm处气温,并将各高度田间气温组合成稻田组合温度,代表田间水稻冠层的生境温度,将这4种温度及台站温度进行比较,在平均日最高温度方面,以稻田组合温度最高,高于台站温度近2.5℃;在平均日最低温度方面,田间各高度温度与台站温度相比差距相对较小。(2)本地化作物参数定标后,ORYZA2000水稻模型在模拟寿县水稻生育期和生物量方面精度较高,其中作物生育期及地面总生物量(WAGT)模拟精度最高。(3)在水稻产量模拟方面,利用稻田组合温度的产量模拟效果优于台站温度,稻田组合温度和台站温度模拟产量的NRMSE分别为4.2%和6.1%。研究表明,ORYZA2000水稻模型模拟中采用实际田间温度比采用气象台站温度更为合理,尤其在可能发生水稻高温热害时精度更高。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2020,41(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2017年(a、b)和2018年第1、2播期(c、d、e、f)一季稻生育期田间各高度处日最高、最低气温与同期寿县气象台站1.5m百叶箱气温观测值的逐日比较
图1 2017年(a、b)和2018年第1、2播期(c、d、e、f)一季稻生育期田间各高度处日最高、最低气温与同期寿县气象台站1.5m百叶箱气温观测值的逐日比较2.3 利用稻田温度与台站温度产量模拟结果对比
基于2018年第2播期资料对ORYZA2000模型模拟生物量积累(a)和叶面积指数变化过程(b)的验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的选育(1960—2000年)——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新中国农业科技[J]. 朱冠楠,曹幸穗.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09)
[2]水稻植株温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周倩兰,李怡,肖枫,徐宏发,李刚华,王绍华,丁艳锋,刘正辉. 杂交水稻. 2019(05)
[3]高温和干旱对水稻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段骅,佟卉,刘燕清,许庆芬,马骏,王春敏. 中国水稻科学. 2019(03)
[4]CO2浓度增高对水稻籽粒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王惠贞,武荣盛,蔺汝罡,韩雪. 中国农业气象. 2019(04)
[5]Projection of Heat Injury to Single-Cropping Ric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under Future Global Warming Scenarios[J]. Xiaomin LYU,Guangsheng ZHOU,Mengzi ZHOU,Li ZHOU,Yuhe JI.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2019(02)
[6]基于ORYZA 2000模型评估双季早稻灌浆期低温阴雨影响[J]. 姚俊萌,蔡哲,舒婷,郭瑞鸽,杨爱萍,曾凯,黄伟.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5)
[7]两湖地区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时空分布[J]. 郭建茂,白玛仁增,梁卫敏,申双和,江晓东. 中国农业气象. 2019(01)
[8]长期减量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徐云连,马友华,吴蔚君,邢素林,马凡凡,甘曼琴.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6)
[9]基于极值概率分布函数的中国早稻高温热害时空分布统计特征[J]. 何亮,吴门新,侯英雨,赵刚,靳宁,于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11)
[10]台站气温推算稻田温度及其对水稻高温热害的评判[J]. 郭建茂,王阳阳,李淑婷,高云峰,白玛仁增. 自然灾害学报. 2018(03)
博士论文
[1]抽穗前后极端温度对籼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D]. Mohammad Abubakar Siddik.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
硕士论文
[1]基于田间温度和台站温度的水稻高温热害评判研究[D]. 王阳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
[2]基于ORYZA2000模型对江苏不同播期水稻高温热害的评估[D]. 吴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
[3]基于遥感与ORYZA2000模型结合的重庆水稻生长模拟方法研究[D]. 施俊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54552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2020,41(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2017年(a、b)和2018年第1、2播期(c、d、e、f)一季稻生育期田间各高度处日最高、最低气温与同期寿县气象台站1.5m百叶箱气温观测值的逐日比较
图1 2017年(a、b)和2018年第1、2播期(c、d、e、f)一季稻生育期田间各高度处日最高、最低气温与同期寿县气象台站1.5m百叶箱气温观测值的逐日比较2.3 利用稻田温度与台站温度产量模拟结果对比
基于2018年第2播期资料对ORYZA2000模型模拟生物量积累(a)和叶面积指数变化过程(b)的验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的选育(1960—2000年)——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新中国农业科技[J]. 朱冠楠,曹幸穗.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09)
[2]水稻植株温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周倩兰,李怡,肖枫,徐宏发,李刚华,王绍华,丁艳锋,刘正辉. 杂交水稻. 2019(05)
[3]高温和干旱对水稻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段骅,佟卉,刘燕清,许庆芬,马骏,王春敏. 中国水稻科学. 2019(03)
[4]CO2浓度增高对水稻籽粒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王惠贞,武荣盛,蔺汝罡,韩雪. 中国农业气象. 2019(04)
[5]Projection of Heat Injury to Single-Cropping Ric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under Future Global Warming Scenarios[J]. Xiaomin LYU,Guangsheng ZHOU,Mengzi ZHOU,Li ZHOU,Yuhe JI.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2019(02)
[6]基于ORYZA 2000模型评估双季早稻灌浆期低温阴雨影响[J]. 姚俊萌,蔡哲,舒婷,郭瑞鸽,杨爱萍,曾凯,黄伟.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5)
[7]两湖地区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时空分布[J]. 郭建茂,白玛仁增,梁卫敏,申双和,江晓东. 中国农业气象. 2019(01)
[8]长期减量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徐云连,马友华,吴蔚君,邢素林,马凡凡,甘曼琴.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6)
[9]基于极值概率分布函数的中国早稻高温热害时空分布统计特征[J]. 何亮,吴门新,侯英雨,赵刚,靳宁,于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11)
[10]台站气温推算稻田温度及其对水稻高温热害的评判[J]. 郭建茂,王阳阳,李淑婷,高云峰,白玛仁增. 自然灾害学报. 2018(03)
博士论文
[1]抽穗前后极端温度对籼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D]. Mohammad Abubakar Siddik.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
硕士论文
[1]基于田间温度和台站温度的水稻高温热害评判研究[D]. 王阳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
[2]基于ORYZA2000模型对江苏不同播期水稻高温热害的评估[D]. 吴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
[3]基于遥感与ORYZA2000模型结合的重庆水稻生长模拟方法研究[D]. 施俊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54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5545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