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9 15:18
研究昆虫信息素类似物将有助于解决天然信息素在使用过程中田间降解速度快、使用效果稳定性较差、化学合成成本较高和信息素抗性风险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提高昆虫化学信息素在田间的使用效果。小菜蛾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近几十年来其信息素类似物的研究从十六碳的醇、醛和乙酸酯,到信息素组分的环丙烷类似物和卤代类似物。前期本实验室也通过室内试验筛选到了(Z)-11-十六碳烯-1-醇-2,2,2-三氟乙酸酯(1)、(Z)-11-十六碳烯-1-醇-2,2,3,3,3-五氟丙酸酯(2)和(Z)-11-十六碳烯-1-醇-1,1,1-三氟甲磺酸酯(3)等3种具有潜在交配干扰活性的信息素类似物。首先对这3种信息素类似物进行了田间活性试验,评价信息素类似物干扰小菜蛾雄虫对性诱剂/雌虫定向识别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类似物1和2分别与信息素按1000:100的质量比混合后对小菜蛾的迷向率均在92%以上,其中类似物1的生物活性更为优异和稳定。其次根据鳞翅目昆虫信息素化学结构修饰策略,设计合成了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4、5、6)、极性基团含不饱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7a-c、8a-c、9a-c、10a-c)和极...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昆虫信息素类似物及其概念
1.2 昆虫信息素类似物开发策略
1.2.1 天然产物筛选
1.2.2 生物合理设计
1.3 昆虫信息素类似物的应用
1.3.1 昆虫引诱剂
1.3.2 昆虫信息素增效剂
1.3.3 昆虫信息素拮抗剂
1.4 小菜蛾及其信息素研究概况
1.5 小菜蛾信息素类似物的研究
第二章 论文研究思路
2.1 论文研究意义
2.2 论文研究目标
2.3 论文研究内容
2.3.1 具有潜在交配干扰活性信息素类似物的初步田间试验
2.3.2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2.3.3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与初步生物活性研究
第三章 具有潜在交配干扰活性信息素类似物的初步田间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
3.2.1 田间小菜蛾发生动态
3.2.2 含信息素类似物的小菜蛾诱芯的田间使用效果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
4.1.3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
4.1.4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信息素降解酶抑制活性研究
4.2 试验结果
4.2.1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
4.2.2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
4.2.3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信息素降解酶抑制活性研究
4.3 讨论
4.3.1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
4.3.2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
4.3.3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信息素降解酶抑制活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与初步生物活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
5.1.3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
5.1.4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信息素降解酶抑制活性研究
5.2 试验结果
5.2.1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
5.2.2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
5.2.3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信息素降解酶抑制活性研究
5.3 讨论
5.3.1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
5.3.2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
5.3.3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信息素降解酶抑制活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具有潜在交配干扰活性信息素类似物的田间试验
6.2 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
6.3 信息素类似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
6.4 信息素类似物的信息素降解酶抑制活性研究
6.5 论文创新之处
6.6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控对策建议[J]. 卜元卿,孔源,智勇,王金燕,单正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02)
[2]几种植物气味挥发物与性信息素组合对棉铃虫触角电位反应的影响[J]. 王桂花,吕宝乾,金启安,温海波,彭正强,易克贤,章程辉. 热带作物学报. 2013(09)
[3]小菜蛾成虫对性信息素与寄主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J]. 魏辉,田厚军,陈艺欣,杨广,占志雄,黄玉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4]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其功能研究[J]. 蔡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08)
[5]19F NMR化学位移经验公式的影响因素[J]. 李燕,胡浩斌,王春林. 光谱实验室. 2012(01)
[6]信息素迷向法规模化防治梨小食心虫[J]. 周洪旭,李丽莉,于毅. 植物保护学报. 2011(05)
[7]绿盲蝽对性信息素类似物和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J]. 陈展册,苏丽,戈峰,苏建伟. 昆虫学报. 2010(01)
[8]19F NMR的特点[J]. 李临生,李燕,兰云军,张建华. 波谱学杂志. 2007(03)
[9]小菜蛾雄蛾对不同组分、比例和剂量的人工合成引诱剂的田间反应(英文)[J]. 邓建宇,蒋耀培,汪祖国,蒋杰贤,杜家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05)
[10]棉铃虫性信息素与其单氟取代物分子叠合及生物活性研究[J]. 阚炜,张钟宁,杨新玲,方宇凌,肖春. 科学通报. 2005(20)
硕士论文
[1]小菜蛾性信息素拮抗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D]. 董梦雅.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2]小菜蛾性信息素受体和结合蛋白的功能及相互作用[D]. 孙梦婧.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3]小菜蛾触角性信息素结合蛋白Ⅰ(PxPBP Ⅰ)基因的表达谱与组织定位研究[D]. 陈东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4]小菜蛾性诱剂对田间种群控制效应的研究[D]. 张思成.甘肃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72792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昆虫信息素类似物及其概念
1.2 昆虫信息素类似物开发策略
1.2.1 天然产物筛选
1.2.2 生物合理设计
1.3 昆虫信息素类似物的应用
1.3.1 昆虫引诱剂
1.3.2 昆虫信息素增效剂
1.3.3 昆虫信息素拮抗剂
1.4 小菜蛾及其信息素研究概况
1.5 小菜蛾信息素类似物的研究
第二章 论文研究思路
2.1 论文研究意义
2.2 论文研究目标
2.3 论文研究内容
2.3.1 具有潜在交配干扰活性信息素类似物的初步田间试验
2.3.2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2.3.3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与初步生物活性研究
第三章 具有潜在交配干扰活性信息素类似物的初步田间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
3.2.1 田间小菜蛾发生动态
3.2.2 含信息素类似物的小菜蛾诱芯的田间使用效果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
4.1.3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
4.1.4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信息素降解酶抑制活性研究
4.2 试验结果
4.2.1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
4.2.2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
4.2.3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信息素降解酶抑制活性研究
4.3 讨论
4.3.1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
4.3.2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
4.3.3 具有反式双键的信息素类似物的信息素降解酶抑制活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与初步生物活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
5.1.3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
5.1.4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信息素降解酶抑制活性研究
5.2 试验结果
5.2.1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
5.2.2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
5.2.3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信息素降解酶抑制活性研究
5.3 讨论
5.3.1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
5.3.2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
5.3.3 其他类型信息素类似物的信息素降解酶抑制活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具有潜在交配干扰活性信息素类似物的田间试验
6.2 信息素类似物的合成
6.3 信息素类似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
6.4 信息素类似物的信息素降解酶抑制活性研究
6.5 论文创新之处
6.6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控对策建议[J]. 卜元卿,孔源,智勇,王金燕,单正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02)
[2]几种植物气味挥发物与性信息素组合对棉铃虫触角电位反应的影响[J]. 王桂花,吕宝乾,金启安,温海波,彭正强,易克贤,章程辉. 热带作物学报. 2013(09)
[3]小菜蛾成虫对性信息素与寄主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J]. 魏辉,田厚军,陈艺欣,杨广,占志雄,黄玉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4]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其功能研究[J]. 蔡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08)
[5]19F NMR化学位移经验公式的影响因素[J]. 李燕,胡浩斌,王春林. 光谱实验室. 2012(01)
[6]信息素迷向法规模化防治梨小食心虫[J]. 周洪旭,李丽莉,于毅. 植物保护学报. 2011(05)
[7]绿盲蝽对性信息素类似物和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J]. 陈展册,苏丽,戈峰,苏建伟. 昆虫学报. 2010(01)
[8]19F NMR的特点[J]. 李临生,李燕,兰云军,张建华. 波谱学杂志. 2007(03)
[9]小菜蛾雄蛾对不同组分、比例和剂量的人工合成引诱剂的田间反应(英文)[J]. 邓建宇,蒋耀培,汪祖国,蒋杰贤,杜家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05)
[10]棉铃虫性信息素与其单氟取代物分子叠合及生物活性研究[J]. 阚炜,张钟宁,杨新玲,方宇凌,肖春. 科学通报. 2005(20)
硕士论文
[1]小菜蛾性信息素拮抗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D]. 董梦雅.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2]小菜蛾性信息素受体和结合蛋白的功能及相互作用[D]. 孙梦婧.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3]小菜蛾触角性信息素结合蛋白Ⅰ(PxPBP Ⅰ)基因的表达谱与组织定位研究[D]. 陈东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4]小菜蛾性诱剂对田间种群控制效应的研究[D]. 张思成.甘肃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72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6727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