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首次发现梨孢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
发布时间:2022-02-21 16:19
2015年从河南省田间小麦赤霉病病穗上分离得到一种生长速度较慢的镰刀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明确其分类地位,通过田间单小花滴注法和喷雾法接种测定其致病力,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对麦穗中的毒素种类进行测定,明确其产毒特征。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8个菌株均为梨孢镰刀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为白色菌落,菌落底部产生少量红色色素,平均生长速度为13.3 mm/d;小型分生孢子为椭球形葡萄状,平均大小为7.1μm×5.8μm,未见大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致病力弱,且不侵染穗轴,单小花滴注法接种条件下平均病级为0.1,喷雾法接种条件下平均病小穗率为6.5%;供试的8个镰刀菌菌株均不产生T-2和HT-2毒素,均产生雪腐镰刀菌烯醇(NIV)毒素,NIV毒素含量水平为371.74~5 282.80μg/kg,其中3个菌株产生少量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86.13~227.22μg/kg)。
【文章来源】:植物保护. 2020,46(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形态学鉴定
1.3 分子鉴定
1.4 致病力测定
1.5 毒素种类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2.2 分子鉴定
2.3 致病力测定和再分离结果
2.4 毒素种类测定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省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组成及致病力分化[J]. 徐飞,杨共强,王俊美,宋玉立,刘露露,张姣姣. 植物病理学报. 2016(03)
本文编号:3637619
【文章来源】:植物保护. 2020,46(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形态学鉴定
1.3 分子鉴定
1.4 致病力测定
1.5 毒素种类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2.2 分子鉴定
2.3 致病力测定和再分离结果
2.4 毒素种类测定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省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组成及致病力分化[J]. 徐飞,杨共强,王俊美,宋玉立,刘露露,张姣姣. 植物病理学报. 2016(03)
本文编号:3637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6376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