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粘虫的室内生物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发布时间:2022-01-08 01:46
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我国重要的杂食性农作物害虫之一,其有效防治对农作物生产至关重要。在我国目前对粘虫的防治手段中还是以化学农药为主,但随着化学农药长时间的使用,化学农药在后续的防治中抗性逐渐增加,而且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筛选发现对粘虫活性较高、对环境友好的防治药剂,对粘虫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期研究基础,本研究以粘虫为供试昆虫,以苦参碱、藜芦碱和印楝素三种植物源杀虫剂为供试药剂,测定了三种植物源药剂对粘虫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活性及其对粘虫的田间药效。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以粘虫3龄幼虫为供试对象,测定了苦参碱、藜芦碱和印楝素等三种常用植物源杀虫剂的室内毒力效果。结果表明,供试3种杀虫剂中苦参碱毒力最高,其LC50值为32.845 mg/L;印楝素次之,其LC50值为48.254mg/L;藜芦碱毒力较低,LC50值为126.015 mg/L。2、在室内毒力测定的基础上,对2%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和1%印楝素微乳剂等3种药剂对玉米粘虫的田间药效进行了较为...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粘虫概述
1.1.1 粘虫的主要特征
1.1.2 粘虫的分布及为害
1.1.3 粘虫的综合防治
1.2 杀虫剂的抗性研究
1.2.1 表皮穿透抗性
1.2.2 代谢抗性
1.2.3 靶标抗性
1.3 植物源杀虫剂概述
1.3.1 植物源杀虫剂
1.3.2 苦参碱
1.3.3 藜芦碱
1.3.4 印楝素
1.4 问题的提出以及论文设计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昆虫
2.2 供试药剂及主要仪器
2.3 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2.4 田间药效试验
2.4.1 试验地概况
2.4.2 试验内容
2.4.3 调查方法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三种药剂对粘虫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3.1.1 不同处理时间的死亡率
3.1.2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3.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3.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3.4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票地区玉米黏虫综合防治措施[J]. 时春利. 现代农业. 2018(09)
[2]玉米田三代黏虫防治要点[J]. 常永霞. 河南农业. 2017(34)
[3]超声波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印楝素及类似物残留量[J]. 罗应兰,刘宏程. 农药. 2016(12)
[4]我国部分地区黏虫暴发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J]. 程登发,赵中华. 种子科技. 2016(10)
[5]黏虫和劳氏黏虫形态特征比较[J]. 马丽,高丽娜,黄建荣,李国平,田彩红,封洪强. 植物保护. 2016(04)
[6]常用杀虫中药杀虫效果比较及其配伍的初步研究[J]. 刘娟娟,景明,陈正君,陈晖,卢年华,张艳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07)
[7]乙基多杀菌素抗性小菜蛾代谢解毒酶酶活性研究[J]. 尹飞,陈焕瑜,冯夏,胡珍娣,林庆胜,李振宇,包华理. 应用昆虫学报. 2016(02)
[8]昆虫表皮与化学杀虫剂抗性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J]. 孙雅雯,郑彬.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5(11)
[9]2013年我国黏虫发生特点分析[J]. 刘杰,姜玉英,曾娟. 植物保护. 2015(03)
[10]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防治小菜蛾的效果[J]. 张伟,邢艳,伍亚琼,万宣伍,田卉. 植物医生. 2015(03)
本文编号:3575660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粘虫概述
1.1.1 粘虫的主要特征
1.1.2 粘虫的分布及为害
1.1.3 粘虫的综合防治
1.2 杀虫剂的抗性研究
1.2.1 表皮穿透抗性
1.2.2 代谢抗性
1.2.3 靶标抗性
1.3 植物源杀虫剂概述
1.3.1 植物源杀虫剂
1.3.2 苦参碱
1.3.3 藜芦碱
1.3.4 印楝素
1.4 问题的提出以及论文设计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昆虫
2.2 供试药剂及主要仪器
2.3 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2.4 田间药效试验
2.4.1 试验地概况
2.4.2 试验内容
2.4.3 调查方法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三种药剂对粘虫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3.1.1 不同处理时间的死亡率
3.1.2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3.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3.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3.4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票地区玉米黏虫综合防治措施[J]. 时春利. 现代农业. 2018(09)
[2]玉米田三代黏虫防治要点[J]. 常永霞. 河南农业. 2017(34)
[3]超声波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印楝素及类似物残留量[J]. 罗应兰,刘宏程. 农药. 2016(12)
[4]我国部分地区黏虫暴发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J]. 程登发,赵中华. 种子科技. 2016(10)
[5]黏虫和劳氏黏虫形态特征比较[J]. 马丽,高丽娜,黄建荣,李国平,田彩红,封洪强. 植物保护. 2016(04)
[6]常用杀虫中药杀虫效果比较及其配伍的初步研究[J]. 刘娟娟,景明,陈正君,陈晖,卢年华,张艳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07)
[7]乙基多杀菌素抗性小菜蛾代谢解毒酶酶活性研究[J]. 尹飞,陈焕瑜,冯夏,胡珍娣,林庆胜,李振宇,包华理. 应用昆虫学报. 2016(02)
[8]昆虫表皮与化学杀虫剂抗性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J]. 孙雅雯,郑彬.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5(11)
[9]2013年我国黏虫发生特点分析[J]. 刘杰,姜玉英,曾娟. 植物保护. 2015(03)
[10]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防治小菜蛾的效果[J]. 张伟,邢艳,伍亚琼,万宣伍,田卉. 植物医生. 2015(03)
本文编号:3575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5756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