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罗克杀草砜的合成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 10:23
派罗克杀草砜是一种新型苗前除草剂,由日本组合化学工业株式与庵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开发,可有效防除米田、大豆田及小麦田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对环境中的有机物基本无害。论文在综述了派罗克杀草砜各条合成路线的基础上,采用一条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路线合成了派罗克杀草砜。以氨基甲酸乙酯和盐酸羟胺为起始原料经过加成反应合成羟基脲,再经环化反应合成5,5-二甲基异噁唑-3-酮,再经氯化反应得到中间体3-氯-5,5-二甲基-4,5-二氢异噁唑;以三氟乙酸乙酯为原料,首先经克莱森反应合成三氟乙酰乙酸乙酯,再与甲基联氨环化反应合成5-羟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再经羟甲基化、氟化、氯化、巯基化反应得到5-二氟甲氧基-4-巯甲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咯;5-二氟甲氧基-4-巯甲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咯与3-氯-5,5-二甲基-4,5-二氢异噁唑经缩合反应成醚,再与双氧水氧化得到派罗克杀草砜。论文利用气相色谱、核磁共振、质谱等分析方法对所涉及的中间体及产品进行纯度测定与结构表征。考察了原料摩尔比、投料方式、溶剂、反应温度与时间等因素对反应收率及产品纯度的影响,并优化了工艺条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合成派...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除草佳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剂。根据有机除草剂在当今的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下面从化学结构对有机除草剂做简单的分类介绍[17-29]:(1)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1942 年人们发现的 2,4-D 就是该种除草剂,该种除草剂是一种内吸性除草剂,当植物吸入该种除草剂就会造成在植物体内自身调节、代谢、降解最终导致植物死亡。随着 2,4-D 的广泛应用,后来人们根据以 2,4-D 的基本化学结构为基础进行大量的研发。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代表品种主要包括 2,4-D、2-甲基-4-氯苯氧乙酸等。主要产品有除草佳(见图 1.1)、2,4-滴丁酯(见图 1.2)等。
2羟基脲检测结果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药新剂型新设计的重点与三要素[J]. 张一宾. 营销界(农资与市场). 2016(15)
[2]6个国外新开发的农药品种及其合成[J]. 张一宾. 世界农药. 2015(05)
[3]农药杀螨剂的进展和应用[J]. 华乃震. 中国农药. 2015(04)
[4]国家禁用农药及常用无公害农药种类综述[J]. 杨作龄,刘春光,梁翠玲,赵玲玲,王洁,刘宝华,李秀茹,高焕欣,肖会金.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5)
[5]乙螨唑的合成工艺[J]. 丁成荣,郭欣,张国富,沈俊杰. 农药. 2014(10)
[6]我国农药市场2013年概况及2014年展望[J]. 赵清,束放. 中国植保导刊. 2014(02)
[7]2014年中国农药市场展望[J]. 沈速. 营销界(农资与市场). 2014(03)
[8]我国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许丽娟,刘冬华,刘红,汪彬,张爱群. 农药研究与应用. 2008(01)
[9]我国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许丽娟,刘冬华,刘红,汪彬,张爱群. 农药研究与应用. 2008 (01)
[10]绿色农药的发展概述[J]. 苏惠. 民营科技. 2007(03)
本文编号:3572277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除草佳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剂。根据有机除草剂在当今的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下面从化学结构对有机除草剂做简单的分类介绍[17-29]:(1)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1942 年人们发现的 2,4-D 就是该种除草剂,该种除草剂是一种内吸性除草剂,当植物吸入该种除草剂就会造成在植物体内自身调节、代谢、降解最终导致植物死亡。随着 2,4-D 的广泛应用,后来人们根据以 2,4-D 的基本化学结构为基础进行大量的研发。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代表品种主要包括 2,4-D、2-甲基-4-氯苯氧乙酸等。主要产品有除草佳(见图 1.1)、2,4-滴丁酯(见图 1.2)等。
2羟基脲检测结果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药新剂型新设计的重点与三要素[J]. 张一宾. 营销界(农资与市场). 2016(15)
[2]6个国外新开发的农药品种及其合成[J]. 张一宾. 世界农药. 2015(05)
[3]农药杀螨剂的进展和应用[J]. 华乃震. 中国农药. 2015(04)
[4]国家禁用农药及常用无公害农药种类综述[J]. 杨作龄,刘春光,梁翠玲,赵玲玲,王洁,刘宝华,李秀茹,高焕欣,肖会金.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5)
[5]乙螨唑的合成工艺[J]. 丁成荣,郭欣,张国富,沈俊杰. 农药. 2014(10)
[6]我国农药市场2013年概况及2014年展望[J]. 赵清,束放. 中国植保导刊. 2014(02)
[7]2014年中国农药市场展望[J]. 沈速. 营销界(农资与市场). 2014(03)
[8]我国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许丽娟,刘冬华,刘红,汪彬,张爱群. 农药研究与应用. 2008(01)
[9]我国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许丽娟,刘冬华,刘红,汪彬,张爱群. 农药研究与应用. 2008 (01)
[10]绿色农药的发展概述[J]. 苏惠. 民营科技. 2007(03)
本文编号:3572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5722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