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菌核病生防放线菌的筛选及Micromonospora parathelypteridis新种的鉴定

发布时间:2022-02-17 19:30
  大豆菌核病是由土传性病原真菌核盘菌引起的,该菌株的寄主范围较广泛,可以侵染400多种植株,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由于其可以产生一种休眠体组织菌核,可以长时间存留在土壤中,因此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大豆是我们国家的重要农作物,深受菌核病的危害导致每年产量大幅度降低。目前对于该疾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制剂为主,但由于化学试剂的使用导致成本的不断提高且对环境的严重危害,使得其无法在实践中更好的得以利用。相比而言,生物防治具有安全可靠、低毒无害等优点,因此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大豆菌核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了5种高效的筛选培养基对大豆健康植株和感染菌核病的病态植株的根部内生菌进行了分离,将获得的菌株通过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的观察后去重,对各样品分离获得的菌落数、菌株数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然后利用大豆菌核病的病原真菌作为供试菌株,将分离得到的大豆根部内生放线菌分别进行体外平板抑菌活性以及发酵液抑菌活性的测定,结合大豆苗期试验,对获得的拮抗菌株的抗病、促生、定殖能力进行评估。然后对拮抗菌进行分子生物学、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描述,为今后大豆菌核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新资源。此外,本实验还对一株小单孢...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大豆菌核病的研究进展
        1.1.1 大豆菌核病病原真菌简介
        1.1.2 大豆菌核病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
        1.1.3 大豆菌核病病原真菌致病机理
        1.1.4 大豆菌核病的病症及分布
    1.2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
        1.2.1 大豆菌核病的农业防治
        1.2.2 大豆菌核病的化学防治
        1.2.3 大豆菌核病的生物防治
    1.3 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生物学功能
        1.3.1 植物内生放线菌
        1.3.2 植物内生放线菌抗病害作用
        1.3.3 植物内生放线菌促进植物生长作用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分离样品及供试大豆品种
        2.1.2 供试菌株
    2.2 试剂与仪器
        2.2.1 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主要培养基及制备方法
    2.4 大豆样品根部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纯化
        2.4.1 取样及样品预处理
        2.4.2 放线菌的分离培养
        2.4.3 菌种的保藏方法
    2.5 放线菌抑菌活性检测
        2.5.1 筛选菌株的发酵液培养
        2.5.2 抑制细菌活性检测
        2.5.3 抑制真菌活性检测
    2.6 放线菌的抗病促生能力评估
        2.6.1 放线菌的防效检测
        2.6.2 放线菌的促生能力
        2.6.3 放线菌在大豆根部的定殖能力
    2.7 Micromonospora parathelypteridis的多相分类学鉴定
        2.7.1 形态和培养特征鉴定
        2.7.2 生理生化特性鉴定
        2.7.3 化学分类学鉴定
        2.7.4 分子水平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放线菌的分离结果与分析
    3.2 抑菌活性的测定
        3.2.1 抑制真菌活性检测
        3.2.2 抑制细菌活性检测
    3.3 拮抗菌的抗病促生能力评估
        3.3.1 拮抗菌的抗病能力
        3.3.2 拮抗菌的促生能力
        3.3.3 拮抗菌在大豆根部定殖能力
    3.4 拮抗菌的性质描述
        3.4.1 16S rR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3.4.2 形态及培养特征
        3.4.3 生理生化特性
    3.5 Micromonospora parathelypteridis的多相分类学鉴定
        3.5.1 16S rRNA和gyrB基因的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
        3.5.2 形态、培养特征及抑菌活性
        3.5.3 生理生化特征
        3.5.4 化学分类特征
        3.5.5(G+C)mol%的测定
        3.5.6 DNA同源性分析
4 讨论
    4.1 发病植株对活性微生物的招募作用
    4.2 菌株定殖能力与抗病作用的关系
    4.3 ZBDPA 2-2 生物潜能分析
    4.4 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的新种鉴定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淀粉芽孢杆菌BA-16-8所产脂肽丰原素对扩展青霉呼吸及营养利用的影响研究[J]. 付瑞敏,陈五岭.  食品科技. 2016(11)
[2]雷帕霉素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J]. 王彦,徐曦,张立钦,王勇军.  农药学学报. 2016(03)
[3]水稻内生放线菌OsiRt-1的分离鉴定及对稻瘟病的防治作用[J]. 王真真,徐婷,袁珊珊,廖红东,杨远柱,曾夏冬,李燕,胡小淳,柳倩,曾嘉锐,朱咏华,刘选明.  微生物学通报. 2016(05)
[4]大豆菌核病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J]. 冷国凤.  农民致富之友. 2016(07)
[5]大豆菌核病发病特点与防治[J]. 于双城.  农民致富之友. 2016(02)
[6]曲张链菌素产生菌壮观链霉菌NRRL2494菌株遗传操作体系的建立[J]. 宋姣姣,康前进,张连茹,吴莹莹,白林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7]冬青卫矛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flavofuscus G1发酵液中抑菌活性成分研究[J]. 曹艳,魏少鹏,姬志勤.  农药学学报. 2015(05)
[8]卡伍尔链霉菌TJ430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J]. 杨少彬,黄永春,陈志永,梁军锋.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5(07)
[9]新型杀菌剂苯噻菌酯的抑菌活性及生物学特性[J]. 徐从英,侯毅平,王建新,陈长军,周明国.  农药学学报. 2014(06)
[10]油菜菌核病菌拮抗放线菌HPS02的分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性质研究[J]. 何超,周鑫钰,黄军,刘双清,朱宏建.  植物保护. 2014(04)

博士论文
[1]四种农业生境昆虫内生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D]. 房保柱.东北农业大学 2015
[2]大豆根部内生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研究[D]. 刘重喜.东北农业大学 2013
[3]连作甜瓜蔓根真菌病害发生与放线菌生物防治研究[D]. 赵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4]攀西地区药用植物内生及根际放线菌的多样性与抗菌活性研究[D]. 赵珂.四川农业大学 2010
[5]黑龙江省大豆核盘菌生物学特性和生物防治的研究[D]. 张军政.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6]辣椒和番茄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D]. 李师默.南京农业大学 2008
[7]哈茨木霉生物防治相关蛋白酶的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D]. 刘燕.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8]哈茨木霉Chit37基因与Thi4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 黄彩红.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生防菌NEAU-Da4对大豆内生放线菌的影响及特异放线菌鉴定[D]. 关雪娇.东北农业大学 2016
[2]重楼根部放线菌的分离、活性研究及Catellatospora paridis新种的鉴定[D]. 郭思妤.东北农业大学 2016
[3]日本弓背蚁共生放线菌的多样性分析及抑菌活性研究[D]. 郭丽枫.东北农业大学 2016
[4]一株抗黄萎病的番茄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D]. 曹鹏.东北农业大学 2016
[5]白花前胡根际和内生放线菌的分离、活性及两个新种鉴定[D]. 周树宇.东北农业大学 2016
[6]三株稀有放线菌的新种鉴定及分离菌株的活性初探[D]. 王书睿.东北农业大学 2014
[7]Actinoplanes lutulentus和Micromonospora jinlongensis的分类学鉴定及分离菌株活性的初步研究[D]. 高瑞霞.东北农业大学 2014
[8]大豆菌核病生防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D]. 王娜.吉林大学 2013
[9]几种农作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及新种鉴定[D]. 赵军伟.东北农业大学 2013
[10]农作物内生放线菌的筛选及新属鉴定[D]. 贾飞宇.东北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29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629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2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