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菌株TPL04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6 15:25
  灰毛豆(Tephrosia purpurea)是鱼藤酮类的资源植物。本实验室前期从灰毛豆中分离出一批内生真菌,通过初筛,发现其中一种菌株TPL04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以菌株TPL04为研究对象,大量发酵收集其次生代谢产物,并利用多种分离手段,以期获得活性单体化合物。研究结果如下:(1)菌株TPL04源于灰毛豆叶片,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其为淡紫拟青霉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菌株TPL04大量发酵后,收集菌丝甲醇提取物、发酵液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的萃取物共48.4 g。(2)以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为对象进行毒杀活性测定,在粗提物浓度为18.0 mg/mL,24 h的校正死亡率达94.59%,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0.3147+4.9354X(X2=1.8963),LC50值为8.90 mg/mL。(3)从该菌株代谢产物中共分离鉴定8个化合物:5-羟基己酸-4-内酯(1)、(R)-4-苄基-2-噁唑烷酮(2)、2’-脱氧胸苷(3)、对羟基苯甲酸甲酯(4)、光...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菌株TPL04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多糖EP-1结构图

生长情况,菌株,生物形态,植物病原菌


测试法。纸片,直径 6.0 mm,灭菌备用;L04粗提物溶于甲醇中,加入10 uL吐温80助溶,制成下,用镊子夹取滤纸片,浸入药液中,待溶剂挥发个皿放 3 片,呈三角形摆放;取植物病原菌菌饼(直径 7 mm)放入 3 片滤纸片中心复。析4 生物形态及同源性比对 在恒温培养箱中 27℃黑暗培养 5 d,取出观察。图 2A 上的生长情况以及在电子显微镜下的生物形态。

序列,生物形态,菌株,电子显微镜


图 2-2 菌株 TPL04 在电子显微镜下的生物形态g.2-2 Biological morphology of strain TPL04 under Electron ,通过肉眼可观察到,菌株 TPL04 在 PDA 平板上白色,呈轮纹状;在电镜照片中,分生孢子梗呈指菌丝有隔且表面粗糙。将观察到的形态特征与相关可确定灰毛豆叶片中分离得到的菌株 TPL04 为丝ycetales)丛梗孢科(Monilaceae)、淡紫拟青霉属(Pureocillium lilacinum)[1]。序返回的序列结果全长 595 bp,将此序列提交到 GeneBank 中淡紫拟青霉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上选取 6 个已知的同属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利用果显示(图 2-3)菌株 TPL04 与淡紫拟青霉菌属于同察菌株 TPL04 菌落特征及显微镜形态,判定菌株llium lilacinum),目前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树林淡紫拟青霉胞外多糖分离提取及体外抗HSV-1活性初探[J]. 李国军,常城,葛婷婷,杜俊勇,张媛媛,王永霞,杨文,林英姿.  山西医药杂志. 2017(02)
[2]海南红树林淡紫拟青霉EPS纯化物体外抗HSV-1实验研究[J]. 王永霞,黄燕妮,李国军,葛婷婷,常城,裴华,杨文,林英姿.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19)
[3]产与宿主相同活性成分的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J]. 程玉鹏,李天聪,林进华.  药物生物技术. 2016(04)
[4]淡紫拟青霉PL-HN-16促进植物生长活性因子的初步研究[J]. 杨婷,廖美德,贺玉广,刘偲嘉.  华北农学报. 2015(06)
[5]淡紫拟青霉E16液体发酵工艺研究[J]. 张建华,梁昌聪,刘磊,汪军,王伟伟,黄俊生.  河南农业科学. 2014(11)
[6]淡紫拟青霉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研究[J]. 张春龙,肖炎农,向妮,黄朝炎,石磊,余旗红,王长青,陈富华.  植物保护. 2014(04)
[7]灰毛豆叶片的化学成分研究[J]. 裴晓丽,丁文兵,肖志翔,邹凯,黄蕊,李有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07)
[8]多枝柽柳的化学成分研究[J]. 毛竹君,熊耀康,齐方洲,郑承剑,秦路平.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02)
[9]施用淡紫拟青霉与套作对香蕉枯萎病控病作用的影响[J]. 汪军,王国芬,杨腊英,郭立佳,潘江禹,毛超,戴青冬,黄俊生.  果树学报. 2013(05)
[10]深海来源淡紫拟青霉ZBY-1的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J]. 崔香,李长伟,吴长景,华威,崔承彬,朱天骄,顾谦群.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3(02)

博士论文
[1]生防菌淡紫拟青霉的基因组及其抗生素leucinostatins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D]. 王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2]菌株Snef5杀线虫活性物质分离纯化及相关活性基因簇分析[D]. 赵迪.沈阳农业大学 2013
[3]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机制的研究[D]. 刘晓莉.安徽农业大学 2011
[4]根结线虫寄生真菌资源与淡紫拟青霉PL89的研究[D]. 肖顺.福建农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淡紫拟青霉液体发酵工艺及其制剂的研究[D]. 郭志斌.四川农业大学 2012
[2]淡紫拟青霉518的抗菌活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 李小龙.南京农业大学 2012
[3]淡紫拟青霉的发酵条件研究及其与线虫互作机理研究方法的初探[D]. 梁照文.南京农业大学 2007
[4]淡紫拟青霉E7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的应用研究[D]. 邓国平.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28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628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0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